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銅仁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
陳波
(銅仁學院,貴州 銅仁 554300)
眾所周知,植物分類學是生物學專業(yè)知識結構中的一個重要模塊,其不僅是一門基礎性知識學科,更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基礎的植物分類學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科學態(tài)度。本文就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做了重要論述。
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改革
植物分類學主要是就植物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系以及進化規(guī)律等進行探究,在這一研究過程中,試驗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進行植物學分類試驗不僅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動手操作,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可以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此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但是,就目前的植物分類學試驗開展情況來看,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仍采取“書本——裝片——繪圖”3步方式開展試驗,在這種單一、僵化試驗教學方式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但得不到有效發(fā)揮,甚至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喪失試驗探究的興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需要對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進行改革,以多樣化的試驗操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試驗產生興趣。
植物分類學從其字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研究的主體是植物。就我國植物分布情況來看,植物分布廣、數(shù)量多、種類繁雜,這些都對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為教師不可能在試驗中,將教材涉及的所有植物都帶到課堂中,而且由于統(tǒng)編教材內容有限,在內外因的雙重作用下,理論常常與實踐脫軌。針對這一情況,我們需要緊抓植物分布的地域性,通過本校的植物分類學教學實際,結合本地植物分布特點,重新整合植物分類學試驗,制定符合教學實際的試驗材料《植物分類學試驗指導書》,學生可以將本地現(xiàn)有植物作為載體,搜集大量的試驗材料,為試驗的開展提供有效資源。除此之外,教師在試驗操作的過程中,還需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以極具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而不是直接照搬教材給予學生試驗結論。反之,需要學生通過運用已搜集到的試驗材料進行研究、操作,在動手中認真解剖、觀察、分析和判斷,以此調動學生試驗操作的積極性。
根據(jù)上文所提及的內容,植物分布具有地域性,在搜集試驗材料時,可以根據(jù)本地植物的實際生長情況,如開花時間、植物種類等選擇合適的植物作為試驗材料,這樣才能保證試驗材料的現(xiàn)實性和有效性。而且在安排試驗操作時,還可以根據(jù)植物的周期合理地開展試驗。如葫蘆科植物的開花時間一般是在5月,如果按照教材安排會在4月進行試驗,該試驗就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學生根本無法觀察到葫蘆科植物的開花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暮J科植物開花情況,適時調整試驗操作順序,將該試驗安排在5月份葫蘆科植物的開花期,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多種感官即視覺、嗅覺、觸覺等調動情況下有效觀察開花情況,還可以在觀察的過程中有效認識葫蘆科植物的生物特性,實事求是地記錄開花情況,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在對試驗內容和試驗材料進行革新之后,教師還需要對學生的試驗操作進行嚴格地訓練。試驗是一個系統(tǒng)過程,學生需要準確把握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此才能保證試驗操作的準確性。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在試驗操作前明確指明本試驗的重難點問題、易出錯的環(huán)節(jié)或者關鍵環(huán)節(jié),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完成操作。然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試驗操作技能進行訓練,在學生認真閱讀試驗操作說明、了解試驗目的、扎實掌握試驗操作步驟的基礎上,還需要對其提出明確的操作技能要求:(1)正確掌握光學顯微鏡的使用操作方法和保養(yǎng)方法,根據(jù)操作實際制作各種裝片,掌握生物繪圖技能;(2)觀察、識別、判斷光學顯微鏡下的圖像;(3)采用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制作方法和野外植物實地觀察方法及使用檢索表鑒定植物的方法;(4)在試驗中使用專業(yè)的植物學術語描述植物。
除了以上在教室中進行教學活動外,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到課外,采用野外實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實地的試驗操作。野外實習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擴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還可以根據(jù)實際變換情況培養(yǎng)學生解剖、描述、采集等試驗操作技能,如此才能有效地將課堂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總之,在植物分類學試驗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從試驗內容、試驗材料、試驗訓練等方面入手,為學生提供有效的試驗資源、試驗操作手段,以此在學生準確掌握試驗方法的基礎上,培養(yǎng)科學的態(tài)度和動手操作能力。
1 李兆孟,周勇輝,劉玉萍,陳克龍,蘇旭.植物分類學試驗教學改革探索[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2 劉艷.植物系統(tǒng)分類學試驗教學改革實踐[J].生物學雜志,2014
(責任編輯王蔓)
陳波,男,土家族,講師,貴州銅仁人,研究方向:植物分類,生態(tài)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