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靈閣,韓明杰,趙 勇,李晨英
(1.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圖書館,上海 201620;2.中國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193)
英澳新三國高等學??蒲性u價體系的比較及啟示
張靈閣1,2,韓明杰2,趙 勇2,李晨英2
(1.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圖書館,上海 201620;2.中國農業(yè)大學圖書館,北京 100193)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調研和內容分析的方法,梳理了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三國的高等學??蒲性u價體系,重點關注專家的組成方法、專家的回避制度以及專家的保密職責這幾個方面內容,對比分析了三個國家科研評價體系在專家組結構的構成規(guī)則、專家成員的來源選擇、利益沖突處理和評價專家的保密職責等方面的做法特點及啟示,旨在為中國科研評價體系中的專家遴選提供參考。
專家遴選;科研評價;利益沖突;保密職責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科學研究在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中日顯重要,世界各國普遍加大了對科學研究事業(yè)發(fā)展的支持力度[1]。科研評價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在科研評價的過程中,專家委員會對評價標準的制定以及最終評價結果的產生等主要評價環(huán)節(jié)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的科研評價體系中的一些操作指南或相關文件中,都明確提出了專家遴選方法及專家職責。2014年7月中國教育部也發(fā)布了《高等學??萍挤诸愒u價指標體系及評價要點》,但截止到當前尚未發(fā)現(xiàn)專家遴選方法等具體操作性指南的發(fā)布。本文基于對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三國科研評價中的專家遴選方法詳細的調研,重點分析了專家委員會的組成方法、專家回避制度以及專家保密職責,希望為中國進行相關政策研究的人員提供參考和借鑒。
1.1 英國的科研評價體系——科研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
英國是進行科研評價探索較早的國家之一,自1986年起,英國政府開始推行高??蒲性u價(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其主要目的是根據(jù)評價結果確定政府對高校的經常性科研撥款,以提高政府對高??蒲袚芸畹耐该鞫群瓦x擇性,促進高校科研水平不斷提高[2]。
2008年英國政府進行改革,提出了新的卓越研究評價框架REF,該體系主要是從科研產出、科研環(huán)境以及學術外影響力這三個方面開展,其中科研產出在科研評價中所占的比重為65%、科研環(huán)境為15%、學術外影響力為20%[3]。
REF采用4個星級對參評機構在上述三個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其中,“4星”代表世界領先、“3星”代表國際一流、“2星”代表國際認可、“1星”代表國內認可,以及“未分類”代表參評機構的科研水平低于國內認可標準,或未滿足REF的評價要求[4]。
英國REF的評價工作主要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負責,主要流程為: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HEFCE)發(fā)布專家招聘信息—HEFCE遴選專家—HEFCE公布專家委員會成員—HEFCE發(fā)布材料提交指南以及評價標準—高校提交評價材料—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價—HEFCE發(fā)布評價報告。在評價流程的7個環(huán)節(jié)中,專家遴選完成之后,其余4個環(huán)節(jié)都會產生影響,包括評價標準的制定、材料的提交以及最后的評價報告。
1.2 澳大利亞的科研評價體系——科研卓越計劃(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
20世紀初,澳大利亞政府決心改善本國的科研狀況,2007—2010年,在上屆政府設計的“科研質量框架”(RQF)基礎上,同時參考英國“科研水平評價”(RAE)和新西蘭“高??冃Э蒲谢稹?PBRF)的經驗,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ARC)制定了新的科研評價體系——“澳大利亞科研卓越計劃”(ERA)。
