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本篇文章主要對轉基因農作物的基本含義進行闡述,從問題的由來、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采取的措施3個方面,解析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問題,并以此為依據,對轉基因農作物的發(fā)展前景進行全面的探討。
關鍵詞: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發(fā)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Q78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13
自從轉基因農作物涌入市場后,由于人們對轉基因作物沒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在環(huán)境方面以及身體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的擔憂。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開始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下面,本篇文章就重點對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與發(fā)展前景進行全面的探究和分析。
1 轉基因農作物的基本概述
所謂的轉基因農作物主要是指,借助基因工程以及生物技術方式,把某種生物中的個別基因注射到農作物中,使得農作物中的基因出現重組,并將重組的基因進行表達和遺傳,從而將農作物原始基因進行徹底改變,轉變后的作物就稱之為轉基因農作物。只從落實農作物轉基因基礎以后,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同時還能增強農作物的抗逆性,進而提高轉基因農作物的競爭優(yōu)勢。轉基因農作物的出現,預示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創(chuàng)新,但是它的出現,如同一把雙刃劍,不但可以給人類帶來福利,同時也可以給人類帶來困擾。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已經是現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首要課題,同時也得到各個領域的廣泛關注。
2 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問題
2.1 問題的由來
由于轉基因農作物的快速發(fā)展,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問題開始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聯合國環(huán)境發(fā)展大會就頒布相關條例,并對轉基因農作物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同時還制定的相關的管理制度對轉基因農作物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控制。即使做出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但是人們還是會存在一定的擔憂,這主要是3個事件造成的。
2.1.1 喂食實驗
在20世紀90年代末,蘇格蘭曾經發(fā)表過一篇言論,在馬鈴薯中注射轉雪花蓮凝集素基因,并將其喂給小白鼠,當小白鼠食用一段時間后,身體機能發(fā)生了改變,身體重量急劇下降,免疫功能也遭到了破壞,即使英國相關部門給予回應,認為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是實驗存在缺陷。但是,該事件還是在國際上引發(fā)了不小的轟動。
2.1.2 植物
20世紀初美國曾經發(fā)表過這樣的報道,在墨西哥南部一些地區(qū)的玉米中,發(fā)現了一些外源基因,其中包含35S、NOS等。這篇報道的出現,引發(fā)了人們的熱議。人們普遍認為,導致玉米出現外源基因的主要原因就是轉基因受到的污染,當農作物接受到轉基因后,自身具備的等位基因發(fā)生了轉移和丟失,使得遺傳多樣式出現了缺失,從而導致轉基因受到污染。
2.1.3 孟山都企業(yè)
為了成為擁有作物種子技術的獨家企業(yè)采用終結技術對農作物種子的繁殖功能進行破壞,這些作物基因一經流入市場,就會導致其他的農作物以及野生作物出現喪失繁殖能力,其帶來的危害將無比的重大。
2.2 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
2.2.1 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
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作用下,一些培育作物會與四周的近緣作物出現天然雜交,進而把培育作物中的轉基因融入到野生作物中。如果這些轉基因作物的轉基因元素能夠融入到野生作物里,則可以直接進行近緣種中傳播。由于轉基因作物中存某種抗性因素,可以通過雜交的方式將其轉移到野生作物中,這地中轉移結果需要在指定的條件下來提升這些野生作物的雜草化性質,最終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破壞。
2.2.2 生物多樣性方面
由于轉基因動物體中具備一些非轉基因動物中不具備的特性,一旦其進入到自然環(huán)境中,就可能由于動物之間的競爭關系而導致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同時,由于轉基因動物體中具有較高的野外適應能力,從而會給生物多樣性帶來一定的破壞。例如,一顆具備抗害蟲能力的轉基因楊樹,會因為種子中含有抗蟲性而存活下來,最終導致楊樹的數量遠遠大于其他樹木的數量,進而使得森林群落受到破壞。
2.2.3 人體健康方面
由于人體的免疫功能存在一定差異,有些部分人在食用轉基因作物后,會產生一些過敏反應。曾經,美國就發(fā)表出一篇這樣的報道,一位美國廚師在食用轉基因馬鈴薯后,出現過敏反應。在對轉基因農作物進行測驗時,通常把應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農作物標記成標記基因作物,當人們食用這種農作物后,會產生一定的抗性;假若人們食用了一些注入生長激素的動物,就會導致人們的身體發(fā)育受到影響,但是這些影響,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后才能顯現出來。根據中國科學院發(fā)表的《科學新聞》中明確指出,轉基因農作物會給人體健康造成4方面的影響:一些毒素會導致人的身體出現急性或者慢性中毒;一些轉基因作物會導致人體出現過敏反應;一些轉基因作物的營養(yǎng)成分會發(fā)生改變,會導致人體營養(yǎng)結構出現失衡;一些轉基因農作物中注入了抗生素,一旦人食用了這種轉基因作物,身體會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如果發(fā)病,將無藥可醫(yī)。
2.3 采取的措施
2.3.1 國際組織在2000年
聯合國環(huán)境部門就頒布了《生物安全議定書》,該書中明確指出,要對轉基因農作物進行全面的檢測,以保證其類型,只有檢測合格的轉基因農作物才能推銷市場,此外,在2001年初,國際組織還頒布了《生物多樣性安全條約》,這種國際市場中的轉基因農作物的生產和銷售起著重要的作用,聯合國農作物監(jiān)管部門還制定了完善的評估制度,對轉基因農作物種存在的優(yōu)勢和弊端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對生產流程以及安全性能繼續(xù)寧全面的評估,進而保證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
2.3.2 各國政府據調查顯示
已經有近40個國家已經制訂了轉基因農作物的相關監(jiān)管制度和法律,在進行轉基因農作物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部門指定的條理進行,同時相關部門還要不定期進行監(jiān)管和考察,從而保證轉基因農產品的安全。此外,一些國家以及制定了轉基因農作物安全性評價機制和管理條理,從而保證轉基因農作物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等過程的規(guī)范性和合理性。
3 轉基因農作物的發(fā)展前景
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轉基因農作物也面臨著新的改革,抗蟲害轉基因農作物的出現,不僅可以提升農作物的抗病能力,同時還能提升產量,是目前處理糧食緊缺的有效方式。近幾年來,轉基因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并獲得了顯著的成績,因此得到了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此外,轉基因作物還給醫(yī)療藥品的研發(fā)提供了條件。據相關報道,西方國家已經有科學家利用轉基因培育技術,對癌癥藥物進行研發(fā),并獲得了一定的效果。曾經有位醫(yī)療人士說過,他們在進行轉基因作物培育時,發(fā)現了一些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抗體,若將這些抗體應用到癌癥藥物研發(fā)上,定會取得一定的成績。由此可知,轉基因農作物的發(fā)展前景將一片光明。
4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全球人口逐漸增多,可耕地數量逐漸減少,為了有效的解決糧食緊缺問題,就需要轉基因技術。此外,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具有強身健體的轉基因農作物是目前科研人員研發(fā)的方向。只有保證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才能造福人類,從而推動轉基因農作物的穩(wěn)定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陽麗. 轉基因農作物的研究進展[J].生物技術世界,2012(05):31-32,35.
[2]張群,仲吉偉,陳鵬云.關于轉基因食品的思考[J]. 價值工程,2013(26):303-304.
[3]孔屏.轉基因食品的發(fā)展趨勢[J].職業(yè)與健康,2014(05):
70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