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亮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二年級學生提出的寫話要求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限于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識字量,筆者認為應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有效引導學生學會寫話。筆者以《夸家鄉(xiāng)》為例,從建立語言寶庫、借助思維導圖和巧用多元評價這三個方面入手,對低段寫話教學進行了實踐。
建立語言寶庫,為寫話充電
合理挖掘課程資源 語言積累包括字、詞、句、段、篇的積累,文章表達方式和技巧的積累等。學段不同,積累的內容亦各有側重。小學低年級,重在字、詞、句的積累。教師應充分挖掘這一教學資源,夯實學生的基礎。一是立足語文課本。教材中,很多課文后面以及園地中都有“讀讀記記”這一板塊,記錄的都是課文中的四字詞語。教師在教學時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詞語積累的訓練,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就會越來越豐富。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九課《日月潭》中“太陽高照、群山環(huán)繞、風光秀麗”“樹木茂盛、湖水碧綠、名勝古跡”“隱隱約約、點點燈光、蒙蒙細雨”這三組詞語不僅優(yōu)美,而且也是文本悟讀的關鍵詞語。教師抓住這些詞語,引導學生體會日月潭的優(yōu)美風光,在體悟朗讀中凸顯這些詞語的魅力,然后讓學生在寫《夸家鄉(xiāng)》時,學會運用這些描寫景色的詞語。二是用好《詞語手冊》。手冊里的每篇課文都安排了“積少成多”這一板塊。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感受到詞語的豐富、新鮮、生動,還可以通過記一記、背一背來充實自己的詞語寶庫,擴大和豐富詞匯量。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課《小鹿的玫瑰花》中描寫春天的詞語,向學生們呈現了春天里的各種美好景物。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讀一讀、賽一賽,看誰在一分鐘內記住最多的詞語。在積累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描寫家鄉(xiāng)美景時運用這些好詞。
拓展延伸課外閱讀 每課堂僅有40分鐘,每冊教材僅有三四十篇課文,這樣的語言積累必定是學不夠用的。教師要善于拓展課外材料,創(chuàng)設更多聽說讀寫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感悟欣賞,逐步將書本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為此,筆者開展了課前3分鐘活動,讓學生在合作、欣賞和展示的過程中積累語言。周一集體背誦古詩、名家名句;周二兒童詩歌欣賞;周三好詞好句欣賞會(學生交流,教師板書);周四好詞好句接龍比賽;周五學生佳作欣賞。
借助思維導圖,為寫話導航
作為寫作的重要基礎,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必須抓好、抓實。筆者從高年級的作文提綱聯想出一種思維導圖,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使學生樂寫易寫,效果頗佳。
思維導圖,是一種用圖表表征知識的方法。它最主要的優(yōu)點就是用清晰的圖表,將寫話內容具體化、直觀化,幫助學生梳理寫話思路,指導學生有序寫話。例如:在指導學生寫《夸家鄉(xiāng)》時,可通過圖表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迷人風光”和“豐富物產”這兩個方面來夸家鄉(xiāng);然后把家鄉(xiāng)最具代表性、最能顯示家鄉(xiāng)特色的風光和物產,用板塊式的思維導圖勾勒出來,這樣就相當于將整個寫話內容列了一份提綱。老舍先生說過:“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笨梢?,學會寫作文提綱,是有效提高寫作水平的好方法。思維導圖就相當于高年段的作文提綱,有效地幫助低段學生學會寫話、喜愛寫話。
巧用多元評價,為寫話助力
新課標提出:評價要多元,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要關注個體的處境和需要。這一要求為語文教師指明了小學低段學生寫話評價的方向——要站在兒童角度去思考,以個性化的要求、多元化的標準進行評價。
創(chuàng)意性符號,激發(fā)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不多,喜歡直觀形象的圖案。《夸家鄉(xiāng)》這篇寫話,就可以畫一些小花、小樹、小饞貓的圖形以示獎勵,還可以畫張笑臉,表示內容生動有趣;畫個大拇指,表示動作描寫傳神;畫支筆,表示書寫工整……以此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這種充滿趣味的評價符號,既有新意,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
伙伴式語言,拉近距離 有人說:“蹲下來看學生,你就能看到學生眼中豐富多彩的世界。”這就告訴我們,應該用學生的目光、學生的語言去評價學生的寫話?!犊浼亦l(xiāng)》中,有學生寫到:“諸老大的粽子品種五花八門,有鮮肉、蛋黃、紅棗,應有盡有,好吃極了?!崩蠋熯@樣評價:“你不僅會吃,而且會寫,饞得我的口水都流下來了?!边@樣伙伴式的評語,就像親切的交談和情感的溝通,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特色化獎項,體驗成功 小學低段學生剛開始寫話,不可能做到篇篇出色,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筆者摒棄了單一的“優(yōu)、良、差”等級評定法,設立了特色化的單項評定法,例如“創(chuàng)意獎”“佳句獎”以及各種“達人”稱號等,目的是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犊浼亦l(xiāng)》這篇寫話,就賦予了學生“觀察達人”“寫話達人”的稱號。這種“因材評價”的方式,通過分解成功,讓學生們在不斷的進步中打開了寫話的大門。
為了讓小學低段學生樂于寫話,善于寫話,為今后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就讓教師指導學生從語言寶庫中積累語言,在思維導圖中學會寫話,在多元評價中愛上寫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