澳大利亞的科研評價體系包括4個方面:科研質量、科研數(shù)量及活動、科研應用和聲譽[5]。為了使ERA的評價結果具有國際可比性,其采用了五分制量表方法對上述四個方面的評價結果進行等級劃分。“5星”代表世界頂尖水平,“4星”代表世界領先水平,“3星”代表世界平均水平,“2星”代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星”代表遠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N/A”代表沒達到評價標準,未給予評價[6]。
澳大利亞ERA的科研評價體系的流程為: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進行評價專家遴選—評價材料提交至專家委員會—評價材料按照四位代碼分類分配至專家委員會成員—專家委員會對材料進行評價—專家委員會成員依據(jù)評價結果形成評價報告。同 REF相似,ERA將專家遴選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可見其影響重大。
1.3 新西蘭的科研評價體系——高??冃Э蒲谢?Performance-Based Research Fund,PBRF)
新西蘭的科研評價體系是在政府支持的基礎上進行的,依據(jù)評價結果來指導政府的資金分配。新西蘭PBRF主要是研究質量評價、研究生學位完成數(shù)量和額外的研究收入。對于三個指標有不同的權重,質量評價60%、研究型碩士學位完成數(shù)量25%、額外的研究收入15%[7]。
PBRF中的質量評價主要是對提交的文件進行7個等級的分類,評分額度從0分到7分不等,其中7分代表國際尖端水平,0分代表在所評定的影響因素中沒有相關的證據(jù)證明其實力[8]。新西蘭PBRF科研評價流程為:高等教育委員會(TEC)任命整個評價過程的主持人—TEC遴選專家組成員—TEC發(fā)布評價工作指南—參評機構內部評價并提交申請材料—專家委員會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外部評價—TEC發(fā)布評價報告。PBRF中包括6大環(huán)節(jié),且與英國、澳大利亞的科研評價體系流程基本相似,專家參與了大部分環(huán)節(jié)。
綜合以上三個國家的科研評價體系流程及實施概況,可以發(fā)現(xiàn):①各國科研評價體系的評價內容不盡相同,但是關于科研質量、科研產出的比重都為最高,反映出目前的科研評價仍較為重視科研質量和科研成果產出;②評價過程中,各國均采用分級制,專家對評價材料不直接給出分數(shù),依據(jù)評價標準,只提供評價等級。
2.1 專家委員會的組織結構
在科研評價中,專家委員會的組織結構展示了層級和隸屬關系,通過研究各國專家委員會的組織結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科研評價活動以及科研評價中專家委員會的權利和義務。
英國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負責整個科研評價,共4個大專家組,分別為生命科學、理工工程、社科管理與人文藝術專家組,并成立額外專家組,4大專家組下面產生36個小專家組,統(tǒng)籌協(xié)調。
在澳大利亞的評價體系中,由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任命研究評價委員會主席,其對專家組進行管理和分配,共成立8個大專家組,分別為數(shù)學、信息、計算機科學;物理、化學、地理科學;工程與環(huán)境科學;生物與生物科學;醫(yī)學與健康科學;教育與人類社會;經濟學與金融學;人文與藝術科學。8個專家組下產生22個小專家組,同時也聘任額外的評價者。
新西蘭的高等教育委員會負責科研評價活動,任命專家委員會的主席團,其產生了包括生命科學、創(chuàng)意與藝術、教育、人文與法律、藥學與公共健康、太平洋研究等類別的13個大專家組和額外的專家組,13個大專家組下形成了43個小專家組,負責具體學科單元的評價活動。
2.2 專家委員會的學科分類
在科研評價中,通常將學科作為評價單元,依據(jù)相關的分類標準,劃分為不同大小與不同性質的專家組,小專家組接受大專家組的管理。為分析三個國家對于不同學科的分類和歸屬情況,對其所有的大小專家組按照其相似性進行對比,此處以英國的4個學科大類為基準,對其他兩個國家的學科大類和小類對應情況進行研究。表1顯示了三個國家評價體系的學科劃分中,與生命科學相關學科的映射關系[4,6,7]。
表1 學科分類映射表
由表1可知,三國學科分類各有側重,且數(shù)目不一,在進行學科映射時出現(xiàn)相應的交叉和隸屬關系是難以避免的。相比之下,英國的學科發(fā)展較為平衡;澳大利亞的生命科學類和人文藝術類相對較少,對于技術方面的學科分類,澳大利亞沒有直接將其劃分至單一的工程技術類學科中,而是依據(jù)性質不同將學科劃分為生命科學類(環(huán)境生物技術、工業(yè)生物技術)和理工工程類;新西蘭的生命科學類中的學科類目較多,這與本國完善的健康保障體系有很大的關系,此外還重視本土研究者,如毛利族研究者等。
各國對跨學科的評價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當英國的小組專家不具有足夠的專業(yè)能力去評價材料,可向其他某個小組征求意見;澳大利亞將跨學科材料在學科性質上進行分離,根據(jù)材料對每個評價單元的歸屬程度,盡可能將材料分發(fā)至專業(yè)知識相匹配的專家,同時如果材料內容不在專家專業(yè)范圍之內,要求其拒絕評價,如果需要,8個大專家組共同討論,由具有交叉學科知識的專家共同形成最后的評價結果;新西蘭將跨學科材料提交至某一相關學科領域進行評價,評價過程中可以向所有專家組進行咨詢。
2.3 專家委員會的遴選要求
