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新課改理念為導向,研究了小學語文合作學習的操作策略:教師應合理設計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科學構(gòu)建合作小組,在合作學習中必須給學生充裕的小組學習時間。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語文;合作學習;實施策略
從客觀角度而言,傳統(tǒng)的課堂評價注重的是老師本身所具備的各項素質(zhì),教師的課堂設計是否科學合理,設計過程是否達標,是否精彩。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管是教師的授課,還是領導的評課都尤為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生成情況、學生的興趣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絕大部分語文課堂評價者都認為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簡而言之: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積極才是教師授課的成功。在這種新課改理念的推動下,合作學習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推行的重要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中務必注重以下幾個問題。
一、教師應合理設計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
選擇合適的討論話題,具有合作學習價值的主題,能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合作學習的展開一般都是圍繞以上課內(nèi)容為主的話題或主題進行合作的,主題的選擇既不能偏離課堂內(nèi)容,又不能選擇不利于合作學習的討論話題,否則就會影響小組合作學習,合作就會變得低效和無意義的。
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并不是都適用合作學習的,有些內(nèi)容是由講授或者學生自己學習更為合適,就不用展開合作學習,不僅僅浪費了課堂的學習時間,更會使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形式化。并非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任務都適合采用合作學習策略。有些教學內(nèi)容是需要或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的,這樣的內(nèi)容如果用來進行合作學習,不僅不利于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造成合作學習的形式化。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時,教師首先要確定一個適宜合作的主題。
小學語文合作學習討論的主題應該圍繞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目標以及單元訓練重點等展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中的重點是本節(jié)課中較為重要的知識點,教學中的難點是學生不易理解和把握的知識。所有的課堂教學,都是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展開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小組合作學習也必須以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中心,以達到教學目標為目的而進行的學習方式,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才是有意義以及有效的。
二、科學構(gòu)建合作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是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是進行合作學習的前提和首要條件。因此,依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組,組建合適的小組規(guī)模,是進行合作學習必須做好的前提工作。具體說來,小組的組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小組的分組必須建立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筆者在前面己經(jīng)討論過,分組必須遵循組內(nèi)同學異質(zhì)互補,組間同學相似的原則。為了很好的遵循這個分組原則,教師就必須充分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認知風格,學習能力,家庭背景,學業(yè)成績,能力特征,興趣愛好等等。這些都是在小組合作學習能否有效進行前必須做好的準備工作,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了解,這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證。
(二)小組的規(guī)模,小組的規(guī)模對合作學習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小組規(guī)模與小組成員的參與度成反比關系,即小組規(guī)模越大,小組成員的參與度越低?!耙虼?,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后,必須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根據(jù)班級的規(guī)模進行分組,按照任務的特點,學生自身特點,進行分組。在筆者調(diào)查中,目前小學課堂的分組主要是以4-6人為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小組的人數(shù)以及人員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根據(jù)任務的不同,學生合作的能力進行靈活的分組,適當?shù)脑黾踊蚩s小人數(shù),進行靈活的調(diào)控。
三、在合作學習中必須給學生充裕的小組學習時間
在很多合作學習的課堂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教師提出合作學習的要求,然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但僅僅過了3分鐘,老師就要求學生停止活動進行匯報了。這也是很多合作學習課堂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
因此,教師在指導時,不要太計較時間問題。剛開始進行合作學習時,老師與學生都需要適應,也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但這并不是合作學習本身的問題,而是接受一個新事物的必然性過程的普遍情況,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
其次,舍得花時間在合作學習上,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充分體現(xiàn)。也許我們的課堂上會有一些零亂的情況。有些學生情到濃時也會爭吵,老師只需要過去提醒一下,控制好音量,如果能溫馨提示一下更好。這些所謂的“亂”正是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教師不要以為井井有條的課堂才是學習。
最后,當課堂的正式合作小組運作熟悉后,開始對時間有所要求。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果。也可以經(jīng)常性地請高效學習小組的同學上臺講述本小組合作的方法與技巧,相互交流。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學習,能發(fā)現(xiàn)問題,是更高層次的指導和解決問題。
四、結(jié)束語
在新課改時代的今天,倘若小學語文教師能參考上述建議實施合作學習策略,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提升語文教學質(zhì)量。
作者簡介:李美姣(1977-),女(漢族),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培元小學,漢語言文學本科,小學語文高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
參考文獻:
[1]余婷婷.民間小學語文讀本對小學教材的啟示[D].杭州師范大學 2016
[2]葉珍.農(nóng)村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 2015
[3]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5
[4]韓銳.中加小學語文練習冊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5
[5]馬麗娜.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 2015
[6]王琳琳.小學語文診斷評價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D].山東師范大學 2015
[7]王娟.小學語文教學的育人之“道”[D].華東師范大學 2015
[8]侯敏.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15
[9]朱曉靜.建國以來小學語文畢業(yè)試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 2015
[10]閻秋.理想與突圍:小學語文陶冶性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