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榮
{文題}
閱讀下面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結合材料的內容和寓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yōu)秀作文}
“分數(shù)至上”會導致錯誤的價值觀
一考生
①有兩位同學:一位在拿滿分后,卻因下次成績稍有退步而挨了打;另一位則在不及格挨打后,在下一次因進步到及格而受表揚。這則漫畫看似簡單,實則折射出教育者單一的價值評判標準——以考試分數(shù)的高低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
②一次、兩次或幾次的分數(shù)便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水平,體現(xiàn)一個人的價值嗎?答案是否定的。作為教育者,對孩子價值的評判,不能僅僅通過分數(shù)來裁定。“分高者則優(yōu),分低者則劣”,這是一種錯誤的“分數(shù)至上”論。當孩子的眼中只有分數(shù)的時候,他們的價值觀也就貧乏得只剩分數(shù)了。
③錯誤的價值觀會導致畸形思想,引爆罪惡的彈藥。如果不是有唯我獨尊的價值觀,又怎么會有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如果不是有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又怎么會有令人發(fā)指的毒奶粉、毒膠囊事件?如果不是有享樂至上的價值觀,又怎么會有那么多辱德敗行的貪官污吏?追求暴力,追求金錢,追求短暫快感的價值觀只能催生出無知甚至邪惡。
④因此,我認為,要摒棄“唯分數(shù)論”的錯誤觀念,就要改變評價孩子的方式并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⑤正確的價值觀是引領成功的航標。正如孔子以仁愛孝悌為修身的原則,勾踐以艱苦奮斗為成功的契機,蘇武以忠貞愛國為心中不變的信仰,林俊德以國家事業(yè)為終身之責……他們閃光點雖不同,但實質上都是追求精神上的富足——積極而又高尚的人生價值觀。就是在這樣的價值觀航標下,孔子克己復禮成萬世師表;勾踐臥薪嘗膽終勝利復國;蘇武十九年的守貞持節(jié)得以流芳百世;林俊德也因至死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而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正是他們積極正確的價值觀使他們一往無前,堅持心中所想,最終走出一條璀璨的成功之路。
⑥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人”,而不是研制科技產(chǎn)品。一個人沒有“人”的意識,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成績再好,分數(shù)再高,在我看來,這個人也是不成功的。學校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育領域,是培養(yǎng)學生(孩子)成“人”的素質課堂,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點一滴,都會讓自己的學生(孩子)有所熏陶。不以分數(shù)的高低作為評判的唯一標準,引導學生(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應該是每一個教育者肩負的責任。
[素材運用揭秘]
這篇優(yōu)秀作文除立意新穎、結構嚴謹外,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了素材作為論據(jù)對文章進行透徹的論證,這是非常難得的。在考場上,從某種意義上講,作文就是一門調動材料的藝術,我們所看到的優(yōu)秀作文決非考場上剎那的靈光乍現(xiàn),它們往往是瞬時的感觸加上鮮活的素材且進行靈活運用的成果,寫作過程彰顯了作者的用“材”之道。
1.對照比較,是非昭然。
在運用素材時,把兩種性質截然相反的事物放置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作者想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對什么,就顯得格外分明,這樣做也讓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為了論證“分數(shù)至上”是錯誤的價值觀,本文第三段先從反面列舉唯我獨尊的價值觀、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享樂至上的價值觀所造成的惡果,緊接著第五段再從正面列舉具有積極而高尚的價值觀的孔子、勾踐、蘇武、林俊德等人走向成功的事例,這樣一對照一比較再分析點化,就非常有力地表明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極其重要。
2.“面”上鋪排,形成合力。
所謂“面”,是指與文章論點具有本質關聯(lián)且材料之間富含相似性、邏輯性的一組概括性事例,也就是說運用排比的形式將這類材料進行精要的表述,組合疊加在一起,形成“集團效應”,共同說明同一論點。這樣既顯得材料豐富,又可以彰顯排山倒海般的論證力度,還可以蓄積振聾發(fā)聵的思想。本文第三段從反面概括三個事例并組成排比,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讀來朗朗上口,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說理氣勢,深化了“錯誤的價值觀會導致思想畸形,引爆罪惡的彈藥”這一分論點;第五段從正面概括四個事例并將它們疊加在一起形成“集團效應”,不僅內容豐富,情感充沛,氣韻流暢,而且氣勢奪人,從而很好地闡述了“正確的價值觀是引領成功的航標”這一分論點。
3.巧用句式,富有文采。
巧用句式說理有兩個好處:一是內容極度濃縮化,即在最短的文字里,融入了最多的內涵和信息,充分展示考生的視野,讓論證具有不可辯駁的說服力;二是文采斐然,閱讀朗朗上口,有氣勢、有張力、有韻味的句式,可以讓文章形成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本文第三段通過三句“如果……(那么)又怎么會……”的假設復句句式,濃縮了三個典型事例,從不同的角度形成排比,將假設、反問、用例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夾敘夾議,深刻地論證了“錯誤的價值觀會導致思想畸形,引爆罪惡的彈藥”這一分論點,議論深入而富有文采,語言流暢又飽含哲理,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突顯了議論文論證的力度,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五段段首提出了本段論證的中心:正確的價值觀是引領成功的航標。中間四例——從四個側面,由因果句式(先揭示他們成功的原因——有正確的價值觀,再交代結果——他們走出一條璀璨的成功之路)構成排比。這段話既具有排比句的句式特點,又具有因果分析的說理特點。這種“因果”特色句式的運用,不僅彰顯了語言的亮點,讓文章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更讓文章具有了不可辯駁的說服力。
“下筆如有神”體現(xiàn)的是作者“讀書破萬卷”的文化底蘊,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駕馭素材和運用素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