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雯
【摘要】高職學生的主題能力的高低對能否良好進行高等職業(yè)教育、能否培養(yǎng)出專業(yè)性強的操作型人才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雖然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正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英語能力。但就目前來說,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仍存在著許多問題急需解決。本文就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展開,提出相應的建議或者解決方法。
【關鍵詞】高職 公共英語教學 主體能力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如今的公司或是管理人員的需求不再僅限于掌握或者精通某種技能或手藝,而是更加注重個人能力的強弱以及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發(fā)展前景。作為培養(yǎng)專業(yè)性技能人才的主要基地——高職院校無疑要順應時代的潮流進行相應的改革,達到向社會輸入人才的要求,以滿足社會的需求。提高高職院校學生主體能力,主要集中在這幾個方面:自我學習能力、自我認知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專業(yè)能力及發(fā)展能力。因此,高職教育必須將以前的應試教育理論拋棄,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這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該在保證適當的讀寫訓練的前提下,重點突破聽說能力,也就是與他人的交流能力。語言學習不像其它知識,語言只有在運用的過程才有生命,只有理論的語言甚至都談不上語言,所以交流極為重要。在此基礎上,可以繼續(xù)提高臨場應變能力、環(huán)境分析能力甚至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能力。
然而,極為可惜的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公共英語教學并沒有做到上述幾個方面,仍舊是流于表面,缺乏專業(yè)性和實用性。下面就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談談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問題
1.課程設置不合理。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將公共英語與專業(yè)英語完全分開,導致教授專業(yè)課的老師還需打斷當前課程、分心去解釋課程中出現的英文術語,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不連續(xù)性,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困難。實際上,專業(yè)英語應與公共英語的教學同時進行,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僅可以學習到日常對話英語,同時也能了解專業(yè)相關的英語術語,有一絲文、理交錯的意味,有利于學生思緒的集中,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知識擴展能力。而在學習專業(yè)知識時,他們也得以連貫進行學習,有助于形成連貫思維。
2.目標定位不清晰。公共英語教學,本應成為高職學生在就業(yè)時的助推劑,與專業(yè)知識一并幫助他們良好就業(yè)。但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即使進行了英語教學的改革,也還是停留在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表面問題上,并未真正擺脫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缺乏實用性的缺陷。
3.教學方式單一。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使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設備大體上得到了優(yōu)化,但許多高職院校對自身教育的投入卻仍然不足,在此背景下,教學的成果必然會受到影響。投入不足主要在于院校自身沒有做到主動建設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的教學平臺,沒有真正認識到多媒體以及互聯(lián)網對教學內容的豐富作用和對教學成果的提高作用。這一點對公共英語教學尤其重要,以互聯(lián)網為媒介加強學生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主題能力。
4.考核方式不合理。不論是高職院校還是本科院校,單一化的考核方式始終是國內的教育一大弊端。在世界都趨向多元化的潮流下,僅憑考試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優(yōu)秀程度顯然已經落后,甚至是錯誤了。評判一個學生,僅由老師一方參與而忽略了學生的自我評判,會造成評價結果僅考慮到學習的成果而忽略了學習的方法和過程。其實,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自我評判過程才更重要。
三、關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建議
1.課程多元化、職業(yè)化。一個合理的課程設置直觀體現了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F如今的高職公共英語課程一般只設有精讀和聽力兩個主要部分,卻忽略了日常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而所謂“學而為用”,交流才是語言的關鍵。再者,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很多專業(yè)課程都涉及了大量的專業(yè)詞匯,而公共英語教學卻未能做到與時俱進、在平日的學習中添加一些專業(yè)英語的學習。由此,可以將課程細化為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在公共英語中添加聽、說部分的比重,或者設置英語技能培訓,甚至可以適當地組織涉外交際場合的模擬活動。
2.豐富教學手段。在日常教學中,應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便利,采取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大班教學和小班實戰(zhàn)相結合、課堂授課和自主學習相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外交流相結合,多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整個過程中,都要時刻注意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方針。
3.與社會接軌。教師可在適當的條件和時機下,組織安排同學進行與外國學校同學的交流,讓同學們感受真正地英語語言環(huán)境,這是非常有利于英語學習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書本上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日常交際中才能更好地體會適用的情境和適宜的表達方式。在交流中,也能一掃課堂內英語學習的索然無味,提起學生的興趣。
4.考核標準多樣化。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應突出實用性的特點,形成重知識也同樣重能力的考核方式,著重關注學生平日的學習能力,避免純粹的知識考查。考核不能完全依賴于試卷,聽、說、讀、寫、譯這五方面技能都要進行考查,以達到督促學生全方面提高英語技能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史文杰.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模式探討[J].黑龍江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2011(10).
[2]云潤.高職高專公共英語與專業(yè)英語整合性教學研究[J].教學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