為確保專家的質量和來源的廣泛性,保證評價過程的權威性,在遴選專家的過程中都具有明確要求。
英國四個高等教育基金委員會通過公開提名向國內外招聘評審專家,要求專家在開展管理和評價高質量科研活動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同時要求專家組成員能夠反映學術共同體的多樣性。此外,除了學術界的專家學者,REF還會聘請一定比例的來自政府、企業(yè)和第三部門的科研成果用戶方作為學科評價專家。為有效解決評審過程中專家之間的分歧意見,REF成立了4個大學科專家組,每個大學科專家組設首席專家一名,大學科專家組負責本組內評價工作的組織協(xié)調,主要職責包括保證不同學科專家組之間使用的標準保持一致,形成大學科專家組評價報告,簽署最后的評價結果等。
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按照8個學科大類遴選專家,并組成相應的學科評審專家委員會,每個評審委員會選舉一名專家作為首席。評審專家都是本領域的國際知名學者,且具有教授頭銜,這些專家大多來自本國高校,同時包括部分國外高校的學者,如2015年ERA公布的8個學科評審委員會中,共有149名專家組成,其中來自國外高校的專家有7人,分別參加“工程與環(huán)境科學”“教育與人類社會”等6個學科群的評審,同時招募了經驗豐富的工業(yè)代表,并依據(jù)一定標準形成了額外的外部咨詢專家組。
新西蘭的高等教育委員會遴選專家時,注重其專業(yè)技能和知識。在任命過程中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專家組要包括新成員和經驗豐富的成員;專家組要保持與評價申請者相匹配的性別比例;國際代表的比例不低于25%;來自所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機構和研究組織;有能力代表實踐或者應用研究者、新興研究者、跨學科研究者、新西蘭土著民族研究者的利益。
專家回避制度是指針對專家小組存在的利益沖突問題所采取的措施。利益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不加以聲明和約束,可能會引起不恰當?shù)男袨?,影響到科研評價活動的順利進行。
3.1 利益沖突的鑒別方法與等級劃分
就專家的利益沖突的鑒定而言,三個國家目前判定的主要依據(jù)基本包括師生關系、合作關系、雇傭關系、經濟關系等,但在 具體內容和年限要求上又有所區(qū)別。
由表2可知,三個國家對利益沖突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并將利益沖突分為機構層次和個人層次,對利益沖突關系的內涵及時間做出了規(guī)定。
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利益沖突關系的對象同時包括專家本人和其直系親屬,此外澳大利亞將競爭關系視為存在利益沖突的表現(xiàn)。
3.2 利益沖突解決方法與懲罰措施
針對利益沖突,主管部門要立即采取措施,減少對評價工作的影響,保證科研評價的順利進行。以上三個國家在處理利益沖突的問題上,主管機構在評價活動開始之前會要求評價專家主動提供關于自身過去及當前的雇傭信息,形成記錄清單,并對該信息進行實時更新。
根據(jù)利益沖突的性質和層次,英國和新西蘭劃分了存在利益沖突專家的回避程度;澳大利亞從反面出發(fā),規(guī)定申請者有權提出申請,指定不超過三位專家不能評價該申請者的材料,當指定的專家數(shù)超過三位時,需出示相關證明材料。對某些學科,專家數(shù)量較少,一旦出現(xiàn)利益沖突,主管機構要在利益沖突與專業(yè)評價之間進行平衡。
表2 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利益沖突的層次劃分及確定
資料來源:根據(jù)參考文獻9~11分析得到。
3.3 專家保密職責
專家評價小組在科研評價的整個過程中會接收并產生大量的文件,專家需要履行自身的保密職責。各國制定專門的指南,對保密文件的界定、專家應盡的保密職責進行了詳細闡述。
保密文件的形式主要分為電子和紙質版。英國對保密文件的界定,主要分為標準建立時期和評價時期,前者主要包括具體的指南信息、案例分析或者是引文數(shù)據(jù)等,后者包括機構提交的材料或是評價過程中產生的文件;澳大利亞的定義為在申請和評價中接收與產生的所有文件,這些文件包括知識產權、提議文件、評價材料等;新西蘭的定義不僅僅局限于評價活動中,同時也包括相關的證明材料。
各國要求專家對保密文件承擔保密職責,規(guī)定保密文件只為滿足科研評價的需求,符合科研評價的目的。評價過程對文件復制本的要求很高,除非是特殊授權,否則不能在任何場合向任何人討論或者是泄露保密文件的相關信息。
專家成員不可將評價材料用于除去評價活動之外的其他目的,也不可在未經管理機構同意的情況下,將未公布的評價材料私自泄露或與第三方交流,違反規(guī)定都是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
4.1 科研評價權利的合理分配是公平的保障
通常情況下,由科研評價體系的主管部門對評價活動進行指導、監(jiān)督和負責,形成層層下屬的評價專家執(zhí)行團隊。如樣本中的三個國家采取的做法,設置專門評價體系主管部門雖然會產生較多的資源消耗,但能夠在科研學術層面形成相對自主的評價機制,而且更能夠明確各級專家組之間權利的制約關系。在設計專家委員會的組織結構時,綜合考慮評價過程的公平公正,對主管機構做出明確的權利和職責規(guī)定。
