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含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
高校大學生校外兼職的權益保護探究
左玉含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隨著經濟發(fā)展,高校大學生校外兼職日趨普遍,同時伴隨著兼職大學生人身安全、個人財產等權益受到侵犯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兼職大學生活動分析,并提出建議與對策。
大學生;校外兼職;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高校的改革、用工模式的多樣化,高校大學生校外兼職已經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同時,大學校園里以及各種招聘平臺上面的招聘廣告眼花繚亂,為了能夠在上學期間獲取一定的社會工作經驗,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利用課余空暇的時間去做校外兼職。然而,調查發(fā)現,90%學生的合法權益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侵害。
(一)大學生校外兼職的原因和種類
大學生校外兼職的原因各有不同,但大致分為兩個原因:第一,提高能力,累積社會經驗,廣交朋友,提升個人的社會閱歷和綜合素質,同時也為以后畢業(yè)求職簡歷“加分”。第二,賺取生活費。有些家庭有困難的學生為了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利用校外兼職賺取生活費。另外,近幾年高校擴招,校內勤工儉學的崗位不足,面對“僧多粥少”的現象,更多的學生選擇校外兼職。此外,廣告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其提供了更多的兼職途徑,大學“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為其提供了更多的時間。
盡管現在各種兼職玲瑯滿目,但是不外乎就是兩種:傳統型兼職和新型兼職。傳統型的兼職主要有:家教、發(fā)傳單、翻譯等;新型的兼職主要有:校園代理、替網絡公司試玩游戲、促銷員、網絡刷單等。學校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是依據《高等學校學生勤工助學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統一實行的。但是,校外兼職的獲取一般都是大學自己通過校內外的各種招聘廣告、中介公司、網絡招聘平臺等方式獲得。
(二)大學生校外兼職合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
1.人身安全有風險。大學生校外兼職時,人身安全受到侵犯的新聞時有見到,尤其是女大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前段時間保定女大學生假期進行校外兼職,“連軸轉15個小時”以后吐血身亡;2013年江蘇徐州女大學生當家教慘遭殺害;南京一女大學生暑假兼職歌手,面試時被“老師”強暴……這種現象折射出現在大學生校外兼職可能存在的極端風險,同時也為兼職大學生敲響了警鐘!另外,兼職大學生在用人單位工作時,其所在的單位沒有為兼職大學生購買工傷和意外保險,甚至沒有和兼職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所以當兼職大學生發(fā)生意外情況,往往得不到應有的救助,用人單位也會置之不理,有些則私下給予一定的補償了事。
2.不法中介的欺詐行為。一些不法中介在校園廣告欄上、網絡招聘平臺以發(fā)布虛假的兼職招聘信息為手段,用報名費、中介費、體檢費的理由收取一定數目的費用后介紹一些虛假的用人單位,或者不正當的行業(yè)甚至有的往往沒有音訊。因為大部分大學生都是剛剛開始兼職生涯,不會對中介結構的資質和合法性進行鑒定確認,繳費的時候也沒有讓中介機構開具收據和發(fā)票,最后往往導致白白損失金錢,而且這種現象每年都屢見不鮮。
3.薪酬拖欠和克扣工資。由于大學生剛剛開始步入社會,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都比較缺乏,再加上大學生的單純和求職心切等原因,讓一些不良單位鉆空子,用空頭支票的形式,無故拖欠兼職大學生的工資;工作中,利用各種強加的規(guī)則克扣工資、少發(fā)或者不發(fā)工資等,使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所得財產權益嚴重地受到了損害。
4.較長的試用期。在兼職大學生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往往制定比一般人長的試用期或者以一些理由延長試用期甚至會變相規(guī)定多次試用期。試用期期間,兼職大學生領取低于正式員工的勞動報酬,有的用人單位會在試用期即將結束的時候用違反公司規(guī)定為由把兼職大學生辭退,同時拒絕支付勞動報酬、拒退合同保證金。
5.工作環(huán)境惡劣。兼職大學生大部分都會被用人單位設定為臨時工,兼職與正式職工相比,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工作環(huán)境都有天壤之別,兼職大學生會被用人單位安排在平時沒有人做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強度大,技術含量低,而且工作環(huán)境差,設施簡陋,會對人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的危害。
(一)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空白缺失
目前我國有關勞動權益的法律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合同法》等,但這些法律卻沒有給“兼職大學生”這一主體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障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即使有的規(guī)定中有提及到,那也是含糊其辭,在措辭上模棱兩可,甚至一句話就把兼職大學生推出了勞動法保護范圍,這樣才使用人單位沒有顧及,也讓有關行政部門“無可奈何”。立法的空白,是現在高校大學生校外兼職合法權益屢次受到侵害的根本原因。
