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楓
【摘要】 生化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整個檢驗過程日趨規(guī)范化、標準化,但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生化檢驗也容易出現(xiàn)差錯。本文基于臨床用藥與生化檢驗之間的關系,結合近年來相關研究報道,重點探討藥物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以期為臨床生化檢驗提供指導。
【關鍵詞】 生化檢驗; 藥物; 機制; 影響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2-0161-02
醫(yī)學檢驗和實驗研究的發(fā)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檢驗方式開始應用于臨床,其中生化檢驗在疾病診斷、病情評估等方面均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通過對患者血液、體液等標本進行檢驗,可為臨床診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但是在醫(yī)學檢驗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隨著生化檢驗的推廣應用,檢驗結果失準、臨床診斷誤診等現(xiàn)象多有出現(xiàn),藥物濫用和新藥推廣使得該類問題日益嚴重,因此,有關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現(xiàn)將相關研究情況綜述如下。
1 藥物對機體的影響及作用于生化檢驗結果的機制
1.1 藥理作用
醫(yī)學檢驗標準取決于人體,而人體物質(zhì)代謝不斷變化,檢驗結果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條件下獲得的檢驗結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體內(nèi)物質(zhì)含量多受臨床用藥影響,藥物對生化檢驗結果造成的干擾較大。藥物對機體的影響可概括以下幾點:其一是對酶類的影響,一些藥物大劑量使用,試劑和標本會發(fā)生相應反應,如氨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甲狀腺藥物等,對肝臟酶類的影響較大,具體表現(xiàn)為丙胺酶氨基轉移酶、谷氨酰轉肽酶等水平升高,相關研究顯示,苯巴比妥對谷氨酰轉肽酶的誘導,在成人和兒童身上分別可進行200%、400%的增加,這勢必會影響到酶的檢驗結果[1]。其二是對血糖的影響,臨床對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評估,參照的主要指標為血糖,但是臨床用藥可能會引發(fā)血糖水平紊亂,提升血糖水平相關藥物有右旋糖酐、甲狀腺素、利尿劑、環(huán)磷酰胺等,大量輸液葡萄糖也會引發(fā)血糖水平升高,而胰島素、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利血平、左旋多巴等藥物則會起到降糖作用,在應用上述藥物后測得的血糖水平會偏離正常值[2]。其三是對血脂的影響,血脂指標有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臨床應用氯貝丁酯、苯乙雙胍等藥物,會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有報道指出,不合理應用異煙肼、紅霉素等藥物致使干細胞中毒,這種情況下測得的膽固醇值也會低于正常水平;而腎上腺素、黃體酮、苯妥英等藥物則會引發(fā)膽固醇升高,應用這些藥物后測得的血脂水平也會偏離正常值[3-4]。其四是對其他方面的影響,如使用呋塞米、氫氯噻嗪等利尿劑的患者,易出現(xiàn)低血鉀、低血氯等情況,一些長期應用該類藥物的患者則會出現(xiàn)高尿酸血癥,可見該類藥物會導致電解質(zhì)紊亂;再有,腎上腺素除了會影響到血糖、血脂等指標外,也會減少血中鈣、磷的含量[5]。
1.2 影響機制
藥物對機體產(chǎn)生影響并會作用于生化檢驗結果,這一影響機制可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藥物作用于機體后,生理功能會發(fā)生變化,部分體現(xiàn)在生化檢驗指標上,即受藥理作用而影響到生化檢驗結果;另一方面,藥物屬于化合物,基于其生物靶向性,通過作用于檢測的靶標也會影響到最終的檢驗結果,如某些聚集在肝臟的藥物,在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會損害到肝臟,這種情況下檢測到轉氨酶水平將會偏離正常值[6-7]。生化檢驗結果出現(xiàn)假陰性或假陽性,使臨床診斷初選漏診或誤診,將會延誤治療,影響到患者病情恢復,嚴重者會引發(fā)危及生命安全的不利后果。在聯(lián)合用藥時,還要考慮到藥物之間的作用關系,藥物間相互作用會引發(fā)體內(nèi)相應指標水平變化;再有,受到藥物包衣、色素等雜質(zhì)以及自身生化表現(xiàn),檢測數(shù)值也會受到影響[8]。
2 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及相關控制措施
2.1 常見影響項目
