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谷前中學 謝仕梅
聽了好幾位語文老師教學古詩詞的公開課,我總覺得學生對于古詩詞很不感興趣,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也不怎么積極參與回答。是什么原因讓古詩文教學失去生動的色彩呢?據(jù)了解,多數(shù)學生覺得古詩詞枯燥乏味,詩詞意不好理解難感興趣。那我們語文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詩詞文的意境而感興趣呢?學生怎樣學會抓住中心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讓學生從豐富的詩詞文中感悟人生哲理,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喜歡上古詩詞的課,其實并不難,對于古詩詞文教學本人根據(jù)十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淺談幾點。
每篇作品的思想精華幾乎都是作者生活經(jīng)歷的真實感悟,這種至真至理的感悟往往就是我們要求學生背誦的名言佳句,而作者的特別感悟也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故,我們語文老師在教學每篇作品之前很有必要引導學生先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和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資料。例如,我教學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這首詩時,我會先讓學生查找作者文天祥的生平經(jīng)歷及寫這首詩的背景資料,讓學生理解到詩人因當時南宋朝搖搖欲墜的局勢,詩人因起兵抗元之時不幸被俘,經(jīng)過廣東中山南零丁洋時寫的,以此詩來表他以身殉國的決心,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精神。通過查找作品資料,再讓學生默讀、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學生很快就會找到中心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會到作者濃濃的愛國情操。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沒錯,多讀多體會,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想象詩中的意境背誦詩詞文,也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好方法。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觀刈麥》這首詩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去品讀感悟,再引導學生去背誦感悟詩中描繪的意境“同學們,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我們農家每年哪個時節(jié)最忙碌?”學生很快會聯(lián)系詩句回答“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師:“在那個農忙時節(jié),有哪些人忙碌?”學生:“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睅?“收割稻谷辛不辛苦?你在干農活時有怎樣的感受?”學生:“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以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以提問啟發(fā)式引導學生去感受詩中的意境,同時也深刻感受到農民們在大熱天忙碌艱辛勞動的情景和糧食的來之不易。由此點撥學生體會到詩人由眼前農民艱辛的生活,聯(lián)想到自己舒適生活,深感慚愧,整日不能忘的思想情懷。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學生活潑好動,想像力豐富,我們語文老師抓住他們的這種個性特點,若在課堂上多創(chuàng)新改革,運用多樣化的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會大大激發(fā)學生讀古詩愛古詩的興趣。如我在教《天凈沙.秋思》這首詞,我叫學生根據(jù)詞意描繪一幅圖,并根據(jù)圖意體會作者的感情。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完成,而且還很快地將這首詞背熟題記在圖畫中。我還將優(yōu)秀佳作張貼表揚,讓學習成績較差,不愛學古詩詞的學生找到了自信,獲得了收獲。從那以后,很多愛好繪畫的學生,都會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利用課余時間,根據(jù)詩意去描繪圖畫,并題上詩句。其實,我們教師善于運用多媒體放映出詩中的意境圖,讓學生根據(jù)圖意誦讀,在很短的時間里,連成績中下的學生都能以很快的速度背熟了,這就證明了學生對實物真情境感官認識理解較深。我們語文書中也有根據(jù)意境創(chuàng)設的插圖,如果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聯(lián)系意境來背誦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很有成效的??晌以诼牴_課的時候,很多老師忽視了插圖的重要,很多學生也對課文插圖視而不見,死記硬背,對古詩詞體會不深,學過后不久卻忘得一干二凈。除根據(jù)意境背誦、體會古詩詞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詩詞文意,配樂說唱,化枯燥乏味為生動有趣,會大大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