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萍萍
語篇教學是指以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從篇章的角度整體把握所學語言材料,從整體人手,展現(xiàn)給學生完整的語言概念,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和運用所學語言,最后回歸到對所學語篇的整體理解。語篇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歌曲、簡筆畫、小詩和板書等教學元素是教師教學的助力。
譯林版新教材中融入了許多新鮮的語篇形式:故事、小詩、對話或短文。其中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就包含了這樣一個特別的語篇內(nèi)容。在本單元的Story time板塊,一篇描述四季的文章以小詩的形式出現(xiàn),其中的句式并不復雜,但詞匯較多。如何在一節(jié)課中活用教學元素,實現(xiàn)高效的語篇教學?一次賽課活動讓我對常見的教學元素有了新的認識。
一、輕松導入,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
1.手繪圖片,引人入勝
課堂實錄:
課一開始,老師與學生進行了簡單的日常交流,然后引導學生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e?
Ss:…Can you draw?
T:Yes,I can,I like drawing.Look,these are my pictures.
這時老師邊說邊呈現(xiàn)了一些自制圖片,問學生:Whatcan you see?學生一一說出圖中的物品:kite,ice cream,tree,snowman,教師隨機說出:I like flying kites.Do you eat ice cream?(Well,you can eat in summer.)Can you climb the trees?Do you like this snowman?When can we make a snowman?…
[分析]如果最初的教學充滿了形象、色彩,能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使自己教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烏申斯基)。這些手繪的圖畫一下吸引了學生的目光,巧妙地將毫無關聯(lián)的詞融入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由這些圖畫中的物品對本課教學中的詞匯進行了準備性學習,讓學生初步感知季節(jié)(冬天和夏天)以及相關的知識。
2.美妙歌聲,拉開序幕
課堂實錄:
在和學生簡單交流之后教師與大家分享了最近愛聽的一首歌曲,歌曲的內(nèi)容簡單,畫面精美。
T:Whats the song about?
Ss:Seasons.
T:What are they?
Ss: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T:Can you match them?
一名學生迅速將四個單詞與視頻中出現(xiàn)過的四幅畫面一一配對。
身邊的一位聽課教師感嘆學生的接受能力如此之強,我卻覺得是這位授課教師的教學智慧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她選擇的這首歌真是太妙了,What season is it?在歌曲的每一小節(jié)都有出現(xiàn),而四個季節(jié)單詞在歌手的反復吟唱中早已深深地刻在了學生的腦中,第一個詞匯教學的難點輕松解決。
[分析]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們在聽歌的過程中,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學生的知、情興奮點被喚醒,使他們輕松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本課的教學中,歌曲的功能不再單一,它的內(nèi)容與文本的內(nèi)容非常貼切,通過畫面、歌詞等因素,迅速、自然地過渡到話題的展開。歌曲成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催化劑”,教學流程銜接的“潤滑劑”。
[感悟與啟示]課堂教學的導入,對吸引孩子的注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導入活動能迅速地將學生引向新授教學內(nèi)容,激起學生對即將展開的學習內(nèi)容的內(nèi)在興趣,使他們快速地了解教學目標,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行為。歌曲、談話、圖片都是常用的教學元素,在這兩個教學片段中,教師賦予了它們新的注解,讓師生的教學過程輕松展開。
二、有效操練,激活學生的語言知識
1.頭腦風暴,活用詞句
課堂實錄:
在呈現(xiàn)過課文中的詞匯之后,老師帶著大家做了個游戲。
T:What do you think of spring?(nice,wain)What can you see in spring?(a kite,flowers,aboat…)
What colour is spring?(green)
T:How about the other seasons?Now lets talk aboutthem.The game called“30″non-stop-talking”.(PPT呈現(xiàn)游戲規(guī)則)
Ss:Summer is red,We can see the sun,Its very hot.We eat ice cream.We have nice dress.We go swimming,Long holiday…
(一個個短語、句子在學生們的積極思考之后進發(fā)而出)
T:Wow,seasons are very nice i“your mind.You talked about the colour,food,clothes,weather and activities about different seasons.(老師總結(jié)學生在匯報過程中描述的項目,并逐一板書)
Now lets listen how these children think of the four seasons.What they talking about?Listen and circle the key words…(進入文中小詩的學習)
[分析]圍繞四季進行頭腦風暴,30秒的時間限制激發(fā)了學生思維的最大潛能,激活了學生頭腦中與話題相關的知識(現(xiàn)學現(xiàn)用),也讓學生們在互動交流中充實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學生們在知識經(jīng)驗分享的過程中,生生之間的知識傳授更易于接受,活動中學生們交流自己對四季的看法,隨后聽聽課文中的觀點,這一教學活動的開展顯得自然、得體。
2.自編小詩,承上啟下
課堂實錄:
(PPT呈現(xiàn)一幅春天圖片:老師和女兒在放風箏)
T:It's warm,We nv kites.讓學生試著說一說。
(PPT呈現(xiàn)老師夏天吃冰激凌的照片)
T:Its hot,I eat ice cream.學生仿說。
隨后老師又呈現(xiàn)了兩幅不同的照片,教學:cool,cold.
