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我路過很多個城市、小鎮(zhèn)、村莊,但很快就忘記了它們的容顏,還有那些模糊不清的路人的面孔,而那些一閃而過的樹木,卻如一枚印章,印在我記憶的扉頁。
我記得一次坐大巴,從家鄉(xiāng)的小鎮(zhèn)去北京,有8個小時的行程。大巴上不斷放著畫面劣質的影片。窗外是大片的田地,在晚春里,農作物千篇一律地綠著。車上的人皆在槍戰(zhàn)片的叫喊聲里昏昏欲睡,我則看書,偶爾累了,才看一眼路邊那些還荒蕪著的山坡。
那片花樹,就是這樣映入眼簾的。它們安靜地站在路旁,接受著風雨,也迎接著沙塵。它們的周圍堆積著石塊、磚瓦,還有日積月累被風吹過來的沙子。這是一片荒廢的土地,而那幾株花樹,卻如此生機勃勃地點綴了這片荒野?;涞幕ǘ溟L在藍天之下,并沒有因為出身卑微,就辜負了這一片春光,反而越發(fā)旺盛地綻放著。
我很快拿出相機,啪啪啪地拍了很多張照片。旁邊有人說,這些花朵明日就全謝了,也只有在你相機里開得才能長久。我不解,他細細講述,我這才知道,原來,這種絢爛的花樹,名叫木槿。木槿花朝榮夕衰,但舊的凋零,即刻有新的補上枝頭,所以在整個春夏之日,路過此地的人們,總不會錯過它們這一場美麗的花期。
我也記得,在一些火車只停留一分鐘的小站上,會見到一株株向上寂寞伸展的法桐。它們灰褐色的枝干沉默著沖向那暗灰的天空,猶如一個寡言的男人,背負著俗世中的責任,一言不發(fā)地前行。
如果是夏日,法桐密實的枝葉會給那些生活枯燥而單調的小站服務者,以最切實的陰涼與安慰。它們闊大的葉子,承載著這個站臺火車穿梭而過時留下的灰塵。這是一種胸懷極為寬廣的樹木,它們不僅生長在曠野,還蔥郁著城市。它們吸附著人類排放的垃圾,卻吐露著潔凈的空氣。而且,一旦在城市扎根,它們便努力地向上、向下伸展,試圖將那野性的生命注入嘈雜喧囂的人群。
在冬日的旅行中,法桐那裸露的道勁的枝干,則同樣溫暖著旅人的視線。它們的科屬是懸鈴木——一個很美的名字。你可以想象,在冷寂的冬日里,它們挺拔地站在溫暖的陽光下,每一根枝干上,都懸掛著乖巧的“鈴鐺”,它們猶如圣誕樹上掛著的糖果。風吹過時,“鈴鐺”在風里發(fā)出微微的響聲,那是可愛的它們所發(fā)出的絮語。
城市的四季,就這樣從法桐的枝干上滑過,猶如一葉輕舟,在江心蕩出一輪輪微波。
而人的生命,也在這些綻放或者不綻放的樹木的注視中,穿過一重又一重波瀾起伏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