4.2 專家的學科分類需要保證學科的均衡發(fā)展
在專家委員會的學科分類方面,需要根據(jù)本國各個學科的性質和發(fā)展現(xiàn)狀設計隸屬關系恰當?shù)拇笮<医M,針對跨學科評價,由參評機構自主提供歸屬的學科類別,同時也需要成立相關的跨學科評價咨詢團隊,輔助專家委員會進行評價活動的實施。同一個專家組負責的學科數(shù)量較多時,大組中不同學科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更容易推進,但由于采用了相似的標準和方法,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科研評價活動的專業(yè)性。
樣本中三個國家學科分類都同樣采取了大小學科專家組的分類方法,但英國的專家大組最少,新西蘭的專家大組相對最多且重點分散在生命科學與醫(yī)療健康領域,這與新西蘭本國的醫(yī)療保障體系的良好發(fā)展緊密相關。另外,新西蘭專門設置毛利知識與發(fā)展專家組以及太平洋研究專家組,充分考慮了本土學科的均衡發(fā)展。
4.3 評價專家的來源應具有代表性和多樣性
在專家的來源方面,需要關注來自學術以外成員??蒲性u價是復雜而且動態(tài)的科學活動,參評的申請來源廣泛,不僅要考慮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同時也要考慮有經驗的科研成果用戶。
4.4 專家的工作過程應具備完善的回避制度和保密協(xié)議
評價過程中,科學的評價團隊要具有嚴格的保密政策和協(xié)議,對于任何階段出現(xiàn)的各種利益沖突等問題都能合理解決。
在科研評價過程中,針對存在的以合作關系、雇傭關系、師生關系為代表的利益沖突,一般要求專家不參與評價,并通過判斷評價專家產生利益沖突的大小決定不參與的程度。但是對于某些學科,具有專業(yè)知識的專家較少,如果專家同時存在利益沖突,需權衡取舍的利弊,保證科研評價活動的順利進行。
專家在科研評價活動中產生或接收大量的文件,為科研評價活動提供最原始的科研材料,這些文件涉及到知識產權、國家安全等問題,且在公開之前都需要嚴格保密,因此專家的保密職責及其協(xié)議十分重要。
第一,從專家委員會的結構出發(fā),應該設置包括首席科學家、秘書處、聯(lián)絡員、評審委員會成員及主席、特殊咨詢小組等具有邏輯關系的專家評審機構,這種權利的制約可以使評審過程中出現(xiàn)的標準不一、指標不明等問題高效解決。
第二,為保證科研評價能夠從根本上推動各個學科的科研能力開展,需要結合本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專家組的學科分類,主要包括:考慮少數(shù)民族研究者以及研究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現(xiàn)狀和相關利益;重視從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研究的科研人員現(xiàn)狀;尊重跨學科和多學科研究工作的開展和參評需求等。通過合理的專家委員會的學科分類,推進學術和科研的均衡發(fā)展。
第三,在專家委員會成員的來源方面,由于當前中國科研評價的模式大多是集權制模式,評價結果的好壞通常掌握在少數(shù)評審專家手中,顯然忽略了學術之外的成員,包括來自第三方的科研成果用戶、企業(yè)代表,英國的REF對第三方評審人員就較為重視。同時為了使得評價體系更能與國際接軌,還需考慮任命一定比例的國際知名專家參與評價,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確保專家可以代表各方研究學者的利益。
第四,在處理科研評價的利益沖突時,由于同行評價的廣泛應用,通過“關系”等不正當手段對科研評價過程和結果弄虛作假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要在評價活動開始之前、選拔評價專家之后,對所有的評價專家形成利益沖突關系的數(shù)據(jù)庫,并通過參評機構的反饋情況對數(shù)據(jù)庫不斷更新,通過對評價過程和評價專家的嚴格管理減少科研評價的不正當操作現(xiàn)象。此外在科研評價過程中,專家保密職責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必須采取多種措施確保保密文件的信息安全,對于違反協(xié)議或者泄露保密文件的專家,要依法進行制裁。
[1]蔡瓊,蘇麗,丁宇.基于國家主導的科研評價模式的制度邏輯[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19):116-119.
[2]RAE 2008.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OL].(2015-07-14)[2016-04-20].http://www.rae.ac.uk/ .
[3]HANAN Khazragui,JOHN Hudson.Measuring the benefits of university research:impact and the REF in the UK[J].Research evaluation.2015(24):51-62.
[4]REF 2014.Assessment criteria and level definitions[R/OL].(2015-08-13)[2016-03-20].http://www.ref.ac.uk/panels/assessmentcriteriaandleveldefinitions/.