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可分為抗生素類、利尿劑、抗腫瘤藥物、抗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藥物及檢驗過程中用藥等5大類型,其中抗生素類藥物是目前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藥物,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用藥類型,而實際上,抗生素類藥物也會對生化檢驗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如青霉素類藥物便會提升血液中尿酸含量,這也成為一些患者被誤診為痛風的主要原因之一[9-10]??鼓[瘤藥物對細胞的滅殺的作用較強,會影響到血液中紅細胞、白細胞的含量,應用抗腫瘤藥物后,紅細胞和白細胞的數(shù)據(jù)將會明顯低于正常水平[11]。再有,苯妥英鈉等藥物會抑制葉酸吸收,檢測到的血小板和白細胞數(shù)目會明顯低于正常水平;三氯噻嗪等利尿劑會引起低血鉀、低血氧,檢測到的鉀離子等水平會低于正常值;而在檢驗過程中,利福霉素、黃連素等藥物會使尿液呈現(xiàn)不同顏色,均是生化檢驗的干擾因素[12-13]。
結合近年來相關研究報道,涉及最多的藥物為抗風濕藥物、多巴胺類藥物和腎上腺素,常用抗風濕藥物有數(shù)十種,其中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對部分生化檢驗指標會產(chǎn)生干擾,如阿司匹林和消炎痛片均可使血糖、尿酸、淀粉酶、總膽固醇值指標升高,鐵離子、血清白蛋白等指標降低[14-15]。多巴胺類藥物在結構上有其特異性,苯環(huán)上的羥基在氧化過程中會消耗體系中的過氧化氫,影響到最終成色物的穩(wěn)定性,張軍等[16]對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對生化檢測項目的干擾情況進行研究,通過配制和檢測不同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濃度的血清,發(fā)現(xiàn)隨著藥物濃度的增加,Cr、UA、TC、TG、Glu等生化指標水平呈下降趨勢,以多巴胺和Cr變化為參照,藥物濃度從0.031 mmol/L
提升至0.978 mmol/L,Cr檢測值從21.9 mmol/L下降到14.6 mmol/L,
可見該類藥物對Cr等生化檢測指標呈明顯負干擾。腎上腺素對成色檢驗項目造成的干擾較為復雜,會出現(xiàn)性質(zhì)不同、程度不同的多種情況,陳秋艷[17]對腎上腺素和利福平對生化檢驗指標的影響進行探討,通過配制和檢測不同腎上腺素、利福平濃度的血清,發(fā)現(xiàn)隨著藥物濃度的降低,LD水平呈下降趨勢,Cr、TG、UA、HDL和DBIL等指標水平呈上升趨勢,以腎上腺素和Cr變化為參照,藥物濃度從0.528 mmol/L降至0.008 mmol/L,Cr檢測值從-88.26 mmol/L升至-24.28 mmol/L,可見該類藥物對LD呈正干擾,對Cr等生化檢測指標呈明顯負干擾。
2.2 相關控制措施
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錯綜復雜,通常一種藥物會影響到多項檢測指標,不同藥物對同一項檢測指標會產(chǎn)生相同或相反的影響,與藥物成分、人體物質(zhì)分泌等多種因素有關,給臨床生化檢驗帶來了很大困難?;谒幬锱c生化檢驗指標之間的關系,在臨床檢驗時,檢驗人員詳細詢問患者用藥史,與醫(yī)生保持有效的溝通尤為重要,一旦發(fā)現(xiàn)檢驗結果出現(xiàn)異常,必須對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重新檢驗,從而避免出現(xiàn)誤診、漏診等情況[18]。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較大,加強這方面的控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檢驗人員和醫(yī)生的業(yè)務素養(yǎng),了解藥物代謝的基本特點,對各種藥物對檢驗項目可能造成的影響有所掌握,以此為依據(jù)選擇合適的檢驗時間,一些新藥在臨床推廣后,應組織醫(yī)院和檢驗人員學習相關知識,了解新藥的藥理特點;其次要多與患者溝通,對其進行必要的宣教干預,生化檢驗前必須詳細了解患者近期用藥情況,對于一些服藥患者,在不影響其健康情況下,可考慮提前停藥,最大限度消除藥物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再次是要重視檢驗技術的改進,規(guī)范檢驗人員的操作,通過改變檢驗方法,如選擇一些特異性較好的方法,嚴格執(zhí)行操作程序,將藥物可能造成的干擾控制到最低限度,重視檢驗結果的復檢,確保檢驗結果能夠準確反映患者病情[19-20]。
綜上所述,臨床用藥對酶類、血糖、血脂等均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作用于機體后,生理功能會發(fā)生變化,進而影響到生化檢驗結果,近年來有關抗風濕藥物、多巴胺類藥物、腎上腺素等對生化檢測項目干擾情況的研究報道較多,已引起了臨床的高度重視,為進一步提高生化檢驗的準確性,為臨床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jù),在生化檢驗時有必要考慮到藥物因素,對其可能產(chǎn)生的影響進行有效控制,確保檢驗結果能夠準確反映患者病情,減少誤診、漏診等情況發(fā)生,更好地發(fā)揮生化檢驗在臨床診斷中的作用,使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楊振東,姚文思.標本溶血對臨床常規(guī)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1,9(26):4-5.
