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平
自課程改革后,對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又有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千千萬萬小學美術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把小組合作的融入課堂中?美術是需要豐富而高尚的情感的一個教學科目,而美術興趣小組正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其美術活動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展示自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過程,并在活動過程中激發(fā)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是美術興趣小組延續(xù)課堂的主要功能。
小學生美術興趣小組的組建,其主要目標就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yǎng)學生健康、正確的審美觀念,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人才。針對此目標,我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美術素質,即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理解美、鑒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美術興趣小組實際是美術課堂的延續(xù),美術興趣小組的主要作用是給喜歡學習美術的同學提供展示的機會和深入認識美術的平臺,并熏陶和感染周圍的學生,最終能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在這里,我想談談開展美術興趣小組的意義所在,同時也想與各位同仁們進行交流。
一、當前美術教學的現狀
在現今的學校,美術科目前還是沒有得到很重視,學校普遍的還是視美術課為可有可無的課程。盡管美術由于關系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已走進千家萬戶,在理論上雖然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但實際上還是被忽視了。畢竟語文、數學、英語等這些科目占主導地位,分數一提高,教育質量就凸顯出來。而美術教學就顯得隱性了,看不到成績,好像沒有多大的作用。因而很多學校都不重視,目的就是想增加主科教師對主課的教學時間,這其一是學校因素的影響。其二是學生普遍不感興趣(由于長時間開課不正常的原因造成的),認為自己又不想當畫家也當不了畫家,少數喜歡寫寫畫畫的學生也被家長不認可,在此種種客觀影響下,學校的美術教學個別舉步維艱,甚至存在瀕臨“滅絕”的危險。
由于我們對美術淺顯的理解,認為美術不就是畫畫嗎?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喜歡畫畫,家長們還比較支持,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科目多了,偶爾畫畫也沒有個名堂,慢慢的也就不畫了。然而美術教學不止是畫畫,它是對人的素養(yǎng)培育。它像春風化雨一樣潤物細無聲,它是人格真善美的培養(yǎng),這就是美術的意義。現今的美術課,課時很少,又經常被占用,只有延續(xù)第三課堂的美術興趣小組,才能完善教育的目的。
二、美術興趣小組的意義
美術興趣小組是美術課堂的延續(xù),其功能是美術教育。美術的教育功能,在我國古代畫論中歷來都受到重視。美術教育指的是兩個方面的教育,即是延續(xù)美術“文化”和美術教育這兩個方面。美術教育是人類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動,它適應于人們延續(xù)美術文化,傳播社會知識表達內心情感,滿足審美需求的愿望而產生,以完善人格張揚個性、陶冶性情,培養(yǎng)高尚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趣味為目的教育。
魯迅先生曾說“美術可以輔翼道德。美術之目的,雖與道德不盡符,然其力足以淵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輔道德以為治。物質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趨于膚淺;今以此優(yōu)美而崇大之,則高潔之情獨存,邪穢之念不作,不待懲勸,而國人安”。
美術教育只在美術課堂實施,我認為是遠遠不夠的。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教師往往沒有更深層次的挖掘美術內涵,只是表面上的知識傳授,而美術的教育作用,往往是在學生擁有基本的美術技能后,才能體會美術內在思想精髓,才能無形當中受到美術熏陶。顯然就目前的課改,美術教師都怕談美術技巧技能,談到這些就不是素質教育了,但是只有深入學習美術的繪畫技能,才能體會繪畫的意義。羅丹說過:自然中無處不存在美,關鍵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學習過美術的人都知道,“發(fā)現美的眼睛是要經過訓練的,只有經過訓練,才能看得出美的所在。原因是美術來源于社會生活,是社會生活的反映。美術的作用是通過表象認識本質,感受表象所帶來的美感,這種美感是深層次的人文內涵,是要經過訓練學習的。比如美術作品里講究的“對立統一”,疏密的統一、虛實、冷暖、明暗、遠近的關系,無不體現在一張畫里,和諧統一。生活中的美都是因為對比才產生美感,也只有學習過美術的才能理解,才能運用到生活當中來,才能產出對自然事物的熱愛。
美術興趣小組的美術教育,是練習掌握專業(yè)技能的教育。通過美術的學習,同時讓學生關注自己的心靈,關注自己的感受,在藝術的天空下即可以看到一塊播撒內心世界和諧種子的樂土,又可以從本質上清晰地洞察社會,培養(yǎng)有情趣,有審美能力,有高尚品格的人,更重要的是不僅學到繪畫的技巧,還認識生活和評價生活,學習美術的過程也就是學習生活的過程,用藝術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用審美的心態(tài)去體驗生活,會不自覺地去欣賞生活中的美,并學會在平淡的生活中發(fā)現美,真正體會生命所賦予人生的特殊含義。
美術教學除了美育功能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功能——審美功能。科學可以使學生認識抽象真理,美術則能使學生認識形象的真理,而且同時能夠激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中有美,美術中的美可以喚起學生的美感,美術的美感作用正是由美術的美所決定的。
三、美術興趣小組在學校教學中的作用
美術興趣小組是一個小群體,每位成員就像一顆種子一樣,在這里生根發(fā)芽。在學校的活動、班級的活動中,他們擔負著黑板報、畫展、運動會等美術宣傳作用,同時也熏陶和感染周圍或更多的同學來參加,逐漸形成良好的氛圍,在這氛圍里,同學們嘗試關注、觀察身邊的事物發(fā)現美、表現美。學生通過開展各種活動讓藝術美傳遞到每位學生。比如書畫作品展、手抄報評比、黑板報評比、各種手工藝作品展等等。美不僅從繪畫當中傳遞,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對美的認識,提高學生的言行美、道德美、勞動美、心靈美。這樣才使得學生全面發(fā)展,對自身人格的培養(yǎng)、對學校的校風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總之,開展美術興趣小組活動,使之能促進學校健康向上發(fā)展。人的心理健康健全是很重要的,一所有發(fā)展前途的學校必是重視美術教學教育,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將美術興趣小組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進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美術的氛圍。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感覺靈敏、觀察細致、記憶力強、思維靈活、判斷準確、語言豐富、心靈手巧的全面發(fā)展的跨世紀的人才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