接著老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It's cool,I…
在學生匯報的過程中學習生詞:have picnics,make snowmen.
匯報結(jié)束,老師選擇其中的四句,組成一首小詩。
It is warm,I fly kites.
It is hot,I eat ice creams.
It is cool,I have picnics.
It is cold,I make snowmen.
T:Look,its a poem,You made a poem,Life is a poem.Weather is a poem.Heres a poem,What is it about?Choosethe best title for the poem…(進入文中小詩的學習)
[分析]小詩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富有童趣,深受學生的喜愛。這首小詩巧妙地將學生描述四季的句子連起來,將語言知識融合其中,讓學生朗誦,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使語言學習藝術化。由于四個句子全部選自學生的語句,喚醒了學生說語言的欲望和用語言的熱情。這首“預熱小詩”的出現(xiàn)為課文小詩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成為文本學習前的點睛之筆。
[感悟與啟示]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當在課內(nèi)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已學到的語言材料。(布魯姆)從教學角度來說,從學生的興趣、生活經(jīng)驗、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出發(fā),拓寬學習和運用語言的渠道,通過游戲、兒歌等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進行語言操練,幫助學生強化對新語言知識的感知和記憶,逐步加深對新語言的理解和認識,并能在活動中嘗試運用。
三、靈活拓展,激活學生的語用能力
板書設計,點亮課堂
在聽課過程中,老師們不斷地贊嘆授課教師在板書設計上費盡“心機”。
板書一:
老師將板書設計成了四個生動的簡筆畫:花朵、冰激凌、樹葉和雪人,連成一個圓,與本課的主題相映成趣,不同季節(jié)的動詞短語和天氣情況正好對號入座填入圖片里,中間是標題:Seasons。老師的結(jié)束語:Four seasonsmake a year,These years make your life.
板書二:
有“顏色”的四季,四個不同顏色的圖案組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綠色邊框的春天,紅色邊框的夏天,橙色邊框的秋天,白色邊框的冬天,每個板塊內(nèi)充實著對應季節(jié)的相關知識:天氣、活動;蝴蝶的身體上寫著:Seasons。教師結(jié)束語:Seasons are colourful,Our life is colourful。too.
板書三:
一棵大樹,樹干上寫著Seasons。樹冠上依次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是綠色的卡片展示了與春天相關的詞匯和活動圖片:紅色的卡片展示了與夏天相關的內(nèi)容,橘色的卡片描述了秋天的畫面,而白色的卡片便是與冬天息息相關的知識了。教師結(jié)束語:Enjoy the poem,Enjoy our colourful life.
[分析]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一點一點地累積,一筆一筆地添畫,隨著教學的進程,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板書設計,帶著學生感受詩一般的美好。我們驚嘆授課教師教學技能之強,感慨這一幅幅美圖,不僅給學生帶來視覺的享受,也為學生突破語篇要點,對課文的理解的加深夯實了基礎:這一幅幅畫面為學生根據(jù)板書描述四季,為學生用筆、用語言描繪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等教學活動埋下了強有力的伏筆。
[感悟與啟示]建構(gòu)主義認為:好的學習不是來自于教師,而是來自于給學生更好的機會去建構(gòu):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與情景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構(gòu)。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用能力是我們英語教學的目的所在。為了學生在掌握語篇之后的能力提升,教師要積極構(gòu)建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的機會,發(fā)展學生的語用能力。
課堂教學藝術是一門高超的藝術,這種靈感性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是課前備課在課堂上的延伸,是教師積累的知識、各方面修養(yǎng)及激情的高度凝合。常見的歌曲、簡筆畫、表演、板書設計等教學元素的合理運用,不僅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素養(yǎng),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智慧,正是教師們的善用活用才能讓這些傳統(tǒng)的教學元素煥發(fā)生機,激活語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