●鳳城市委原書記王國強案發(fā),女兒質問:咱家缺錢嗎?
——抬一下杠:缺錢也不能貪。此杠只針對語義邏輯本身。
●重慶一44歲小學教師要參加高考,稱作為勵志榜樣,給學生看,更給兒子看。
——不過是一應試榜樣。
●給高酬演員單設個稅種。
——應給所有高收入者都單設稅種,可能嗎,我的憤青?
●集中養(yǎng)老,大勢所趨。
——老人差不多每天都看到有同伴死去,這種煎熬誰來解決?
●北大秦春華教授稱,四大名著或許并不適合孩子閱讀。
——這老兄是想把孩子放純凈水里養(yǎng)。這個世界純凈嗎?
●有學者建議,結婚證應設7年有效期,到期自動離婚。
——他稱這樣會解決很多社會問題。但新的社會問題又會出現。那就設一年期好了。
翻譯水平太糟糕
幾內亞人咕得拜
常見媒體報道:走出國門的一些國企不受當地待見。原因之一是不會溝通。法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魏柳南曾言:某次他陪某國企一領導和一翻譯去幾內亞談業(yè)務。這位翻譯詞不達意,僅5分鐘,幾內亞人就說:你們可以回國了,跟你們談業(yè)務我沒興趣。連翻譯的重要性都意識不到,何談其他?
不知芬蘭大家也都知道諾基亞
政府補貼影響中國產品美譽度
在很多國家,人們一提中國產品,都要加“中國”二字;提起其他國家產品,比如諾基亞,多不會冠以“芬蘭”。原因很簡單,外國人認為中國產品都得到了政府政策補貼,不是企業(yè)自己在市場撲騰出來的。在國外境遇這般,在國內,則是騙取補貼的案件層出不窮。難怪經濟學家林毅夫說:應與時俱進地消除保護類補貼。
一年之后再思導游臭損游客
人心若壞有基本工資也白搭
去年“十一”長假前,已料節(jié)后必曝導游罵街。果然。去年本刊1月A對此已有關注,并提出導游“無基本工資誰來擔責”?,F在看,問題并未解決。轉念一想,若貪欲極大,那給他基本工資又怎么樣?那些貪官都有很高的基本工資,也沒阻止他們成億地貪。人心若壞,制度白搭。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