(二)行政監(jiān)管不嚴
對于校園招聘信息、網絡招聘平臺、中介公司等相關部門和有關單位管理不嚴,監(jiān)督不善,使各種欺詐信息和行為不斷地侵犯兼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行政部門只是對違反工商管理規(guī)定的單位進行處罰,作用和范圍有限。
(三)高校管理力度不足
現在我國的高校對大學生兼職的管理和保護還需要很大的改善。雖然高校內都設置了勤工助學崗位,但是學校的工作重心都是在學校的內勤上面。校外勤工開展幾乎為零。另一方面,雖然學校大多已經成立了實習就業(yè)指導中心,但是很少有高校設立專門為學生設置專門的維權和法律指導部門,在大學生做兼職合法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不能得到有效地幫助;還有校企合作當中,學生和企業(yè)發(fā)生糾紛時,很少有高校以學校的名義出面為學生與用人單位協商,這樣使大學生的權益保障缺失。
(四)大學生維權意識淡薄
大學生在做兼職之前幾乎沒有事先確認中介機構或者招聘單位的資質和合法性;在兼職工作期間很少主動提出簽訂勞動合同,對勞動合同當中的各項內容與條款不重視,很難識破其中的霸王條款、模糊不清的規(guī)定;大學生在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不知道該向哪里求助,對我們政府部門的行政職能不了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淡薄,對有關自己利益的法律了解的不多,在兼職工作中不注意收集、保留證據、致使在自己維護合法權益的時候處于被動局面。
(一)完善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將大學生作為勞動者納入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確定高校兼職大學生的“勞動者”身份是目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亟須解決的。首先,要修訂和完善相關的勞動法規(guī),確認大學生勞動者的身份,納入勞動法保護的范圍。其次,要求高校大學生做兼職的時候用人單位必須與大學生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是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在大學生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二)加強行政監(jiān)管
政府應該加強對不法中介機構的打擊力度,實行全面的監(jiān)督體系。首先,規(guī)范和提高中介結構的市場準入制度,對于存在欺詐行為,受到頻繁舉報投訴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不法中介,相關部門應該嚴厲查處,建立誠信檔案。其次,公安機關和工商行政部門應加大對不法中介的處罰力度,一旦發(fā)現,嚴懲不貸,并對相關負責人追究應有的法律責任;同時,還要建立信息公開和監(jiān)督機制。把不法中介的信息或者是一些中介機構的不良信息在人才市場和網絡招聘平臺公布,使求職者提高警惕,對于信譽良好的中介機構可以進行宣傳。最后,政府應該為企業(yè)和學校創(chuàng)造合作的機會,為高校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一方面解決了大學生兼職問題,同時也解決了企業(yè)招聘技術人才困難的難題。
(三)強化高校大學生兼職的管理
高校應該把大學生兼職納入在學校的日常工作中管理,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己,使其良性發(fā)展。第一,開展宣傳教育。在新生入校后,高校應該組織相應的宣傳教育工作,開設相關的法律課程,讓每一位大學生都可以知法、懂法、用法,還可以開設講座、研討會和班會等形式向新生介紹有關兼職的信息。第二,完善學校學生實習就業(yè)中心。學校實習就業(yè)中心應該建立一個規(guī)范的兼職網站,與相關的企業(yè)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為想要求職的大學生提供真實可靠的兼職信息。最后,學校應設立相應的法律咨詢部,解決那些被侵權的兼職大學生的問題,必要時可以提供法律援助,幫助學生維權。
(四)高校大學生加強自我維權意識
大學生在兼職是自身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因此,大學生應該加強自身的法律修養(yǎng)。大學生應該在課余時間接觸學習一些法律知識如勞動法、合同法、民法等;在應聘或者找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從眾心理,事先向有經驗的學長請教,以免落入黑中介和不良單位精心編織的陷阱;在錄用時應主動與應聘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對于沒有,勞動合同或者協議的,在工作中要保留證據,以免在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無據可循。
政府、社會與高校應該齊心協力推進大學生兼職工作的健康有序的發(fā)展,因為大學生兼職不僅可以緩解大學生自己的生活壓力還可以增長其社會經驗和社會閱歷,使其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同時還為我國的勞動力市場注入了新元素。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劉傳剛.兼職大學生權益的勞動法保護研究[J].法制博覽,2014(07).
[3]張明輝.大學生兼職納入勞動法調整的現實意義[J].法制與經濟,2010(02).
G645.5;D
A
2095-4379-(2017)13-0132-02 作者簡介:左玉含(1984-),女,漢族,河南新鄉(xiāng)人,鄭州大學,碩士,河南科技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法律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