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震?オ?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堂朗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能有效提高學生獲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同時也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語言能力。在新課標中也明確規(guī)定學生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讓學生掌握朗讀技巧,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
[關鍵詞]初中語文朗讀教學課堂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360013
朗讀是一種重要的語文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一些優(yōu)秀的詩歌、散文和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更需要進行朗讀。學生在朗讀中可以更好地感受文章意蘊,同時理解文章內(nèi)涵,便于更好地體悟文章情感。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同時還能增強學生對我國民族語言的聲音之美的感受,讓學生對語文課程更有親近感。
一、初中語文課堂中朗讀的重要性
(一)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理解能力
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能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同時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朗讀就是要充分發(fā)揮出聲音的作用,同時用文字和語言等加以輔助的一種學習方法,通過朗讀,可以加強語言的感知力,從而提高對語言的應用能力,同時朗讀還能營造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加強對文章內(nèi)容的記憶和理解。
(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
能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課文大都是經(jīng)典,學習這些文章,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人類的審美和創(chuàng)造精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從而陶冶情操。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朗讀這一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培養(yǎng)審美意識和人文素養(yǎng)。
二、初中語文課堂中朗讀的指導方法
(一)積極構建學生想讀的課堂氛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景讓學生產(chǎn)生學的興趣,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生讀的目的。學生發(fā)自心底地喜歡讀、愿意讀,并對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才是朗讀教學的目標所在。學生只有愿意讀、想讀,才能更好地入文、入情。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讓學生多聽一些優(yōu)秀的朗讀錄音材料,比如夏青的《文學欣賞》等,同時采用欣賞等方式讓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此外,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文的不同情境創(chuàng)設不同的朗讀氛圍,通過觀看視頻或是其他方式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感受,并通過競讀的方式讓學生對朗讀產(chǎn)生興趣。比如在蘇教版課文《濟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可以這樣引導學生:“說到冬天,大家的感受首先會是北風、大雪,冬天在人的印象當中是寒冷的、白色的,但是在北方的濟南,它的冬天卻是和藹可親、笑容可掬的,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追隨老舍先生的足跡,到濟南去感受一下冬天的溫馨?!蓖ㄟ^這樣的課堂導入,學生會對課文產(chǎn)生很大的興趣,躍躍欲試地想要讀課文。
(二)教師的經(jīng)典示范是朗讀教學的有效手段
朗讀需要依據(jù)教材來進行,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制定不同的朗讀指導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同時,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師的領讀和范讀。教師在朗讀前需要首先研讀課文,在朗讀中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便學生能更快地進入角色。比如,在蘇教版課文《孔乙己》一文的朗讀中,有這樣一段:“中秋過后,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忽然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時“溫一碗酒”幾個字表現(xiàn)出孔乙己氣息微弱的凄涼境遇,在朗讀的過程中一定要讀出此時的悲涼氣氛,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要對課文進行范讀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朗讀,領悟文章內(nèi)涵,教師在朗讀中一定要處理好音調(diào)和語速等。
(三)教師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指導學生會讀
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熱情,讓學生能在情感上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從而在朗讀中受到啟迪,領悟文章的內(nèi)涵,同時享受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朗讀中一定要讓學生正確地用普通話朗讀,字音和發(fā)音一定要清楚、正確,這是朗讀的關鍵,然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后的朗讀奠定堅實的基礎。關于語速,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前先研讀課文,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寫作意圖,從而確定好朗讀的語速和語調(diào)。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訓練,教給學生有效的朗讀方法,讓學生能通過朗讀更好地解讀教材。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切實做到以生為本,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指導策略,讓每一個學生的朗讀能力都能通過朗讀訓練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尤亞.初中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創(chuàng)新性策略探究[J]. 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7).
[2]高剛祥.語文朗讀教學困境及改進對策[J] .文學教育(中),2014(4).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