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琴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及其交流的日益廣泛,撰寫論文和查閱資料是人們經(jīng)常進行的活動。在進行此類活動中,英語標識對作者的閱讀和寫作變的尤為重要,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綜合素養(yǎng)和知識水平,本文將淺談論文英語標識上完翻譯。
關鍵詞 論文 英文標識 翻譯
1論文摘要的翻譯
論文摘要高度濃縮了整篇文章的精華,是人們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了解文章內(nèi)容、進行信息檢索的最重要、最快速的方法。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國家及個人合作交流頻繁,信息和學術交流逐步全球化,為了與國際接軌及檢索的方便。
1.1特點和格式要求
摘要是全篇文章的濃縮,具有短小、精悍、完整三大特點,它具有獨立的概括性,不閱讀全文,就可以獲得全文的大意。摘要中包括數(shù)據(jù)、結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引用。
書寫格式:英文摘要格式與中文摘要格式相同,標題和作者姓名的格式需要注意,英文標題的第一個詞的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除了介詞、冠詞、連詞,標題中所有的詞第一個字母都必須大寫,介詞和冠詞在標題開頭時第一個字母也要大寫,作者姓名的姓和名第一個字母必須大寫。
內(nèi)容要求:第一句話不應與標題重復,按照標準刪除不必要的詞,如“In this paper”,“It is reported that…”,“This paper describes…”等等,不說廢話,取消或減少背景信息,重點表達新的研究情況、內(nèi)容和結果,使人一目了然。
1.2翻譯的原則和標準
1.2.1內(nèi)容忠實準確
魯迅先生提出“寧信而不順”,“一信為主,以順為輔”。唐玄奘提出“求真喻俗”,“求真”就是譯文要忠實于原作的內(nèi)容。美國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提出“消化原文”。這些翻譯標準都體現(xiàn)者“內(nèi)容忠實”的重要性。內(nèi)容忠實,即為確切、完整的表達原文的意思。論文摘要雖然簡短,但反映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在翻譯中應做到切實準確,無添加、刪減內(nèi)容,做到忠實于原文。
1.2.2語言通順流暢
論文摘要的內(nèi)容是由語言表達出來的,語言不通順,表達就不清楚,從而就很難達到翻譯的目的。論文摘要學術性強,翻譯中需要正確使用英語修辭法,小到標點符號,大到詞語搭配、構詞方法都必須做到嚴謹,使翻譯更加符合英語的語言規(guī)律和表達習慣,保證語言通順流暢。
1.2.3文體風格一致
譯文的語言要與原文的語言風格一致。其中包括詞匯特色、語法特色、修辭特色和語體特色。論文摘要屬于學術文字,所以譯文風格應當盡量使用現(xiàn)代語言、書面語和學術專有詞匯,用詞準確、正式,風格嚴謹,邏輯性強,不要片面追求文采上的修飾,避免使用文藝腔、舞臺腔。
1.3摘要正文的翻譯
1.3.1選詞方面
使用專業(yè)性術語:某一學科領域的專業(yè)術語具有表義精確、文體正式的特點,翻譯需要選擇對應的專業(yè)詞匯。
1.3.2句法方面
漢語句子的完整性主要是通過語義確定的,而英語則十分強調(diào)形式上的邏輯完整性,其句子的完整性是由英語語法框架確定的。英語句子特別強調(diào)句子結構,絕大多數(shù)句子需要主語和謂語。
1.3.3時態(tài)方面
我們在進行摘要翻譯時,常常對時態(tài)把握不當,或通篇使用一種時態(tài),或各種時態(tài)錯雜使用,使摘要譯文表達不夠清楚,容易產(chǎn)生歧義,因此,在論文摘要翻譯時,正確使用英文時態(tài)非常重要。
1.3.4語態(tài)方面
英語表達習慣上傾向于使用被動語態(tài)表達正式、客觀的含義,因為被動語態(tài)避免了提及動作的執(zhí)行者,這與學術論文要求的表達風格一致,并且主動語態(tài)在結構上不利于不利于句子擴展,表達能力不夠強大,因此,為了突出論文強調(diào)客觀事物和過程的描述,使得整篇論文和學術活動符合科學性,表現(xiàn)可信性,論文摘要的翻譯常常采用被動語態(tài)。
1.3.5譯文的整體把握
任何文字的翻譯都要進行通篇的把握,都要在通讀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就有可能誤解了某一句話而造成全文內(nèi)容的誤譯。
2論文標題、作者及關鍵詞等的翻譯
2.1論文標題的翻譯
標題是全文的高度概括,在準確反映內(nèi)容的前提下,標題字數(shù)應當越少越好,一般在12個單詞以內(nèi),最長不宜超過16個單詞。標題的翻譯要符合英語學術用于規(guī)范,但不能按照漢語標題逐字對譯。
清楚(Clarity):在翻譯論文標題時,譯出的英文標題意義必須明確清楚,不能產(chǎn)生歧義或意義表達模糊。
準確(Accuracy):為使標題準確反映論文內(nèi)容,在翻譯時盡量避免使用非定量定性的、含義寬泛的詞和短語,而應力求用詞用詞符合專業(yè)規(guī)范,有特定的指示性,或能定量定性的反映論文內(nèi)容,比如使用Ultrasonic就準確表明了速度快,比用fast更精確和符合學術規(guī)范。
簡潔(Brevity):英文標題最好不超過10-12個單詞或100個英文字符(含空格和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兩行表達,超過兩行的標題會給讀者留下不佳的印象。當然題目也不能過于簡短,論文題目的簡潔必須基于清楚表達信息的基礎之上。
2.2作者姓名及單位的翻譯
論文摘要的作者署名應符合GB7713的有關規(guī)定。依據(jù)GB/T16159,參照ISO690,并經(jīng)國家語委認可,中國作者姓名的翻譯采用漢語拼音,要求姓前名后,中間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寫,復姓應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寫,姓氏與名均不縮寫。
2.3關鍵詞的翻譯
關鍵詞在摘要正文后另起一行,以“Key words:”作為標志。英文關鍵詞一般由中文關鍵詞翻譯得到,應注意選擇英文詞匯時保證符合本領域的學術規(guī)范,使用名詞或名詞詞組,切記翻譯為動詞形式。
3論文參考文獻的翻譯
(1)對文獻中出現(xiàn)的專有名詞如人名、著作名、期刊名、出版地名及出版社名等必須采用廣為學術界認同的標準翻譯法,只有在確定其沒有標準譯法的情況下才能自行根據(jù)翻譯規(guī)則進行翻譯。
如:英國雜志Science News為大家廣為認同的中文翻譯為《科學通訊》,翻譯為《科學新聞》則不符合規(guī)范;再如美國著名出版社Hyperion Books應當翻譯為赫伯龍出版社,不應自行對其名稱進行翻譯。
(2)按照對應原則將參考文獻中的各個項目翻譯后,還應該按照譯文文字要求的參考文獻格式進行重新排列組合,使之符合人文的格式要求。
總之,翻譯參考文獻最重要的原則是把握好中英兩種文字對參考文獻的格式要求,不管是譯成哪種語言,都必須把握學術標準,力求嚴謹、準確。
參考文獻
[1] 蔡基剛.大學英語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 程永生.漢譯英理論與實踐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3] 穆雷.英漢翻譯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楊士焯.英漢翻譯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李養(yǎng)龍.實用翻譯技能集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