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 錚
采用黃河灘地熱井水進行家魚人工培育及早繁技術的探討
樊 錚
陜西新民家魚原種場地處地熱水資源豐富的合陽黃河灘區(qū),該場自2004年以來,充分利用地熱水資源,在家魚人工早繁技術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取得明顯成效,累計生產家魚早苗30億尾,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qū)漁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F(xiàn)就主要技術總結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1.1 池塘的選擇
親魚培育池面積8-14畝,水深2.5-3m,池底為鍋底型,淤泥30-50cm,東西走向,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1.2 水源和水質
親魚培育池用水為地下滲水和自噴地熱井水經微流水養(yǎng)殖羅非魚后退出的肥水;2004至2015年魚苗繁殖試驗及規(guī)?;a:親魚自然產卵受精、人工產卵授精,產卵池及魚卵孵化用水均為自噴地熱井水與涼井水根據需要調配而成。2016年親魚自然產卵繁殖試驗:產卵池用水為魚卵孵化用水和魚池水調配而成。
地下滲水:水質微堿性,pH值6.8-7.2,總堿度620.98-739.57mg/L;NO2--N為0.001-0.03mg/L,NO3--N為1.0-1.45mg/L;氯化物含量272-410mg/L;K+和Na+含量590-602mg/L;總含鹽量2.25-2.55g/L,硫酸鹽含量較大,為307-442mg/L。
自噴地熱井水:水溫常年保持32℃,出水量500m3/小時,pH值7.3,溶解氧8.2mg/L,硫化物0.028mg/L,非離子氨0.00002mg/L,六價鉻0.009mg/L,總汞0.0003mg/L,總砷0.008mg/L。
涼井水:水溫15℃,出水量50m3/小時,水質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標準。
魚苗孵化及親魚人工產卵授精時產卵池用水:水溫保持24-25℃,水溫25℃時,pH值6.9,溶解氧8.9mg/L,硫化物0.01 mg/L,非離子氨0.00002mg/L,六價鉻0.01 mg/L,總汞0.0003mg/L,總砷0.009mg/L。(以上水質檢測數據來源于陜西省水生動物防疫檢疫中心實驗室水質檢測報告)
1.3 親魚的來源
親魚是從湖北石首國家級四大家魚原種場引進的原種后備親魚,經本場1-2年培育后,達到性腺發(fā)育成熟的親魚。雌魚腹部膨大,后腹部生殖孔附近飽滿柔軟,后腹部兩側卵巢輪廓明顯;雄魚輕壓腹部有大量乳白色精液流出,入水即散。
1.4 親魚的培育
親魚培育池靠近微流水羅非魚養(yǎng)殖池,常年加入該池退出的肥水,進行微流水培育。加入親魚池的肥水水溫24-32℃,親魚放養(yǎng)量300-400kg/畝,草魚、鰱魚、鳙魚放養(yǎng)尾數比例為10∶5∶1,親魚培育期間不施肥,且冬季池底層水溫不低于14℃。草魚初產魚夏季投喂青草;10月份投喂一個月草成魚配合飼料;11月初至產卵前一周投喂大麥芽。經產魚產卵后,投喂一個月草成魚配合飼料,即進入夏季培育階段,直到10月中旬一直投喂青草,10月中旬以后,直到產卵前一周投喂大麥芽。從3月中旬開始,給親魚池大流量沖水一個月,促進親魚性腺發(fā)育提早成熟。在此條件下,親魚的疾病主要是受錨頭鳋侵襲,所以,一般每隔15天左右,用0.5mg/L晶體敵百蟲(90%)全池潑灑一次即可。
1.5 親魚的催產、產卵及受精
1.5.1 親魚的催產
親魚催產一般從每年4月中旬開始,到5月底結束。親魚催產期間水溫24-25℃,采用兩次注射催產劑,第一針:促排卵2號(LRH-A2),雌魚注射劑量,初產魚為0.5 -0.8μg/kg,經產魚為0.8-1.0μg/kg。第二針草魚注射用促排卵2號,劑量為初產魚3.5-3.6μg/kg,經產魚為3.7-4.2μg/kg。鰱魚用A型混合激素,初產魚350-380國際單位/kg,經產魚400-420國際單位/kg。鳙魚用B型混合激素,初產魚350-380國際單位/kg,經產魚400-420國際單位/kg。雄魚注射一般為雌魚劑量的一半。第一針注射時間一般為上午11:30-下午1:30,第二針注射時間一般為晚上7:30-9:30,兩次針距8-10小時。
1.5.2 親魚產卵及受精
