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祥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初中英語在我國基礎(chǔ)教育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生要特別重視單詞的音、形和義,做到詞匯和運用相結(jié)合。詞匯是語音和語用的中間樞紐,是支撐初中英語學習能力的承重墻,更是英語學習的墊腳石。1993 年,語言學家 Michael Lewis 在其專著 Lexical Approach 中提出“語言是由語法化的詞匯,而不是詞匯化的語法構(gòu)成的”這一著名論段??梢姡~匯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詞匯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往往是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一系列針對學生的教學活動,以期取得一定的教學效果,詞匯教學策略毫無疑問與詞匯有關(guān),是教師針對詞匯教學而采取的有利于學生掌握、理解、運用和記憶詞匯的有效教學方式方法,它具有實用性、多樣性和有效性等特征。第一,實用性。詞匯是初中英語學習的磚瓦石塊,過硬的詞匯為初中英語語用能力的發(fā)展提升現(xiàn)實保證,也為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起著墊腳之石的作用。第二,多樣性。策略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學習風格和認知水平采取的一種適切性教學方法,它需要因人、因材、因時、因性別的不同而變化。第三,有效性。詞匯教學之所以某種策略,其目的是指向詞匯教學效率的提升,是讓學生能夠在策略的牽引下,有效乃至高效的掌握和運用詞匯。
2.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低效的原因
2.1 教師解讀詞匯構(gòu)成能力偏弱
人教版初中英語的詞匯安排體系有較大調(diào)整,本著“以學為本、以用為綱”的原則,詞匯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必須掌握的詞匯,也叫必會詞和核心詞,這部分詞在初中英語的閱讀、寫作和交際中頻繁出現(xiàn),學生只有熟練掌握,才能“玩轉(zhuǎn)”英語課堂。二是相關(guān)話題的拓展性詞匯,它歸于“認讀詞”,學生只要做到會讀、聽懂和知義即可。三是課外詞匯,一般只要求學生了解即可,“混個面熟”即為達標。但教師很少有分級分層意識,經(jīng)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單詞開花,字典搬家”是教學詞匯的常態(tài)。
2.2 教學方法單調(diào),缺少創(chuàng)新
目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較為單一,“默寫、批改、訂正”幾乎是單詞教學的通用方法,長期以往,學生易產(chǎn)生學習疲勞,嚴重的則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有的學生不會讀,有的學生讀和拼不匹配,有的漢語意思無法兼顧掌握等等;再如,有的學生即時記憶(也叫瞬時記憶)的效率很強,但卻出現(xiàn)了隔日就忘,這些都需創(chuàng)新方法和策略。
2.3 沒有尊重學生詞匯學習的主體地位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學依然是初中英語課堂詞匯教學的常態(tài),學生在詞匯教學中缺少主體性存在,只是待填的機器,這種填鴨式、滿堂灌的詞匯教學方式很難讓學生享受到詞匯學習的樂趣,也很難將詞匯學習轉(zhuǎn)化成學生的學習能力。
3. 有效教學初中英語詞匯的策略
3.1 因材施教,因“詞”施教
人教版教材的優(yōu)勢之一就是對詞匯進行了歸納和分類,要按照核心詞、拓展詞和課外詞進行分層教學,對于核心詞要從音、形、義和用的四維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多維度、全方位、多模態(tài)進行詞匯學習,加深對核心詞匯的印象,而對于話題拓展詞匯,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語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牽引下多與話題詞匯零距離接觸,做到“知音”,知義,并在不斷的話題閱讀中加強對這些單詞的指認和內(nèi)化,從而逐步將這些詞匯儲存在自己的已知區(qū),熟能生巧,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的話題詞匯才會水漲船高。而對于課外詞匯,教師需明確要求,采取集中指導策略應對的原則,讓課外詞匯既能為課堂助力,又不為學生記憶增加額外負擔。
3.2 創(chuàng)新教學詞匯的策略
語言是學會的,練會的,而不是教會的。所以教師應多從學的角度設(shè)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或逼真的情境,為學生的詞匯習得增加正能量,盡量少用傳統(tǒng)的“默寫加抄寫”,比如用多種方法開展單詞書寫競賽和單詞游戲,由學生用“剪刀石頭布”來選定特定的人上黑板展示單詞掌握情況,再比如采用“單詞接龍”游戲,第一個說出單詞,第二人以第一人單詞的尾字母為首字母接著說,以次循環(huán)到下一個,這些方式既有趣味,也有挑戰(zhàn),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很高,而且效率也大幅提升,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友誼,體現(xiàn)了新課程提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三維目標的統(tǒng)一。
3.3 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語用情境
毫無疑問,詞匯教學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沒有語境的支撐,學生學得毫無生氣,教師教得毫無靈氣。其實,詞匯的教學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學生的心靈世界,讓詞匯的音、形和義在學生的認知里找到意義。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語境助推目的語詞匯的學習,既要有句子為詞義支撐,也要有段落為詞義鋪墊;既能從詞匯本身的角度講解詞匯,又能從實際運用的情境引入詞匯,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適切的情境中潛移默化地習得詞匯,為英語語言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馬穎. 初中英語教師詞匯教學策略調(diào)查研究[J].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5(02).
(作者單位:安徽省明光市潘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