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摘 要】在我們的語言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閱讀能力是學生一項必不可少的語言技能,是學生應用語言進行信息采集、分析、轉(zhuǎn)化的一項基本形式,而且,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不斷積累新的詞匯、語法以及表達、修辭方式,是學生進一步提升語言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如何優(yōu)化閱讀教學是教師教研的必修課之一,也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guān)鍵所在。
【關(guān)鍵詞】閱讀;初中英語;教學設計
閱讀,是我們從外界汲取營養(yǎng)的必不可少的方式,也是自我積累和成長的一種有效手段。閱讀,在英語教學中同樣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我們把它視作極具意義的一環(huán)。英語閱讀對于音標發(fā)音,口語連貫以及語感都具有極大的意義,但現(xiàn)階段的學生往往屏蔽自我的閱讀能力,或許他們對此缺乏自信,或許他們對此覺得無趣,再或者他們認識不到閱讀的重要性。所以,如何使學生愛上閱讀是擺在老師們面前的一道課題。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要幫助學生達到樂于閱讀的程度,幫助他們基本養(yǎng)成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但閱讀課往往上課形式單一,模式固定。有幸觀摩了浙江省初中英語教學展示與研討活動中柳老師上的一節(jié)閱讀課。這節(jié)課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一個接一個的活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高潮迭起,尤其是教師的引導,巧妙而不留痕,是英語閱讀課的一次破冰之旅。筆者借助此文分享精華之處。
一、以學定教,開啟“悅”讀之旅
本節(jié)課是關(guān)于Goldilocks rushed out of the house ,教師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由淺入深,讓學生在互動,交流,合作,探究中實施教學。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更是引導者。教師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這節(jié)課是名副其實的“以學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設計,任務型教學的理念和設計思路清晰,教學活動多樣化,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活動面向全體學生,喚起他們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熱情。
二、多元引領,體驗“悅”讀之樂
巧妙的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在課堂中的實際生成,順水推舟的引導學生參與思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氛圍中快樂思維、輕松突破、幸福成長。
1.導之有味、啟之有方
課堂的前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熱情,還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滿足學生的幸福感。比如,在本課中,執(zhí)教教師準備精彩的活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一開始,教師通過“give me a big smile”走進學生的心靈。然后直入主題,通過free talk , 引出話題。通過revise-retell-read, 由詞到句,由句到文,激活背景知識,激發(fā)閱讀興趣,讓各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很快融入到課堂中來。接著,通過Guess游戲,教師示范,小組討論,呈現(xiàn)課文大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注重積極性的評價。如:“Im sure you have smart ideas.”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師及時在黑板列出關(guān)鍵詞匯,使學生能夠理解語境,鍛煉猜測詞義的能力,為下文的閱讀做鋪墊,作為語言知識內(nèi)化的第一步。
2.層層遞進、漸進提升
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學生的能力差異也是無法避免的,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在疏通課文時,教師實施多層次,不同梯度的閱讀及相應任務的設計,層層推進,listen and watch ,fast reading,order pictures等活動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接著通過true or false, explain the underlined words等方式,細讀文章,為學生學習和內(nèi)化語言知識和技能搭好了臺階,循序漸進,以活動為依托,為實現(xiàn)最終產(chǎn)出的目標做好語言準備。
3.巧用生成、妙在突破
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是我們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而重點難點不是基于教材說明而產(chǎn)生的,而是基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生成情況而進行鎖定和突破的。比如,教師在處理本課重點:first, next, then, finally 時也是非常精巧。在學生復述課文的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運用時間順序的詞,讓故事更加具有邏輯性,實現(xiàn)了重點語言知識的多次復現(xiàn),為其內(nèi)化以及最后的輸出打下了基礎。
在疏通課文之后,學生模仿文章中baby bear 的兩句臺詞,讓學生進行拓展練習,這個活動把課堂氛圍推向高潮,學生不僅學習書本知識,更是通過模仿語音語調(diào),加深了對文章人物心理的理解。這一活動也為之后的act out 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學生游刃有余的表演也力證了老師的教學策略之有效。
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被老師精心設計的一個個任務型活動吸引,學生真正投入到了課堂中,而教師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積極地投入課堂活動中。
教師課前花了大量的時間去備課,課堂上用自身的語言魅力感染學生,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了樂于參與,樂于展示,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高。
三、及時反思,積累“悅”讀經(jīng)驗
教學行為的反思與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促使我們教學專業(yè)水平的發(fā)展和提升。古人有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如何使普通填鴨式的灌輸,變成主動積極的愛上學習?如何使被動呆板的閱讀,變成快樂有感情的朗誦?打破我們固有的思維和模板,變得迫切和急需。從課文背景到文章主題,從文章主題到知識點轉(zhuǎn)化,從知識點轉(zhuǎn)化到情節(jié)設置,從情節(jié)設置到學生共鳴,這些一步步一環(huán)環(huán),我們需要做精心的編排和設計,現(xiàn)在的課堂不需要死板的一二三四,我們更需要輕松活躍的寓教于樂。
走于心,動于行!讓學生從閱讀到“悅”讀,我們?nèi)沃囟肋h,但我們一直堅持的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