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要:目的 分析心理護理干預對高危妊娠產婦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74例高危妊娠產婦,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分別37例,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心理護理干預,將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與分析。結果 觀察組產婦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后,出現新生兒出現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剖宮產等現象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高危妊娠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tài),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高危產婦;心理護理;護理干預
高危妊娠對產婦與嬰兒均會帶來較高的危險,嚴重者甚至會造成產婦或者嬰兒死亡。高危產婦即發(fā)生高危妊娠風險的產婦,高危產婦會出現多種不良情緒,如焦躁、抑郁等,使用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減緩產婦的焦躁情緒以及不良狀態(tài)。在本次臨床試驗中,筆者對高危產婦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與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74例高危妊娠產婦,產婦年齡22~41歲,平均年齡為(27.9±8.4)歲,平均孕周為(34.6±6.5)w。其中有37例經產婦,37例初產婦;29例為妊高征,7例合并糖尿病,10例產婦其他并發(fā)癥或合并癥。
1.2方法 將74例高危產婦為分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分別37例,對照組產婦使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使用心理護理干預,將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與分析。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產次等基礎信息方面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3心理問題分析 高危妊娠產婦通常缺少對對高危妊娠風險的正確認識,當得知自己有高危妊娠風險因素時,會顯得非常迷茫與擔憂,害怕自己是否會出現難產,是否會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是否會在分娩過程中出現問題等。隨著人們對高危妊娠風險了解的不斷加深,產婦已逐漸開始擔心若是發(fā)生高危妊娠,會出現怎樣的不良后果。且隨著分娩日期的臨近,產婦會擔心妊娠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是否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是否會導致胎兒畸形或是其他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1.4護理干預措施 當產婦入院之后,護理人員提供熱情的接待,主動為其介紹醫(yī)院的病區(qū)環(huán)境、醫(yī)療環(huán)境以及醫(yī)院周圍環(huán)境。此舉能夠有效消除產婦對新環(huán)境的陌生感與緊張,另外,為高危產婦提供舒適、溫馨的醫(yī)療環(huán)境能夠有效轉移其注意力,從而降低其心理壓力。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的不同年齡、工作、文化水平等因素,有針對性地與產婦進行溝通,與其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護患關系。對產婦的問題以及需求進行重視,對于問題給出詳細的解答,對于需求在不違反規(guī)定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另外,護理人員應將與分娩有關的注意事項以及知識詳細地介紹給產婦知曉,如臨產后可能發(fā)生的征象、宮縮與分娩的關系等。向產婦解釋宮縮時需要緩慢按摩腰骶部或腹部,且與呼吸相互配合,以達到促進宮縮和產程進展,緩解疼痛的目的。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與產婦進行適當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助產婦選擇一個合適的體位。在整個分娩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全程陪在產婦身邊,且握住產婦的手,幫助產婦調節(jié)呼吸,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幫助產婦減緩緊張的情緒,使其掌握一個正常分娩的生理過程,避免過度擔心。在分娩結束后,護理人員應根據產婦產后的心理情況,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保證產婦在產后擁有一個良好、愉快的心情。
1.5統(tǒng)計方法 使用 SPSS 17.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用 χ2檢驗兩組產婦之間數據資料,對計量數據使用t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觀察組產婦使用心理護理干預之后,其產程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婦通過心理護理干預后,出現新生兒出現窒息、胎兒窘迫、產后出血、剖宮產等現象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高危妊娠即產婦在妊娠過程中受到了合并癥或者并發(fā)癥以及其他致病因素影響,會對嬰兒及產婦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對產婦和嬰兒的生命安全帶來危險。高危妊娠產婦在進行剖宮產時會有較大的危險。心理護理干預指護理人員在臨床過程中,使用心理學相關知識通過各種途徑對產婦提供的一種護理行為,其能夠使產婦產生一種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妊娠的安全情況,獲得較為滿意的臨床護理效果。心理護理在臨床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臨床工作中的每一道程序都有密切關系,應全程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對高危產婦加強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消除產婦的不良心理,對產婦的安全帶來極大幫助。
從本次臨床試驗中可以看出,使用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與使用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剖宮產率與胎兒窒息、窘迫、產后出血等都有明顯降低,順產率有明顯提升(P<0.05)。綜上所述,對高危妊娠產婦進行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產婦心理狀態(tài),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概率,提高臨床護理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羅琳雪,韋桂源,黃鳳形,等.早期定時乳房護理干預對母嬰分離產婦泌乳的影響[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03:497-499.
[2]陳淑芳,陳小荷,黃慧敏,等.品管圈護理模式對改善初產產婦角色轉換狀況、母乳喂養(yǎng)知識及情緒狀態(tài)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2,12:2244-2245.
[3]熊海燕,鐘敏,黃為群,等.雙向質量反饋模式在妊高征剖宮產產婦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3,10:1443-1446.
[4]王勇,王運東,張西燕.產后訪視中的護理干預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2,01:79-80.
[5]金三麗.易感性人格類型量表(VPSQ)的修訂及產后抑郁癥易感性人格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4.
[6]孫偉,陳瑛,李青華,等.產后抑郁癥的社區(qū)護理干預方法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08:1265-1267.
[7]覃桂榮,雪麗霜,劉素娥,等.產后抑郁癥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及護理[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01:160-161.
[8]姚鳳媚,何汝冰,羅淑貞,等.自我管理在產后抑郁癥高危產婦中的應用及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5:1-3.
[9]袁小靜,袁兆章,袁佩瓊.高危妊娠孕婦剖宮產術前心理狀況及相關社會心理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21:4-6.
編輯/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