[5]蔣玉梅.全球科研評價體系的演進與發(fā)展——以美國、 英國、 澳大利亞、 荷蘭四國為例[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3(9):81-86.
[6]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ERA National Reports[R/OL].(2015-08-13)[2016-04-10].http://www.arc.gov.au/era-reports.
[7]DIANA Hicks.Performance-based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g systems[J].Performance-based university research funding systems,2012(41):251-261..
[8]Tertiary Education Commission.PBRF quality evaluation guidelines 2012[R/OL].(2016-01-30)[2016-04-20].New Zealand:TEC,2012..
[9]ANNA Dickinson.Panel criteria and working methods[R/OL].(2016-03-28)[2016-04-20].http://www.ref.ac.uk/media/ref/content/pub/panelcriteriaandworkingmethods/01_12.pdf.
[10]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ERA 2015 Evaluation Handbook[R/OL].(2016-03-25)[2016-04-10].http://www.arc.gov.au/era-2015-key-documents.
[11]The Tertiary Education Commission.Peer Review Panel nomination and selection process for the 2018 Quality Evaluation[R/OL].(2016-01-30)[2016-04-15].http://www.tec.govt.nz/Funding/Fund-finder/Performance-Based-Research-Fund-PBRF-/2018-Quality-Evaluation/.
(責任編輯 沈蓉)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Inspi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of UK,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Zhang Lingge1,2,Han Mingjie2,Zhao Yong2,Li Chenying2
(1.Librar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China; 2.Library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ntent analysis to comb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present UK,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It focuses on the composition method,avoidance rule and confidentiality duties of experts.The paper studied the practice features and inspiration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three countries,which involved composition rules of structure of experts group,selection of experts source,dispose of interest conflicts and confidential duties of evaluation experts.This study wa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xperts selection of China’s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system.
Experts selection;Research evaluation;Conflict of interest;Confidential duty
2016-05-03
張靈閣(1990-),女,河南南陽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科研評價。
G32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