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玲
(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秦皇島066000)
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的關聯研究
郝玲玲
(河北建材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北秦皇島066000)
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融入茶文化元素,無論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還是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其都有著極大價值。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在樹立和培養(yǎng)英語教學思維時,可以將茶道文化中的內涵和特點與教學思維相結合,從而促進英語有效開展。本文擬從茶道文化和英語教學思維的各種內涵特點認知入手,結合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之間的關聯性研究,從而為兩者融合提出具體的解決思路。
茶道文化;英語教學思維;多元文化;文化差異;關聯研究
如今我們的教育體系已經達到了以往所沒有的發(fā)展高度,無論是學生數量,還是教育活動的質量,整個教學體系都實現了實質性的發(fā)展和突破。伴隨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教育要求不斷提升,如今整個教學活動中,對教學的實效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指標就是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學到了什么內容。對英語教學來說,其開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充分注重教育學生掌握相關英語知識和內容,同時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形成健康全面的文化意識。茶道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和精髓,也是我們開展教學活動所必須融入的內容。通過將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緊密結合起來,能夠為優(yōu)化教學活動提供重要幫助。
英語教學思維的塑造,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深化英語學科學習效果,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全面完善的對待兩種文化內涵之間的差別。無論是茶道文化,是英語教學思維,都是中西方文化體系中的一種表現,因此想要深入研究兩者之間的關聯,就必須對其各自的內涵特點進行有效認知。
1.1 茶道文化的內涵特點分析
茶道文化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包含了規(guī)范禮儀和約束理念的重要內容。茶道是在飲茶過程中,應該注重的細節(jié),通過了解和掌握茶道文化,不僅能夠幫助我們有效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同時也能夠幫助我們加深對茶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實現對茶文化的有效繼承和發(fā)展。我們認為茶道文化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人生哲學,是我們的處事理念,是品茶人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茶道文化是飲茶過程中的細節(jié)和禮儀,也是一種美的藝術。茶道講究自然,推崇和諧共處。
1.2 英語教學思維的內涵特點認知
英語學科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如何優(yōu)化開展英語教學在今天也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英語教學思維,實際上指的是我們怎樣進行英語教學。這就包括如何制定教學計劃、選擇什么樣的英語教學素材和如何處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等??梢哉f,合理完善的英語教學思維,離不開與學生興趣愛好的充分融合,同時也需要賦予整個教學活動相應的文化內涵。英語教學思維,其主要原則分別為:實用性原則,也就是教學內容要與學生實際需求相關;文化性原則,英語學科作為語言學科,其更是文化的有機載體,只有整個教學活動中充滿文化元素和色彩,才能更有效的將英語教學與學生培養(yǎng)緊密結合。規(guī)律性原則,英語學科是有其內在規(guī)律的,無論是語言表達方法,還是語言表達技巧,都是英語學科的內在特點所決定的。因此在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從思維教學切入,通過開展必要的英語思維教學,從而實現英語教學的效果。
茶道文化和英語教學都是對不同文化的有效傳播,是當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們深化研究文化交流現象的客觀要求。通過對茶文化內涵和英語教學思維的特點進行深入了解,我們不難發(fā)現其中存在的關聯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2.1 都是理性認知自身文化的基礎和前提
通過了解茶道文化能夠幫助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形成體系化認知。而想要理性、客觀、完善地對我國傳統文化教學狀況進行成熟研究,需要我們借助茶道文化視角,從而實現其深層次認知。而對英語教學思維來說,通過教育學生掌握英語學科特點,進而幫助學生有效提升對英語文化的深層次了解,這兩者都是對自身文化形成理性認知的必要前提。在多元文化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想要對外來文化形成準確認知和體系化學習,就必須對我們自身文化形成全面、準確認知。
2.2 都是全面、積極思維理念的重要內容
我們在進行學生教育時,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維理念和價值觀念。因此,如何才能實現這一培養(yǎng)目標值得我們深入探索。無論是茶道文化,還是英語教學思維,都是全面、積極向上的思維觀念,也是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這就決定我們在進行學生教育和培養(yǎng)時,必須注重將這兩項元素充分有效融入學生教育之中。通過深化教學,最終實現學生思維理念的培養(yǎng)和形成。學生的價值理念一旦形成,很多進行更改,而這些理念內容,將會對學生終生成長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注重對學生的合理引導,通過有效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
2.3 都能夠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產生重要影響