[2]畢迎春.溶血與血液采集方式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5,8(26):128-130.
[3]段麗春.溶血對臨床上常規(guī)標本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EB/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7):302.
[4]孫宇,姜美鳳,張金樹,等.臨床常規(guī)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6(12):1097-1100.
[5]韓世剛,薛彩紅,高美燕.藥物對常用臨床生化檢驗指標結果的影響[EB/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0):1851.
[6] García Martínez Montse,Binefa Rodríguez Gemma,Gonzalo Diego Núria.Evaluating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strategies (immunological test vs biochemical test) in Catalonia,Spain 2008-2010[J].Revista Espanola de Salud Publica,2012,12(6):856.
[7] Alireza Nasoori,Soroush Mohitmafi,Ahad Khoshzaban.Biochemical and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human pericardial membrane and 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in rabbit calvarial defects[J].Comparative Clinical Pathology,2013,7(18):221-222.
[8]李彬彬,徐騰飛.探討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3(17):118-119.
[9]黃彧.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觀察[J].淮海醫(yī)藥,2015,12(6):560-561.
[10]楊靜,余少培.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因素及對策探討[J].海南醫(yī)學,2013,12(5):1845-1846.
[11]桑建榮.溶血對臨床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0(7):60-61.
[12]唐竹林.溶血標本對臨床生化80例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9(7):460-461.
[13] Mehmet Fatih Karsli,Ismail Burak Gultekin,Bulent Cakmak.Do we need readjustment of th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first trimester combined aneuploidy screening test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Prenat Diagn,2014,16(6):3411.
[14] Ture M,Altinok I,Capkin E.Comparison of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 PCR and biochemical tests to characterize L actococcus garvieae[J].J Fish Dis,2015,8(15):380-381.
[15]潘颯.探討臨床檢驗標本溶血對19項常規(guī)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EB/OL].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1(2):26.
[16]張軍,秦琴,杜大海,等.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對臨床部分生化檢測項目的干擾[J].檢驗醫(yī)學,2012,10(3):174-177.
[17]陳秋艷.腎上腺素和利福平對臨床生化檢驗的影響[J].海峽藥學,2013,25(6):261-262.
[18]劉興文.溶血標本對臨床生化60例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評估[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0(1):126-127.
[19]郭亞.藥物對常用臨床生化檢驗指標結果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5,2(11):106-107.
[20]張軍艷.臨床用藥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23(5):192-193.
(收稿日期:2016-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