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敏
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中學英語教學要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越來越被廣大師生所重視,閱讀既是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也是難點,本文將從注重詞匯的積累、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等幾方面談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 英語 閱讀能力
閱讀既是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也是難點,無論是在英語的學習中還是在考試中,閱讀理解所占比例越來越大。而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閱讀是很讓學生頭疼的問題。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閱讀興趣不高、方法不當?shù)痊F(xiàn)象。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根據(jù)本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特點,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建議。
一、利用課堂教學,注重詞匯的積累
任何文章都是由段落組成,段落是由句子組成,而句子卻是由一個個單詞組成。如果單詞不認識,就會嚴重的阻礙閱讀,因此擴大詞匯量是必要的。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想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首先得鋪筑閱讀的路——豐富的詞匯量。詞匯量越大,視野就越開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就越高,就越有利于閱讀。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傳授一些單詞記憶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分析和總結英語詞匯的構成規(guī)律,掌握單詞的拼讀規(guī)則,避免機械性記憶;要學會將所學的單詞分成積累,化整為零,分別記憶。要將單詞、詞組等放在句子、語段中去反復運用,提高對單詞音形義的掌握??傊褪且寣W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多種學習和記憶技巧,迅速擴大學生的詞匯量。[1]
二、認真選擇閱讀材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唯有“樂知”,才能“樂學”。 只有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對學生來說,英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材料的種類及內(nèi)容,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注意閱讀材料的選擇,要選擇內(nèi)容廣泛、新穎、體裁和題材多種多樣,語言質(zhì)樸生動的閱讀材料,使學生寓學習于消遣之中,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所選擇的材料必須要適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難度要與課文相當,內(nèi)容盡可能與課文相聯(lián)系,生詞率最好控制在2——3%,這樣,難易適當,使學生讀的輕松愉快,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利于增強他們搞好閱讀的信心??傊處熢谂囵B(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過程中應當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英文讀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逐漸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誘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2]
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速度和質(zhì)量,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的保證。而要提高閱讀效率,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克服出聲閱讀、逐字閱讀、依賴詞典閱讀等不良的閱讀習慣。因為這些習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的速度,破壞閱讀的連貫性,影響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從而使得閱讀的效率大大降低。當然,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形成需要經(jīng)過長期的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每次閱讀訓練教學時,要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一下幾點:
1.閱讀時要集中精力
在閱讀正文時要一氣呵成,不要停頓或復讀,這樣對文章會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和把握,有助于快速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
2.養(yǎng)成默讀習慣
因為這樣比出聲閱讀的速度要快得多,效率也要高的多。
3.養(yǎng)成跳讀習慣
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以整句而不是單個的詞作為意群單位去閱讀、理解。將讀到的零碎信息,根據(jù)生活常識和想象力推知文章其它的乃至整體的內(nèi)容,這樣更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大意。如果逐字逐句閱讀,不但影響閱讀速度,理解也會很片面,不易把握文章主題,影響答題速度。
最后還要記住,閱讀時遇到生詞是常見的事情。有時候可以停下來查閱辭典,但頻率不能太高,否則會影響閱讀速度。因為生詞或短語所出現(xiàn)的上下文中有不少線索可供參考,我們可以通過上下文或構詞法等方面的知識來猜測、判斷詞義。
四、注重閱讀理解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
閱讀能力的高低最終是通過做題體現(xiàn)出來的,通過近幾年的中考題型來看,閱讀的題材、體裁更加多樣化、閱讀材料的現(xiàn)代化氣息會更濃,更加注重材料的文化色彩及應用性,篇幅也會有所加長。在命題上會加大對學生理解、概括、推理和判斷能力的考查。為此,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多的注重對學生解題技巧的培養(yǎng),使其掌握解題方法、思路、技巧,要讓學生答題時做到如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帶著問題快速瀏覽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在面對閱讀材料時,首先,要帶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去閱讀:① who短文中的主要人物;② when短文中事情所發(fā)生的時間:③ where短文中事情發(fā)生的地點:④ what發(fā)生什么事;⑤ why發(fā)生的原因;⑥ how怎樣解決問題。帶著這幾個問題快速瀏覽整篇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對文章的內(nèi)容和結構獲得總體印象,同時注意文章的語境和相關的提示。然后,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在邏輯、文章的主要線索以及行文方向,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抓住文章的主要事實、關鍵信息和各結構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解題做好準備。
2.把握文章中心,抓住內(nèi)容關鍵
在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因為它們往往是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和關鍵所在。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在段中,少數(shù)情況下,短文中沒有具體的主題句,這就需要學生自己歸納。如果短文包括幾個自然段,閱讀時應該特別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因為,文章的主旨通常出現(xiàn)在這兩個位置。對于出現(xiàn)一些生詞,要學會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邏輯意義、整體脈絡和文化背景知識猜測詞義。
3.要讀準題干要求,認真答題
在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很深的了解后,要馬上看短文后的問題,帶著問題去選擇或判斷答案。要確定所需查找的信息范圍,并注意所查找信息的特點。例如:如果問題或選項涉及到人名、地名,就應該找首字母大寫的單詞;如果問題或選項涉及時間、日期、數(shù)字,就應該尋找具體的數(shù)據(jù)。另外還要注意試題的難易程度,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
當然,英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更是長期而又復雜的過程。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還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但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實踐,讓學生在學習中多讀多練,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技能,這樣一定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走進新課程》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