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捷
【摘要】在小學階段進行古詩文學習,能夠凈化小學生的心靈,提高小學生的審美意識。在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滋養(yǎng)下,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健康人格,建立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對于古詩文選編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在新課標中對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編、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值得教材編研人員和教育工作者去探索、革新。
【關鍵詞】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是教材選編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在古詩文的很多篇目中涵蓋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諸多元素,通過學習古詩文,可以使學生了解古人的精神世界,了解源遠流長的古代文化,不僅可以激發(fā)小學生作為中華兒女的自豪感,還有助于小學生健康心靈與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正因為如此,古詩文教育越來越受到小學語文教育者的重視,古詩文選編數(shù)量、題材與教學方法都是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重點。
一、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現(xiàn)狀及優(yōu)化
(一)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特點
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文選編的關鍵在于選取適合小學生閱讀、內容生動易懂、能夠激發(fā)小學生興趣的篇目。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文選編中,古詩文題材較為豐富,涉及詠物、言志等許多富于哲理的古詩文,也涵蓋一些邊塞、田園、敘事的古詩,如《觀書有感》《春曉》《題西林壁》《山行》等。在古詩文流派方面,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古詩文既有漢樂府、北朝民歌,也有唐宋時期的經(jīng)典詩作,同時還選編了清朝文人詩作和毛澤東、陳毅創(chuàng)作的近代詩詞。入選的古詩文包含豪放派、婉約派、山水詩、宮廷詩、邊塞詩等眾多流派。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選編的古詩文有的是以單個方式直接在課本中呈現(xiàn)的,有的是以組合的方式在課文中呈現(xiàn)的,如《春夜喜雨》和《春曉》就是組合出現(xiàn)的,有的是以文包詩的方式呈現(xiàn)的,如在《母親的恩情中》包含《游子吟》一詩。
(二)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的局限性
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選編以為唐代詩詞最多,占全部入選古詩文的一半,其次是宋代詩詞,占全部入選古詩文的三分之一,漢代、元代、明代、清代、近代內容較少。在古詩文體裁選編方面,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多為五言和七言詩,缺少對詞和古文的選編。這樣一來,會導致小學生在古詩文學習過程中認為古詩只有唐宋兩個朝代才有,限制了小學生對于其他朝代古詩文作品的認識。并且選編的作品大多體現(xiàn)了中國詩詞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選編的古詩文分類不明顯,寫景、寫意、狀物言志的古詩文通常結合在一起。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八篇文包詩,這種古詩文和現(xiàn)代白話文對照的呈現(xiàn)方式意在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環(huán)境中學習古詩文,但隨著教學實踐的深入這種新穎的古詩文創(chuàng)編體裁也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爭議及思考。這種文包詩的形式打破了古詩文獨特的言語形式,在特定的情境中削弱了學生對古詩文的自我領悟,束縛了學生對古詩文興發(fā)感觸的體驗。
(三)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的優(yōu)化
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選編內容豐富,但在考慮選編內容經(jīng)典性和豐富性的同時,也應該充分關照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思維特點。古詩文選編應符合小學生心理、適合小學生閱讀、激發(fā)小學生興趣,多選擇一些關于鄉(xiāng)土文化、動物、食物,富于童趣的古詩文。在已經(jīng)選編的古詩詞中,《池上》《村居》《所見》等充滿童趣的古詩文就更受小學生的喜愛。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選編的古詩文,除了練習中個別篇目標注了對詩文中關鍵詞的解釋,很多古詩文后面只附有作者姓名,缺少對關鍵字詞的解釋。其實,增添對關鍵字詞的解釋,可以降低古詩文教學難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內容,讓師生有更多精力進行遣詞、韻律、誦讀、情境創(chuàng)設、拓展思維方面的訓練。
二、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問題與突破思路
(一)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問題
現(xiàn)階段的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存在審美教育缺失和文化教育缺失兩大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缺少對古詩文中所蘊含的審美價值的有效挖掘,對于古詩文教學更多停留在朗讀和背誦的基礎階段,缺少對古詩文意境和內涵的研究及品味,在古詩文教學實踐中缺少對詩詞中古人智慧與詩詞美感的挖掘,使古詩文教學的美育功能無從發(fā)揮。目前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仍然存在十分功利化的現(xiàn)象,教師大多秉承傳統(tǒng),采用講解法逐字逐句解釋,最后背誦默寫,會背會寫就是教學的終點。這樣一來,將古詩文中最具價值的神韻肢解,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感受、體驗、賞析古詩文的能力,使教學變得索然無味。
(二)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的突破構想
目前,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很多學校結合本校情況相繼掀起了古詩文校本課程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針對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古詩文選編上的不足,可以通過開設國學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使《弟子規(guī)》《孝經(jīng)》《道德經(jīng)》等經(jīng)典篇目走進小學生的生活。針對審美教育和文化教育的缺失,教師應該革新教育理念,關注學生審美素質與文化素質的提升,更多地挖掘古詩文的美育功能,讓古詩文教學更具意境,更加美好。
三、結語
詩能化人,詩能育情,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文教學能夠架起小學生與古詩文文化之間的橋梁。古詩文選編的優(yōu)化需要對教材中現(xiàn)有古詩文篇目進行革新,在古詩文選擇上實現(xiàn)內容豐富化、體例多樣化,使選編的篇目更有代表性和趣味性。在蘇教版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方面,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對小學生古詩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主探索古詩文中的文化精髓和美好意境。
參考文獻
[1]陳文蕾.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古詩詞選編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4.
[2]馬永霞,劉亞男.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文包詩”現(xiàn)象研究及建議[J].新教育,2014(03).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