該場為合陽新民漁場和2003年從陜西省華縣整體搬遷到該場的陜西省水產工作總站南馬苗種場合并組建而成,2004年,該場開始從事家魚早苗生產繁殖試驗,2005年至2006年該場邊生產、邊試驗,先后進行了草、鰱、鳙魚親魚自然產卵受精、人工產卵授精(半干法授精和改良干法授精)及人工授精時加入孵化用水、蒸餾水和當地深井水條件下的規(guī)?;绶鄙a對比試驗。從2007年開始,直到2015年,該場一直采用人工產卵授精中的半干法授精開展早苗生產;2016年,圍繞解決魚苗繁殖期間人員勞動強度大,技術操作人員缺乏,親魚死亡率高的問題,再次進行家魚自然產卵受精繁殖試驗。
1.5.3 人工孵化
孵化水溫24-25℃,采用孵化槽孵化。每個槽放卵600-800萬粒,原腸中期統(tǒng)計受精率。孵化管理與常規(guī)家魚孵化管理相同。
2.1 親魚培育
在此條件下培育的親魚生長發(fā)育良好,4月中旬可正常生產,達到親魚規(guī)?;绶钡哪康摹?/p>
2.2 產卵率及受精率
2.2.1 2004至2006年 進行自然產卵受精試驗。產卵池內所用水為自噴地熱井水與涼井水根據需要調配而成,草、鰱、鳙魚平均產卵率為25.3%,平均受精率38.2%。采用人工產卵授精,親魚平均產卵率90.6%。半干法授精時,當加入的水為孵化用水,加入食鹽水時,鰱魚平均受精率為40.6%,草魚、鳙魚平均受精率為50.8%。當加入的水為蒸餾水,加入食鹽水時,鰱魚平均受精率為45.4%,草魚、鳙魚平均受精率為55.3%。采用改良干法(“改良干法”出自2005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魚類繁殖學課本。即:在精與卵擠入盆中后,先加入少量的生理鹽水稀釋后,再進行授精,使精卵均勻混合后,加入清水洗卵。)授精時,當加入的水為孵化用水,加入食鹽水時,鰱魚平均受精率為26.5%,草魚、鳙魚平均受精率為46.7%。當加入的水為蒸餾水,加入食鹽水時,鰱魚平均受精率為72.6%,草魚、鳙魚平均受精率為83.7%。采用改良干法授精時,加入蒸餾水與加入當地深井水,卵的受精率沒有明顯區(qū)別。
2007年至2015年,該場家魚繁殖一直采用人工產卵授精中的改良干法授精,9年期間,草、鰱、鳙魚平均產卵率為92.3%,平均受精率85.2%。
2.2.2 2016年,在有關專家指導下,該場通過采用給親魚產卵池中加入魚苗孵化用水和魚池水進行調配,使親魚產卵率、卵的受精率分別由試驗初的63%、10%提高到92.5%和65%。
3.1 親魚培育
親魚培育常年加入微流水養(yǎng)殖羅非魚后的肥水,實行微流水培育效果良好。這種培育方法,既提供給了鰱鳙親魚生長發(fā)育所需的餌料,保證親魚池充足的溶氧,同時,加入的肥水水溫較高,又保證了親魚池在冬季時最低水溫也不低于14℃,親魚仍能正常攝食,生長發(fā)育,較好地解決了池水較深、親魚早繁積溫不夠的問題。
3.2 親魚產前沖水
從3月中旬開始,給親魚池大流量沖水一個月,是促進親魚早繁必不可少的技術環(huán)節(jié)。通過沖水,可促進親魚性腺發(fā)育提早達到成熟,雌魚產卵順利,雄魚精液質量高,魚卵受精率高,魚苗畸形少。
3.3 產卵方式與產卵率
生產試驗表明:讓親魚自然產卵時,當產卵池中加入魚苗孵化用水時,親魚平均產卵率為25.3%。當產卵池中加入魚苗孵化用水和魚池水調配而成的水時,親魚平均產卵率92.5%;采取人工產卵時,親魚平均產卵率90.6%。親魚自然產卵時,產卵池中加入不同的水,產卵率相差較大,這可能與親魚產卵時,產卵池內用水透明度有關。
3.4 授精方式與受精率
生產試驗表明:該場水質環(huán)境條件下,采取親魚人工產卵授精中的改良干法授精時,加入蒸餾水或當地深井水,受精率高,效果明顯;2005年至2006年,該場進行親魚自然產卵受精試驗時,產卵池用水為自噴地熱井水與涼井水根據需要調配而成,即魚苗孵化用水時,親魚產卵率、卵的受精率均較低。2016年,再次進行親魚自然產卵受精試驗,當產卵池用水為魚苗孵化用水和魚池水調配而成時,親魚產卵率、卵的受精率均明顯高于2005年至2006年期間進行的親魚自然產卵授精試驗,說明產卵池用水,即自噴地熱井水與涼井水根據需要調配而成的水,當加入魚池水時,魚池水的活化因子可將產卵池水轉化為活水,達到提高受精率的目的。
3.5 親魚催產后的效應時間
試驗表明:在此條件下,同一時間催產的草、鰱、鳙魚,發(fā)情產卵時間草魚總是比鰱提前1.5h左右,比鳙魚提前2h左右,所以,生產中,應根據這一情況合理安排家魚催產及相關工作。
(通聯(lián):714000,陜西省渭南市朝陽大街30號 陜西省水產工作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