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安
(福建省上杭縣第三中學,福建 龍巖 364200)
音樂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聽音樂是我們放松娛樂、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特別是流行音樂,它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初中音樂教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階段,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融入流行音樂因素是大勢所趨。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音樂既能掌握知識,又能放松自我、陶冶情操。柴科夫斯基曾指出:“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只有音樂能夠說明安靜和靜穆”。初中學生學習的課程相較于小學更加深奧難懂,學習任務也更加繁重,學習壓力大。而學習音樂課程能很好地幫助學生放松自我,流行音樂大多以當下流行文化為內容,其大多通俗易懂、形式多樣,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音樂形式也是流行音樂,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既能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又能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歌曲都是帶有情感的,每一首歌都蘊含著作者的情感、思想和價值觀等。正如哥白尼所說:“音樂并不僅是一種娛樂,而是音樂詩人,音樂思想家所表達出的高尚情感?!痹诔踔幸魳氛n的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能夠引發(fā)學生與教師在思想上、情感上的交流。以筷子兄弟的《父親》為例,歌曲中表達了對父愛的贊美和對父親的思念等情感。歌曲中對于父親的情感能夠激起大家情感上的共鳴,也助于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借助流行音樂,我們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搭起一座情感上的橋梁,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傳統的音樂教材中,古典音樂、民族歌曲等音樂曲目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很少涉及流行歌曲作品。學生對于這些傳統經典的音樂作品缺乏足夠的興趣,音樂課的教學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而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流行音樂與學生生活最為貼近,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的音樂大多為流行音樂。特別是中學生群體處于身心發(fā)展不成熟階段,會崇拜某個歌星、明星,成為他們的小歌迷。引入流行音樂適應了學生的實際,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音樂教育不僅能傳授學生音樂知識,而且能夠教會學生做人。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音樂教育并不是音樂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教會學生做人就要弘揚主旋律、正能量,而許多的流行歌曲中就蘊含著正能量。比如孫楠所唱的《紅旗飄飄》,這首歌蘊含了愛國主義情懷,所弘揚的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又如《我的未來不是夢》表現出拼搏、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類似的歌曲還很多,音樂教師通過引入相關的正能量歌曲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情操。
歌唱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情、氣、字、聲和韻。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就要從歌唱的基本要素入手。首先是呼吸的訓練,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流行歌手的歌唱技巧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胸腹式聯合呼吸的方法。其次,教師要利用流行歌中的快歌、慢歌進行發(fā)聲練習,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安排學生練習發(fā)聲,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音技巧。再次,我們還要留用流行歌曲對學生進行言語訓練。演唱時咬字、吐字都需要技巧,教師通過分析歌曲中的每一個字頭、字腹和字尾來教導學生。
音樂并不僅僅是一種旋律,它包含了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觀念和情感。我們欣賞音樂,不僅僅要體會那動感的節(jié)奏,更需要體會音樂中的感情和思想。欣賞音樂就是體會情感、感悟思想。比如,在音樂課上教師引入極具愛國情懷的歌曲《我的中國心》,具有中國風特征的《青花瓷》,帶有濃厚友情色彩的《朋友》等。通過觀看歌曲MV、歌曲創(chuàng)作過程視頻等形式向學生展示該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者自身經歷、歌曲的深層內涵。如此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地理解歌曲,理解和感悟歌曲中的情感、思想。
流行音樂的演奏有電吉他、電貝司等電聲樂器,也有效果器、合成器等新裝備。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音樂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傳授相關的知識給學生,有條件的甚至可以進行實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傳統樂器演奏流行歌曲的形式幫助掌握樂器的彈奏,比如用二胡彈奏《千里之外》,用古箏彈奏《青花瓷》,用笛子演奏《天空之城》等等。學生對于這些歌曲比較熟悉,而用樂器演奏的教學方式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使用樂器的知識,又能感受流行音樂的魅力。
流行音樂是一個創(chuàng)新性非常強的音樂類型,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中小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作不是讓其自由發(fā)揮,而是在一定指導下進行的。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成都》這首歌的旋律,讓學生嘗試著改變歌詞,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感悟寫進歌詞,不斷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在鄭州九中,學生創(chuàng)造出了“九中版的《成都》”:“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這里的夢/讓我依依不舍的/是老師的溫柔/九中的校園走一走/你牽著我的手……”通過這樣的形式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是中學生接觸音樂、學習音樂的重要窗口。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音樂、認知音樂,我們應該將流行音樂融入到音樂課堂教學當中,通過演唱教學、欣賞教學、樂器教學和創(chuàng)作教學等教學形式教育學生。
[1]李璨.基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的引入及作用[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12):64.
[2]侯翎.關于初中音樂教學的流行音樂引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3):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