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向紅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海門 226100)
臨床研究
血液標本采集的部位、送檢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
龔向紅
(江蘇省海門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海門 226100)
目的探討和分析在生化檢驗中血液標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檢時間不同對結果產生的影響。方法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療的210例患者當做分析對象,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均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并送檢,選擇104例患者分成甲組(52例)、乙組(52例),研究甲組抽取輸液同側血液標本,研究乙組抽取輸液異側血液標本;選擇106例患者分成丙組(53例)、丁組(53例),研究丙組規(guī)范送檢,研究丁組在規(guī)范送檢時間后1 h送檢。對甲乙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丙丁兩組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總結。結果乙組的氯濃度、鉀濃度、肌酐濃度都大于甲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丁組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都小于丙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丁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論對于患者的生化檢驗來說,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檢時間不同會對檢驗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
生化檢驗;血液標本;采集部位;送檢時間
臨床中,生化檢驗是一種診斷疾病的有效方法,一般都是采集血液進行生化檢驗,所以當血液標本的采集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就會影響檢驗結果[1]。為了探討和分析在生化檢驗中血液標本的采集部位不同、送檢時間不同對結果產生的影響,此次抽取于我院治療的210例患者當做研究對象,以下為研究的具體內容。
1.1 一般資料 此次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醫(yī)院治療的210例患者當做分析的對象,所有患者均進行血液標本的采集并送檢,選擇104例患者分成甲組(52例)、乙組(52例),選擇106例患者分成丙組(53例)、丁組(53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98例;患者年齡在18歲-74歲之間,平均為(45.21±6.74)歲;甲乙兩組的資料比較差異以及丙丁兩組的資料比較差異(P<0.05)。
1.2 方法 研究甲組抽取輸液同側血液標本,研究乙組抽取輸液異側血液標本;研究丙組規(guī)范送檢,研究丁組在規(guī)范送檢時間后1 h送檢。
1.3 觀察指標 記錄研究甲乙兩組患者的氯濃度、鉀濃度、肌酐濃度,記錄研究丙丁兩組患者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肌酸激酶。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 16.0軟件分析此次研究數據,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總結采集部位對于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甲組52例患者平均的氯濃度、鉀濃度、肌酐濃度分別是(59.27±3.52)mmol/L、(2.57±0.21)mmol/L、(109.41±6.73)mmol/L;乙組52例患者平均的氯濃度、鉀濃度、肌酐濃度分別是(95.48±8.31)mmol/L、(3.94±0.36)mmol/L、(133.47±9.71)mmol/L;乙組的氯濃度大于甲組(t=14.686,P=0.001)。乙組的鉀濃度大于甲組(t=23.704,P=0.002)。乙組的肌酐濃度大于甲組(t=28.933,P=0.001)。
2.2 總結松解時間對于檢驗結果產生的影響 丙組53例患者平均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肌酸激酶分別是(67.48±3.52)IU/L、(25.48±1.13)IU/L、(20.08±2.56)IU/L;丁組53例患者平均的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肌酸激酶分別是(62.01±2.75)IU/L、(20.41±1.02)IU/L、(25.38±1.21)IU/L;丁組的谷丙轉氨酶小于丙組(t=8.915,P=0.001)。丁組的谷草轉氨酶小于丙組(t=24.247,P=0.002)。丁組的肌酸激酶大于丙組(t=13.627,P=0.002)。
在臨床上的生化檢驗中,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人們關注其最終檢驗結果準確與否。有研究[2]證實生化檢驗中,機體血液標本的采集情況不同會嚴重影響生化檢驗結果。
在臨床工作中,部分護理人員為了節(jié)省時間或者減少患者穿刺痛苦,就直接接在輸液通路或者同一側肢體采集血液標本,甚至使用同一血管的采血標本,導致血液由于稀釋、輸入某些藥物而影響到生化檢驗結果[3]。所以,當患者正在輸血或者輸液時,不要選擇在同側肢體進行采血,也不要在靜推后針頭處進行采血[4]。血液標本在抽取后,如果放置過長時間就會致使一些生化成分發(fā)生改變,紅細胞中鉀離子會進入到血清中導致血鉀升高。酶的活性喪失或者降低,如果血樣存在微生物污染或者在高溫下保存等情況時,變化會更加復雜,檢驗結果更加不準確。所以,要求血液標本從采血到檢測完成的整個過程要在15 min之內結束,并且要求在隔絕空氣的下抽取、傳遞以及檢測血液標本。
綜上所述,對于患者的生化檢驗來說,血液采集部位不同以及送檢時間不同會對檢驗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加強控制血液標本采集,確保血液標本準確。
[1]藍丹, 肖望賢.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2, 34(20): 3166.
[2]潘紅, 高偉, 李敏智, 等. 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3, 31(12): 215-216.
[3]黎莉. 血液標本采集相關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10): 17-18.
[4]李嫦女, 鄭桂君. 血液標本采集及送檢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15, 25(23): 3632-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