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三臺中學,四川 綿陽 621100)
摘要:思維方式屬于思維活動當中比較穩(wěn)定的模式和流程以及習慣。而哲學嘗試揭露世界本質,描繪歷史內部聯(lián)系,提供科學和辯證以及完全的思維方式。哲學思維方式,擁有超驗性和終極性以及反思性和抽象性,還有矛盾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論述哲學思維方式極其特性,旨在給其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哲學;思維方式;特性
中圖分類號:B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135-01
哲學思維方式這一概念十分抽象和模糊,二者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抽象是與實際對應的,屬于超越感性核心的思維產(chǎn)物之一。人類思維能力達到一定程度,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世界。而模糊是與精準對應的,屬于事物界定不明確,同時屬于相同區(qū)域的狀態(tài)。人類思維要根據(jù)世界的原本面目對其進行認知。這就表明,針對我們當前的認知水平及模式,我們基本是在抽象與模糊意義上對哲學思維方式進行理解和掌控,這實際上就是哲學思維方式的一種。因此,下面將進一步對哲學思維方式極其特性進行研究論述。
一、哲學思維方式
哲學思維方式屬于思維方式的哲學形式和層次以及境界,想要真正理解哲學思維方式首先一定要理解哲學。
哲學存在多樣化的表現(xiàn)以及存在形式,首先是平時生活當中以及系統(tǒng)化的哲學,哲學不僅存在在平時生活當中,還存在哲學家言談作品當中,不可以將所有人都稱作是哲學家,但是所有智力健康的成年人均擁有獨特的哲學思想,而哲學家的作用就是將這些質樸和細碎的哲學變得邏輯化和系統(tǒng)化,將其升華到科學層次。其次,每個學科以及學科化的哲學,科學和藝術以及宗教均涵蓋獨特的哲學思想,學科化就是將其提煉出來。最后,理論化和實踐化的哲學,哲學屬于思維性和理論性的存在,其能夠利用語言文字這種方式表達,具有條理性和論據(jù),這就是理論化的哲學。但是思想方面,不僅能夠利用理論化方式戰(zhàn)時,還可以利用實踐化方式展示,這就證明,并不是運用說或者是文字方法,而是使用做和行動以及結果方法展示,行為能夠更加全面的展示哲學。
哲學思維方式這個詞語并不是完全沒有歧義的,其不僅能夠指某個確定的實際的哲學理性以及哲學家思維方式,還能夠指普通性的哲學思維方式。針對這個詞語含義當作上面不一樣的解釋,會讓人們對于哲學思維方式相關問題討論幾乎相同。因為我們關注的重點并不是站在經(jīng)驗的角度對于哲學史上多種詳細的哲學理論和某個哲學家思維活動特殊性當作史學意義上的掌控,而是基于理論的角度,對于那些不同的哲學思維方式,給很多詳細的哲學思維具有的相同特點。所以,在我們論題當中的哲學思維方式,并不是指的特別的或者是詳細的某個哲學思維方式,實際上指的是普通的哲學思維方式,并且,我們所研究的哲學思維方式的特性,指的也不是哲學歷史上的種種詳細的哲學思維擁有的特點,而是整體上的哲學思維在人們思維方式系統(tǒng)當中凸顯的特性。針對不一樣的實際的哲學思維方式擁有的特點,嚴格的講,和我們所討論的問題并沒有太大關系,但是這并不代表我們的討論就可以不顧及這些思維方式,相反,我們還要采取各種哲學流派特點中,去掌握普通的哲學思維方式。
二、哲學思維方式特性
(一)反思性。哲學思維屬于反思性思維中的一部分,這重點反映在哲學思維從來沒有在自己的意識活動失去自我,而是始終在前世當中的返回自我,將自我也當成自己的思維對象以及內容。
(二)終極性。哲學屬于終極性思維中的一部分,這重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和展示客觀世界某個具體的對象或者是某個具體層次的科學,思維不一樣,哲學思維經(jīng)常嘗試進行終極的說明最終合適是規(guī)定,給人類精神方面由一種現(xiàn)智上的終極關心。第二個,哲學市場將自身得出的結論當作是不可以改變或者是最終的真理。
(三)超驗性。哲學明顯不屬于一種經(jīng)驗性的思維,要不然就將其稱作是科學思維的一種了。但是哲學也不是一種完全沒有經(jīng)驗,同時又高于經(jīng)驗的一種缺少經(jīng)驗的思維,要不然哲學就相當于是宗教性的思維方式??v觀哲學思維發(fā)展歷程,其始終是一種基于經(jīng)驗并且有高于經(jīng)驗的超驗性思維,其超驗性的具體反映實在其將時節(jié)超驗標準和人們遺忘經(jīng)驗能夠成為可能的前提條件當作思考的對象。另外,這種超驗性還凸顯在哲學思維和科學思維不同,不滿足對于以往經(jīng)驗實際的非主觀闡述,而是將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當作基礎,對于經(jīng)驗當中存在的特定觀念性的方式渠道。哲學的根本任務并不是對于世界進行解釋,而是利用哲學對于世界進行改造。
(四)抽象性。哲學思維和詳細的思維模式比較,其屬于概念思維方式之一,就是其思維對象不是特定的實物,擁有極強的抽象性。特定思維是感性思維,能夠能夠將感覺事物當作對象,而哲學思維是將抽象概念當作對象,其在真實世界當中不存在直接對應物,屬于對真實世界基本性質和規(guī)律的抽象。
(五)矛盾性。哲學思維方式和融合性這種思維方式比較,其屬于非完全性的思維方式,融合性思維注重思維不存在矛盾,而在非完全行思維角度去看,矛盾作為思維的性質之一,注重思維融合性和不存在矛盾性,這也是科學思維的根本條件。但是不存在矛盾性屬于人們的理想,思維本身就是存在矛盾的,不僅包含形式和內容方面的矛盾,同時還包含多種內部需求之間的矛盾,和多種原則的矛盾,以及思維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所以,在特定問題思維方面必須要凸顯思維的融合性。在對思維自身實施思維時,必須要允許存在矛盾,同時要掌握在矛盾中思維的方法。
結束語:
通過本文對哲學思維方式極其特性的進一步研究和論述,使我們了解到想要真正理解哲學思維方式必須要先理解哲學,哲學觀屬于重點哲學問題,由于其不僅和哲學本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時還和怎樣反映時代精神精髓相關。哲學家怎樣看待哲學,也就是這樣建立哲學系統(tǒng),所有哲學系統(tǒng)均是對于某個具體哲學觀的說明,因此,哲學觀不僅是哲學本質的主要表現(xiàn),同時也是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因此,希望通過本文的闡述能夠給哲學思維方式和特性相關討論,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吳振韓. 中國傳統(tǒng)設計思維方式與家具風格演變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4.
[2]姬海濤. 人類學思維范式的生成[D].南開大學,2012.
[3]龔曉珺. 哲學的民族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4]魏善春. 過程哲學視域中的教學生活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
[5]盧董董. 老子與海德格爾哲學思維方式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作者簡介:李嘉煒(1999.11.09)男,四川綿陽三臺,民族:漢,籍貫: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新生鎮(zhèn),學歷:高中在讀,研究方向:哲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