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華
摘要:目的 對舒適護理在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方法 將本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10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和觀察組(舒適護理)后展開研究,50例/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腦疝發(fā)生率和GCS評分等級分布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腦疝發(fā)生率、GCS評分等級分布情況均較對照組更佳(P<0.05)。結論 在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舒適護理的價值可觀。
關鍵詞:顱腦損傷;意識障礙;舒適護理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fort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Brain Injury with Consciousness Disorder
QIU Yu-hua
(Pengx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Suining 6291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mfortabl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of brain injury.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nsciousness of brain injury from 2013.2 to 2016.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fort nursing),50 cases.The incidence of herniation and GCS grad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ate of herniation and the grade of GC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It is worthwhile to apply comfortable nursing care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of head injury.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injury;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Comfortable nursing
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不僅需接受手術治療,還需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為了探討舒適護理在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本文將100例該病患者作為對象展開研究,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100例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作為研究對象(收治時間是2013年2月~2016年1月),50例/組。對照組:男:女=21:29;年齡28~70(49.14±10.21)歲。觀察組:男:女=23:27;年齡27~71(49.18±10.12)歲。兩組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的基線資料差別不大,P值大于0.05。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包括在患者入院后及時評估病情,手術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了解,手術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jiān)測。觀察組舒適護理:舒適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1術前 ①環(huán)境護理:將患者病房內的溫度調至20°~22℃,濕度保持在50%~60%。經常開窗通風,將病房的光線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②體位護理:將患者的頭部偏向一側,適當將床頭抬高15°~20°,進行各項操作時要注意將患者的關節(jié)保護好。③聽覺刺激:護理人員在進行各項護理工作前可輕輕呼喚患者的姓名,將接下來要進行的操作告知患者,鼓勵患者家屬經常和患者說話,將過去生活中患者印象較深的事情在患者床旁進行講述,不斷鼓勵患者。
1.2.2術后 ①生活護理:幫助患者清潔口腔,2~3次/d,使用溫紗布將患者的口鼻遮蓋住,達到預防腮腺炎、口腔感染的目的。每天用鹽水對患者的眼睛進行擦拭,定期涂藥膏和修剪患者的指甲。②飲食護理:針對無咳嗽且可進食的患者,可為其提供種類豐富的菜品,但不得食用煎炸、黏性、油膩的食物。針對無法進食的患者,要進行鼻飼,每天控制在6~8餐,一次的量低于200 ml。③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在患者意識恢復和病情穩(wěn)定后,幫助其進行被動的肢體運動配合按摩,防止發(fā)生肌肉韌帶痙攣,告知患者在床上排尿時不得過度用力,防止顱內壓升高導致出血現象的發(fā)生,術后經常幫助患者翻身,使用溫水擦拭患者的身體,及時更換床單,以此來預防壓瘡的出現。④肢體康復訓練護理:術后早期按摩患者的四肢,建議患者在有人陪同的情況下進行主動鍛煉。⑤語言康復訓練護理:提供具有字和圖案的卡片,讓患者進行識別,隨后可進行發(fā)音訓練和口語訓練,指導患者將舌頭盡力伸出,進行四周循環(huán)運動,完成后進行口形訓練(鼓腮和吹起等),口語訓練可讓患者跟著錄音機進行跟讀訓練。
1.3觀察指標和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在入院后腦疝的發(fā)生情況,護理結束后使用格拉斯昏迷評分(GCS)[1]評價患者的意識障礙程度,主要從患者的睜眼情況、語言情況以及運動狀況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GCS評分共3級(等級越低越好),第1級:昏迷時間低于30 min且GCS得分在13~15分;第2級:昏迷時間在30 min~6 h之間且GCS得分在8~12分;第3級:昏迷時間在6 h以上且GCS得分低于7分。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經SPSS18.0版軟件處理,GCS評價等級和腦疝發(fā)生率均用%表示,使用χ2檢驗。P<0.05表示2組患者的指標數據對比差別較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住院期間腦疝的發(fā)生情況進行觀察后發(fā)現,觀察組患者住院期間的腦疝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見表1。
如表2所示,對照組患者GCS等級在第3級的概率明顯比觀察組高(P<0.05)。
3討論
相關研究數據表明,伴有意識障礙的顱腦損傷疾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為30%左右[2],在給患者家庭帶來負擔的同時也給社會帶來了壓力。該病患者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的可能性較高,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療的同時進行科學的護理干預是十分重要的醫(yī)療工作。
護理人員在實施常規(guī)護理操作時存在一定護理漏洞[3],導致護理質量下降,無法顯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舒適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開展的護理工作。術前的環(huán)境護理能夠將患者的舒適度提高;體位護理能促進靜脈回流[4],有效預防顱內壓升高;聽覺刺激能夠使患者的大腦皮質產生新的興奮灶,將患者的記憶、思維調動起來。術后的生活護理能夠促進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改善;飲食護理可提高患者的機體抵抗力;并發(fā)癥的預防護理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有效措施;肢體和語言康復訓練能夠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腦疝發(fā)生率和GCS評分等級分布情況可知,觀察組患者的腦疝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而對照組患者的GCS評分等級在第3級的概率明顯高于觀察組,兩組的上述指標對比,P<0.05。
由此可得,舒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腦疝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可行性較高。
參考文獻:
[1]王紅艷,盧愛琴.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的舒適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24):723-724.
[2]陳翠.顱腦損傷意識障礙患者的護理與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咨訊,2012,4(2):312.
[3]李海芹.淺析舒適護理在腦損傷患者的應用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14(24):37.
[4]祁海薷.舒適護理在腦外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9):310.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