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一見鐘情,穿越十個村莊的愛戀
1999年9月的一天,家住湖北仙桃市通??阪?zhèn)永長河村的熊慶華去河邊畫畫,他將隨風搖曳的金黃稻田、暢游于碧水之上的鴨子、嬉戲的孩童都收入畫中……“你畫的真好??!”熊慶華循聲轉(zhuǎn)過頭,只見一個長相秀美的姑娘正向自己走來。
女孩名叫付愛嬌,1977年出生,比熊慶華小1歲。當天,她和女伴騎車30多里,穿越十個村莊來到永長河村,只為見見熊慶華這個十里八村無人不知的“奇人”——聽人說,他能將山石花鳥畫得栩栩如生,還會給人畫像。愛美的付愛嬌充滿好奇,想讓他也給自己畫一張像,于是就背著家人尋來了?!澳銈兞闹?,我去村里看個親戚!”付愛嬌的女伴說著,含笑騎車而去。
得知付愛嬌的來意后,熊慶華立即表示:“能為你畫像,是我的榮幸!”說著執(zhí)筆鋪紙,凝神打量起了眼前的姑娘,只見她柳眉鳳眼,瓊鼻櫻唇,白皙的臉龐飛上了兩朵紅霞……付愛嬌羞澀一笑,按照熊慶華的指示坐到河邊的一塊石頭上,開始讓他給自己畫素描……拿到畫像后,她欣喜不已,一邊看熊慶華繪畫,一邊和他聊了起來。
時年22歲的付愛嬌,讀書時也是個文藝少女,但因家人覺得她的詩人夢想太不現(xiàn)實,最終只得放棄。輟學回家后雖一直務農(nóng),她仍會在空閑讀書寫字。
女孩覺得,在農(nóng)村像熊慶華這樣有追求的人太少了,為了生存,多少人將夢中的詩意和遠方一刀斬斷,而他不同,竟然寧肯不吃飯,也要繼續(xù)自己的繪畫夢!
在女孩好奇的追問下,熊慶華也講出了自己的經(jīng)歷和苦悶:他自幼學習優(yōu)異,一次美術(shù)課時,老師拿著他的畫驚嘆:“真有天賦!”升入初中后,因為癡迷繪畫,熊慶華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自認升學無望的他念到初三執(zhí)意輟學,決定將來以繪畫為生。
從此,父母每天耕田捕魚,辛勤勞作,他則躲在家里畫畫。不事農(nóng)活的熊慶華漸漸被鄉(xiāng)鄰當作“怪人”、“廢物”。連累父母也跟著挨罵,因為他是家中獨子,村里人都覺得是父母慣壞了熊慶華,“年紀輕輕不干活掙錢,天天畫畫能當飯吃?”父母也試圖讓他找點正事做,熊慶華卻以絕食明志,家人只得妥協(xié)。
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姑娘都對“不務正業(yè)”的熊慶華敬而遠之。
當天,付愛嬌卻與他相見恨晚,兩人直聊到日落西山,女孩才不舍地與熊慶華告別,隨女友回去了。此后,兩人經(jīng)常穿越十個村莊偷偷相會。
一路呵護,漂泊打工助夫圓夢
然而,得知女兒在背著自己和那個無所事事的“畫癡”談戀愛,付愛嬌的母親大怒,一度把她鎖在家里不準外出。付愛嬌據(jù)理力爭:“畫畫有什么不好,他又不偷不搶!”好在父親開明,答應讓她和熊慶華試著交往。
2000年冬,有情人終成眷屬。沒有婚紗,付愛嬌毫無怨言,熊慶華去鎮(zhèn)上給她挑了一身紅色禮服。新婚前晚,他還給未婚妻畫了一張畫,說:“愛嬌,等我以后賣了畫,給你補拍一套婚紗照。”付愛嬌臉上蕩出幸福的紅暈:“好,我等著?!?/p>
結(jié)婚后,付愛嬌幫公公婆婆干農(nóng)活,熊慶華除了雜物間的上百幅畫,“一無長物”。熊慶華苦畫多年,卻始終沒有賣出一張畫作。他嘗試著做手工賀卡,拿到集市上去賣,但也換不了幾個錢。
創(chuàng)作時,他買不起亞麻畫布,只能用廉價油畫紙應付。付愛嬌看到丈夫的油彩畫潮濕褪色,很是心疼:“你別省錢了,以后我?guī)湍阗I畫布?!毙軕c華心里既感動又酸澀。
2001年秋天,兒子熊邁迪出生。熊慶華興奮之余難免犯難:有了孩子,奶粉、尿布開支巨大,再閑著,孩子要餓肚子了。他開始在村里打零工,但大部分時候,還得靠父母接濟。
轉(zhuǎn)眼兒子3歲了,熊慶華拿不出讓他去上幼兒園的學費,只得出去借錢。窮則思變,妻子說:“以后你在家畫畫照顧孩子吧,我養(yǎng)家?!?/p>
2004年春節(jié)后,付愛嬌遠赴深圳打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雙手長滿了老繭。她把苦咽進心里,打電話時報喜不報憂。
