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程
掩卷,燈光下晃過冗長的列車,月臺上的幾個淚人,一言不發(fā)。
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一列駛向波蘭的火車載著傅聰和滿車的期盼祝愿出發(fā)了。自此,一封封信件穿過一道道國境線,連成一條看似渺小,實則堅不可摧的通道,直到其中一方的生命無言地戛然而止……
通讀一番家書,便敢拍案斷定傅雷之嚴:無論什么文字寫出來,都透出一股答辯詞的味道。絲絲入扣,有條不紊,似乎隔著五十年的油紙,都能望見他寫信時瘦削而剛毅的臉。他說:“你的‘鬆始終寫別字。記住上面是‘髟,下面是‘松,‘松便是‘鬆的讀音,記了這點就不會寫錯了?!奔词故且粋€字的錯誤,也讓一位父親從字形到讀音進行細致講解、矯正。在表揚方面,傅雷更顯理智和冷靜:“你真是從低洼到半山腰了!”對于兒子的成就,父親理應(yīng)驕傲地拿出來肆意書寫一番,但傅雷的口中依舊是一個“半山腰”。有贊揚,更有期盼,似乎在父親那里,每句贊揚的話中都有些懸而未決、欲言又止的東西指引著傅聰向山頂攀爬。
然而再讀這家書,冰雪卻層層消融,化成一片汪洋,夾雜著涼涼的海風(fēng)。
且看離別后的那一晚,“昨夜月臺上的滋味,多少年來沒嘗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難過,只有從前失戀的時候有過這經(jīng)驗。”怎樣的嚴肅,怎樣的理智都在離別的一刻分崩離析,一瀉千里。多么深沉的父愛啊!一旦化冰為水,這父愛在一個日益獨立的青年面前又顯得有些纏綿:“只要你不嫌我煩”“飲食務(wù)須有度,營養(yǎng)務(wù)須充分”這樣的語句倒像是搶了母親的位置。而像是“這么光明,這么純凈,這么深邃!替新中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之類的話語則如同大浪般打來,熱烈地包裹著傅聰。如同一位嚴苛的藝術(shù)家仰視自己的作品,驚訝與喜悅交織,自豪與驕傲并存,就是這樣一份溫潤如水的情感裹著一服服苦口良藥,讓一位年少氣盛的音樂家欣然接受。
可再次細品,卻覺得家書上的字跡全都褪色隱去,僅剩二字:無言。
厚厚的一沓家書,出自傅雷,卻又讓人覺得不是他所寫:他幾乎不提到自己的狀況,身體、境況、心情、趣事難從家書中翻出一星半點。反觀母親:美食、美景、經(jīng)濟狀況等等常見,這才像是一位母親在與孩子聊著家常。相比之下,傅雷的信甚至顯得有點回避自己,他是將整個的身心都傾注于孩子之上??!“我真是要拿我所有的經(jīng)驗、知識、心血,盡量給你作養(yǎng)料?!毕啾戎?,傷痛、誤解、批斗、折磨以及難以啟齒的暴行在一個父親的心中,似乎難以企及孩子的千萬分之一。
他可以傾訴,但他選擇了無言。
生活中,或許也有那么一個父親。雖然手機電腦早已普及,惠及千家萬家,電話那頭的聲音卻仍急切地問著你:“考得怎么樣?”“和同學(xué)相處得怎樣?”“有什么想要的,下次回來給你帶!”他們樂此不疲地了解著我們,仿佛從未與我們相見??僧攩柶鹚麄兊臓顩r時,卻像是商量好般例行一段短暫的沉默,隨即回些“挺好的”“沒什么”或“咱們還是說說你吧!”類似這些轉(zhuǎn)移話題的應(yīng)付辭令??烧l會去猜猜那段整齊劃一的沉默下,究竟隱藏著什么?
一九五七至一九五八年的“反右運動”中,傅雷受了長達一年的錯誤批判,為了避免傅聰?shù)膽崙坑绊憣W(xué)業(yè),父母在信中始終未告知實情。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八日的那封信后,父親的信已成為奢望。對于一個正直、果敢、遇強則強、遇剛則剛的靈魂來說,收不到父親的信算不了什么;對于一個堅強勇敢、逆水行舟、一往無前的音樂游子來說,這程度已是家常便飯??啥吽钠鸬恼瘟餮詤s在一點點侵蝕著他的鎮(zhèn)定自若。
萬里之外的父親到底怎么了?
傅雷的家書中什么也看不出。
大愛,果真無言。
推薦語:魯迅先生說:“誦習(xí)一字,當識音形義三??谡b耳聞其聲,目察其形,心通其義,三識并用,一字三功乃全?!比缓蟆白晕淖种廖恼隆薄耙饷酪愿行模灰裘酪愿卸?;形美以感目”。意思是說作為學(xué)生,應(yīng)改變讀書只停留在字音和表面字義的舊習(xí),要在讀書中精思、悟神、明義。我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能憑借聯(lián)想、想象、揣摩、觸發(fā)的遷移,自讀自悟,獲得思想啟迪,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享受審美的情趣,何愁作文?本文顯然做到了自讀自悟。
小作者由一開始閱讀《傅雷家書》體會到“嚴和柔”,到再次細品,感受到家書上的字跡全都褪色隱去,僅剩無言二字。這個過程是小作者閱讀本書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讀者與小作者靈魂對話的心路歷程。這樣無言的父愛不僅在書中,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小作者由傅雷想到那個身處外地卻時時心系自己的父親,壓抑許久的感情不覺噴薄而出,不吐不快?!叭f里之外的父親到底怎么了?傅雷的家書中什么也看不出?!蹦莻€無言的父親走了,但我們卻能從生活中千萬個父親身上找到傅雷的影子。大愛,無言!
(姚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