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盛芳
摘 要:在新課標英語教學改革的環(huán)境下,對初級英語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即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通過分析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改變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以及影響問題情境教學法實施的因素,總結出問題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問題情境教學;教學改革;語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3.113
隨著全國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新大綱對初級中學英語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還要求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也必須隨之加強,此外,作為學習英語的初級基礎階段,英語作為學生了解到的第一門外語,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此階段必不可少的學習任務,只有這樣的基礎教育才能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初步的基礎,因此必須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視應試而忽略了語言的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也是初級基礎教育必須完成的艱巨任務,因此學生不僅僅要學好,而且還必須具備學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不能鸚鵡學舌,學生要能夠主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包括應試和日常交際兩方面的能力都是為了日后進一步學好英語打好堅實的基礎,因此,要求學生掌握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詞匯、句型和語法;單詞的拼讀技巧;句子的語音語調;還應掌握常見的名詞后綴、形容詞后綴、副詞后綴以便了解一些基本的構詞法;養(yǎng)成學生有閱讀英語報刊的習慣和著重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因此,隨著社會對基礎教育的要求不斷提高,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方法也在不斷探索。情境教學法是目前英語基礎教育界普遍認可的一種可行的效率較高的教學手段,在對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情境教學法特別能有效的利用到初中生青春時期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積極探索的態(tài)度,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又同時具備容易產生挫折感和挫敗感的性格特點。而問題情境教學是情景教學法的其中一種形式,指個體覺察到的一種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達到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也就是當已有知識不能解決新問題時而出現(xiàn)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在英語運用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追求教與學的合作化,并強調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把創(chuàng)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
1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對語言的興趣
英語教師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起著關鍵性作用。英語教學中如果運用一個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進行引入課堂教學,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英語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應用,通過模擬情景來解決用另一種語言來交流的障礙,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學中,教師應聯(lián)系學生實際的日常生活針對性設計各種問題情境應用于課堂教學,讓學生經過實思考和探索、交流與合作,從中獲取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和養(yǎng)成學習習慣,這對學生今后能主動并且富有個性地學習語言知識會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改要讓學生在活動與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新的語言知識,在語言情境中操練和熟悉新的語言內容。新課標的英語新教材中每一課時都是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因此比較利于教師將問題情境教學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所以,教師在進行備課前不僅要深鉆教材內容,深刻挖掘教材每一部分的編寫意圖,密切聯(lián)系本地區(qū)的特點,針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設置本班學生的熟悉的問題情境,努力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主觀學習積極性。
2 問題情境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的方法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以本地區(qū)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青春期學生的性格特點來創(chuàng)設具有啟發(fā)性的、邏輯性強的問題,使學生用嘗試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學習第一門外語時所產生的問題。
(1)通過學生已形成的認知能力創(chuàng)設課堂問題情境:十幾歲的初中學生已具備日?;A知識以及一定的判斷力和觀察能力,通過初中學生已掌握的知識進行對英語的引導式的教學,以此來打破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枯燥無味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是站在現(xiàn)有的文化水平為基礎,所以對于新知識的導入必須與學生已有的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相匹配才能促進學生的學習,即新知識的學習是以現(xiàn)有知識為基石來進行的。因此,在新內容的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注重以學生知識背景為基礎,設法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和語言的應用能力,引導和啟發(fā)學生尋找到學習英語和學習中文兩種語言的異曲同工之處,從而使學生看到學習語言的共性,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
(2)以學生生活背景為基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當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學習才是生動的,才是富有價值和意義的。教師在課堂上設計恰如其分的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來導入新的英語課程學習,學生會感覺知識是有用處的,如開始上課前以“Whats the weather like?”或“How are you today?”等簡單話題引入,以此解決學習英語沒有語言環(huán)境的短板,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打開學生語言交流的閘門,發(fā)掘英語課堂上寓教于樂的源泉。
(3)探尋相關知識的內在關聯(lián)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如在學到實物rainbow時,可以很自然的復習到Do you know what kind colors of rainbow are?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利用好語言知識本身的內在聯(lián)系,讓學生在學習中進行類比或者聯(lián)想,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更有意思的問題情境。
(4)利用青春期學生性格特征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青春期學生好通過展現(xiàn)自己與別人的觀念不同來表現(xiàn)自己,并且喜歡通過辯解來讓別人認可自己,所以教師應當適當?shù)睦脤W生這一階段喜歡對知識的探尋的特征來思考如何去引發(fā)學生觀念上的沖突,打破學生課堂上對同一問題一致看法的平衡,形成各抒己見的良好課堂氛圍。在教學過程中設置Discussion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有效的利用學生對同一問題有著不同的認識和分歧,或者是教師故意展示一個明顯不合理的情形來激發(fā)學生來糾正,這種方式可以積極的鼓勵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從而達到訓練學生說英語的能力。如在討論Doing exercise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模擬人物,其愛好sleeping and eating, then watching TV at home,讓學生給他一些建議并且討論鍛煉的好處。
3 教師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導演”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因此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擴展自身的知識視野,才能確保做到在教學過程中設計出有創(chuàng)意的情景和富有邏輯性層層引導的問題;此外教師敬業(yè)的工作態(tài)度,以及對教育事業(yè)不倦的追求,擁有負責、幽默等品質,都會成為進行問題情境教育法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教師應有個性魅力,并利用自身個性魅力去感染和影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新課改下的教學,不應該是教師在教,而應是教師最大限度地組織學生積極地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將學生放在主體為先決條件,讓學生愉快的融入英語的氛圍中去學習,在交流溝通甚至玩樂中激起學習興趣,從體驗中尋找運用另一種語言來傳遞信息的快樂,從而主動地獲取學習外語的經驗,體會學習的實用價值以及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沉浸在問題情境中而獲得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xiàn)的實踐機會,促成有益于學生能力發(fā)展的課堂氣氛和學習環(huán)境中,達到啟發(fā)式講解、賞識性引導、活動中學習、情境中感受的教學效果。
總之,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語言的教育比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就能達到預期目標的,還需要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結合,在平時生活中多為學生營造出有語言環(huán)境的場合來進行訓練,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學習英語不是為了考試做題,而是作為走出中國放眼世界的一種基本工具和交流技能。當然,在英語新課程改革中使用問題情境教學法的同時,但也應注意與其他的教學方法相結合,這樣才能形成立體的科學的全面的英語教育方法,從而更容易達到新課程改革的培養(yǎng)目標,即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于死記硬背的模式,重視構建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有利于培養(yǎng)使學生終身受益的學習習慣和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