次年春節(jié)回家時,熊慶華看到妻子蒼老了很多,心酸不已,村里人看到付愛嬌出去掙錢,熊慶華卻呆在家里,有人說熊慶華自私,有人說他是“畫瘋子”。因每天被人戳脊梁骨,熊慶華在村里待不下去了,他將孩子托付給父母,和妻子一起外出打工。
到深圳后,因為妻子所在工廠不招工,熊慶華跟著“熱心人”去了家職介所,交了150元錢。誰知再去時,人去樓空。那筆錢是他當時的全部積蓄。付美嬌勸他別上火,并托老鄉(xiāng)給他四處找工作,后來熊慶華總算進了家五金廠打工。但因流水線工作簡單重復,收入又低,令熊慶華不羈的靈魂感到窒息,他很快就辭職了。
聽人說深圳大芬村的畫廊和工藝門店有兩三百家,他背上行李前往大芬,其作品卻無人問津。熊慶華又不愿成為臨摹工人,每天靠仿畫名作賺大錢,只得傷感離去。
一鳴驚人,好妻子成就“中國梵高”
歸鄉(xiāng)后,熊慶華在附近小鎮(zhèn)做了一名送奶工。他每天早晨三四點鐘起床,無論風雨霜雪,都騎著單車把100多個訂戶的牛奶準時送到手。干完工作,才一頭扎進簡陋的畫室搞創(chuàng)作。付愛嬌在外打工長達6年,每個月雷打不動匯1000元給丈夫,讓他買畫材。
熊慶華不愿辜負妻子的苦心,也更加刻苦了。他曾不吃不喝,觀察漁民捕魚一整天。趕牛的農(nóng)夫、插秧的少婦和掏鳥窩的孩子,都是他取材的對象。有時,他坐在樹下冥思苦想,蚊蟲咬得他全身是包,他卻毫無反應。
畫了20年,從素描到油畫有近千張,熊慶華吃盡苦頭,受盡冷眼。由于長期廢寢忘食地畫畫,他得了胃潰瘍,曾兩次住院。第二次住院時,付美嬌返鄉(xiāng)在醫(yī)院照顧丈夫,看著熊慶華消瘦的面容,她心疼不已,決定再也不離開他了。冬夜,熊慶華犯胃病,付愛嬌就將他攬在懷里,不停幫他揉痛處……
2010年,熊慶華34歲了,他仍沒有賣出過一幅畫。當年春天,他有位做設(shè)計師的同學回鄉(xiāng)探親,到家中看望熊慶華。當同學走進他四處灌風的窮酸畫室后,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簡陋的屋子,被五顏六色的畫作裝點得熠熠生輝。他的畫中融進了中國城鄉(xiāng)斷層期的疼痛,充滿野蠻的理想主義?!皼]想到,在一個根本沒人談論油畫的地方,你竟能頂著壓力堅持這么多年!”
同學在城里也看過很多次畫展,但熊慶華的畫卻爆發(fā)出耳目一新的原生態(tài)和生命力。他激動不已,為其作品拍了很多照片?;爻呛?,他將熊慶華的故事和畫作發(fā)到了藝術(shù)交流網(wǎng)上。
不料,該貼竟被頻頻轉(zhuǎn)發(fā),并引來數(shù)十萬網(wǎng)友圍觀。
崇拜者和藝術(shù)機構(gòu)紛紛不遠千里找上門來,頭一天,熊慶華就賣出了5幅畫作,收獲5000元,他把這筆錢交給妻子,兩人興奮的數(shù)了又數(shù),一夜難眠。
2011年春節(jié),熊慶華患了嚴重的胃出血,必須長期住院治療。付愛嬌捏著丈夫骨瘦如柴的手,流著淚說:“你這哪是用筆在畫畫,明明就是用命在畫啊!”這場病持續(xù)了40多天,她把醫(yī)院當成了家,每天照顧不離左右,直至他逐漸康復出院。
2013年,付愛嬌生下女兒馥影。她陸續(xù)將熊慶華的新畫作發(fā)布到網(wǎng)上,關(guān)注他的人越來越多。2014年,北京798提出全權(quán)獨家代理熊慶華的油畫作品,他終于咸魚翻身,過上了優(yōu)越生活。
2015年1月,熊慶華在晨畫廊舉辦了第一次個人畫展。此時,他的粉絲多達100多萬。 2016年7月,作家陳敏創(chuàng)作的《不羈的土豆——熊慶華的非常生長》一書,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10月,他在北京798舉辦了第二次畫展,畫作被搶購一空,一周就達到了130萬的銷售額。
成名后,不善言辭的熊慶華謝絕去高校講座,也不愿待在北京,仍在村子里畫畫。他覺得農(nóng)村才是根,是他畫作的靈感之源。前不久,熊慶華翻新了家里的住房和畫室,還給妻子買了轎車。一雙兒女也繼承了他的藝術(shù)基因,小小年紀都很喜歡繪畫。
因為有夢,因為深情,一對普通的農(nóng)民夫婦,讓一段曾經(jīng)低到塵埃里的俗世之愛,開出了最驚艷世人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