無論是茶道文化,還是英語教學思維,都是一種意識,都是一種內在影響力,都能夠從根本上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影響的元素。當前學生面臨的成長環(huán)境日益復雜,學生接觸到各種社會信息都會對學生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如今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背景下,學生接觸信息的途徑更加廣泛,各種信息未經有效篩選就進入學生的信息渠道,如果不能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和有效教育,那么很容易對學生成長產生誤導。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將茶道文化和英語教學思維等反映中西方文化的特點內涵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從而對學生成長發(fā)展形成積極影響。長期以來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選擇合理有效的教學內容,才能夠達到理想教學效果。
2.4 都是我們正確處世、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
如今隨著多元文化融合速度進一步加快,加上整個社會發(fā)展處于轉型期,各種傳統問題依舊存在,同時新的問題未能給與妥善有效解決。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如何才能有效處世,并對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認知,并給與有效解決,就需要我們探尋切合實際的解決思路。茶道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其中融入了我們對客觀問題的認識,比如在茶道文化中倡導我們要學會自我完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補等,這一理念在我們今天解決發(fā)展難題時,也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而英語教學思維中也教育我們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進行體系化結合,通過客觀應用,從而探究具體解決思路。因此這兩個理念都能被我們吸收,并且逐漸發(fā)展成為我們正確處世、妥善解決問題的重要策略和依據。
盡管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之間存在一定差異,但其從關聯性上看,兩者都是一種能夠有效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意識、思維,因此隨著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不斷成熟,如今我們在進行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就必須將茶道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體系化融合,通過兩者有效融合,從而為學生成長提供重要幫助。
3.1 選擇合適教學素材,深化教學引導作用
想要將兩者進行深度融合,并發(fā)揮其對學生培養(yǎng)的協同作用,就需要選擇合理的素材和內容。教學素材得當,能夠充分發(fā)揮其教學引導作用。對學生培養(yǎng)來說,教學素材的價值和影響是無法具體估量的,而合理的教學素材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理念。想要將茶道文化和英語教學思維相結合,就必須選擇合理完善的教學素材。通過合適素材,結合相關教學活動,從而為學生成長提供重要保障。
3.2 以文化影響為融入點,注重文化理念引領
文化是一種從根本上能夠對人產生影響力的元素,也是最深層次的影響因素。因此,我們在進行人才培養(yǎng)時,只有重視文化教育與教學活動的充分融入,才能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全面、完善科學的教學理念。無論是茶道文化,還是英語教學思維,實際上都是整個文化體系的重要表現,而對其進行全面、完善的教學引導,必然也能夠為學生思想提升、內涵豐富提供重要幫助。因此,我們必須通過充分發(fā)揮文化的核心影響力,注重發(fā)揮文化理念的引領作用。英語教學思維是一種科學認知理念,而茶道文化中則對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處事理念給予了清晰指導,因此必須注重發(fā)揮其深層次的文化影響力。
3.3 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感悟
對學生來說,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其認知內涵,具體實踐不可或缺。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到具體實踐中,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這一理論的具體認知,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對整個教學活動形成最全面的了解。而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中感悟具體觀念,不僅符合認知習慣和規(guī)律,同時也是學習文化的根本性要求。無論是茶道文化,還是英語教學思維,實際上都在強調一個觀點,就是教學不能脫離學生成長規(guī)律。因此在講解茶道文化知識時,不能只向學生籠統講解內容,只有通過學生具體感悟,以具體實踐應用的形式,才能幫助學生深化自身思維觀念。
從目前英語教學活動開展實際狀況看,多數教學都忽略了對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入和體系化繼承,以至于學生不僅未能達到相關教學要求,同時也未能有效繼承優(yōu)秀文化。但通過體系化研究,我們不難發(fā)現問題的根源在于我們未能有效認知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思維之間的關聯與差別,因此整個教學活動也未能達到理想效果。因此我們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想要達到理想教學效果,就必須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辨識,通過理清兩者差異,在優(yōu)化英語教學的同時,實現對茶道文化的有效繼承。
[1]鄧敏.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文化哲學研究[J].高教研究,2013(5): 118-122.
[2]李春明.從關聯理論的角度探求英語教學模式[J].外語教學,2013 (23):195-199.
[3]王小丹.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茶文化教學[J].高教研究,2014(12):65-71.
[4]劉晨霞..以體驗為核心的文化教學研究——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商業(yè)文化,2014(17):77-83.
[5]黃曉琴.學校茶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實效性研究[J].農業(yè)考古,2015 (9):87-92.
郝玲玲(1980-),女,河北秦皇島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