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福全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和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進行,現(xiàn)代信息技術必將為化學教學中注入現(xiàn)代化的理論和新的生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使一些在課堂上難以講清的化學概念、化學規(guī)律的形成過程、復雜的化學反應和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用圖片、動畫、影像等清楚地展現(xiàn)出來。這種整合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利于教師講清所授知識,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化學教學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明確了高中化學課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學生適應現(xiàn)代生活和未來發(fā)展的需要,著眼于提高21世紀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構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高中化學課程目標體系。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離不開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計算機在教育教學上的應用也日趨廣泛,在化學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的特點,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
一、當前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的誤區(qū)
(一)完全用多媒體展示代替?zhèn)鹘y(tǒng)板書
多媒體教學的課件都是PPT模式,能夠減少手寫板書時間,擴大課堂容量。教學過程中的習題,可以通過PPT直接展示給學生,有的教師甚至一節(jié)課下來,黑板上沒寫一個字,全部用多媒體代替了傳統(tǒng)板書。然而我們逐漸發(fā)現(xiàn)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注意力稍有分散,就容易漏掉一些知識點,因為多媒體的教學推進速度較快,很多學生跟不上節(jié)奏,并且學生無法在黑板中找到任何“痕跡”,錯過就是錯過。因此,板書作為傳統(tǒng)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僅是師生與課堂內容交互的形式,也是學生與教學內容通達的渠道,在高中化學中不能全部以多媒體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板書的內容可以是一節(jié)課的靈魂,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無法用多媒體方式取代的。
(二)完全用多媒體演示代替實驗教學
實驗是高中化學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能力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技能,而實驗教學往往注重過程,要讓每位學生通過正確的操作得到實驗的結果,即操作一定要正確,但結果可以有所差異,因為環(huán)境溫度、溶液濃度、操作的先后等都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有的教師上課時用多媒體視頻來代替操作性的演示實驗,過分強調結果的一致性,嚴重忽略了實驗的操作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會打消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弱化了實驗的探究功能。這個誤區(qū)要改正,不能完全用多媒體來取代基礎的實驗教學。但對于一些學生無法完成的實驗,或者實驗條件有所限制的實驗,則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演示出來,以此來加深對化學知識點的理解。
(三)過于程序化而忽略了教學的靈活性
在未來的教學發(fā)展目標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新一輪教學改革方向。所謂教學相長,最終目的是要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只是達到這一目標的手段和過程。課堂教學改革的旋風應當刮走講臺,走出教室,讓每位學生都能通過多樣化的方式來展示和享受自己的學習成果。多媒體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如果過于頻繁,往往會使整個教學過程顯得程序化而失去了靈性。有的教師為了操作方便,整節(jié)課都待在電腦和鼠標邊上,沒能及時進入到學生群中,無法把控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必然大打折扣。高中化學課堂需要更多的靈活性,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高中化學多媒體教學策略探究
(一)優(yōu)化彌補某些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大多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有些實驗現(xiàn)象不明顯,需要多媒體的輔助,增大演示實驗現(xiàn)象的可見度。例如,電解氯化銅溶液時,運用投影手段,學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陰極的碳棒上有一層紅色的銅覆蓋在表面;在陽極的碳棒上,有氣泡放出。有些實驗,因為藥品的毒性、操作危險的不可知性以及實驗條件的限制,制約著實驗的進行,例如,氮氣跟氧氣的反應,反應條件是放電,由于反應速率極快,學生很難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如果采用計算機模擬,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讓化學更貼進生產和生活
化學是一門與實際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課本中出現(xiàn)很多化工生產的知識,例如,氯堿工業(yè)、硫酸工業(yè)、工業(yè)煉鐵、海水提鎂等,由于條件的限制,學生一一參觀學習是不可能的,若利用計算機的模擬功能,編寫化工生產的流程圖,向學生展示物質的轉化和流程情況,就可以使學生對整個化工生產過程及反應原理在頭腦里形成一個框架。也可以模擬化工生產的全過程,如用3DS的動畫功能制成三維動態(tài)過程,就可以向學生展示。例如,工業(yè)制硫酸的沸騰爐中的“沸騰”現(xiàn)象。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配以播放相關的化工廠的全貌及車間內部設備的工作場景,這樣學生很容易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大提高了化工生產的真實性,增強了學生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的能力。
(三)讓實驗走向現(xiàn)代化
化學實驗的現(xiàn)代化科學的使用,是人類對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探索手段進一步提高。鑒定物質的化學成分需要定性分析,測定物質的各組分的含量需要定量分析,確定物質的結構需要結構分析。高中化學新課程在化學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實驗手段的現(xiàn)代化方面,跟以往的化學課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進。例如,“用質譜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用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方法鑒定分子結構”等,化學實驗通過計算機處理數(shù)據(jù),繪制表格和圖像,可以減小誤差,得到人工達不到的實驗結果。學生通過對這些儀器的認識,可以使他們達到拓展科學視野的目的,為以后對化學有特出才能的部分學生研究化學領域知識打下必要的基礎。
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很多化學實驗不能夠在實驗室中具體開展,但是又不能使這一環(huán)節(jié)缺失,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多媒體將相關實驗過程進行具體演示,將能夠起到極好的替代作用,并產生明顯效果。
參考文獻:
[1]敖曉麗.淺談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2,2(10):20-25.
[2]徐英茹.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2,2(13):20-25.
[3]陳偉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4,2(1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