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明代三國戲看曹操形象的民間傳播

      2017-01-17 16:13:14楊波
      中州學(xué)刊 2016年12期

      楊波

      摘 要: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xué)家,也是歷代正史和文學(xué)作品中傳唱千古的人物形象之一。明代戲曲中關(guān)于曹操事跡的劇目,主要依據(jù)陳壽《三國志》、元話本《三國志平話》、長篇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元代三國戲以及民間傳說等文獻加以改編,大致勾勒出曹操風(fēng)云際會的一生。由于受元明時期文學(xué)作品“擁劉反曹”思想傾向的影響,明代戲曲中的曹操形象大多是作為西蜀政權(quán)和東吳政權(quán)的對立面出現(xiàn)的。通過對明代戲曲中許田射鹿、云長辭曹、義討董卓、黃鶴樓論英雄、禰衡罵曹、文姬歸漢等情節(jié)的深入分析,從不同角度、不同側(cè)面反映出明代民間對曹操形象的廣泛傳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構(gòu)。

      關(guān)鍵詞:明代三國戲;曹操形象;民間傳播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751(2016)12-0148-06

      三國歷史事件與人物群像向來就是文人詩詞詠唱的對象,有關(guān)的故事情節(jié)也早已在民間流傳。三國故事究竟在何時何地被搬上表演舞臺,已無從稽考,但從唐代大詩人杜甫、李商隱的詩歌作品和北宋學(xué)者蘇軾的《東坡志林》“涂巷小兒聽說三國語”條記載來看,至少在唐宋時期,三國故事已經(jīng)很受民眾歡迎?,F(xiàn)存元刊本《三國志平話》、元末明初長篇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元雜劇中的三國戲等,都是對三國講史話本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F(xiàn)當代中國戲曲界“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是三國”的說法,更體現(xiàn)出三國歷史故事對后世影響之深遠。在現(xiàn)存三國題材的明代戲曲中,明雜劇《義勇辭金》《文姬入塞》《漁陽三弄》《慶冬至共享太平宴》,明傳奇《連環(huán)記》《古城記》《草廬記》《青虹嘯》《三國志大全》等劇目,是關(guān)于曹操事跡著墨較多的戲曲作品,表現(xiàn)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智慧、統(tǒng)一北方的雄才大略、志在天下的非凡氣度、奠定曹魏政權(quán)的豐功偉績等,從側(cè)面反映出明代民間對曹操形象的傳播和解讀。下面分別以《義勇辭金》《文姬入塞》《青虹嘯》等劇作為例,對明代三國戲中的曹操形象簡要加以論述。

      一、《義勇辭金》中的曹操形象

      明代三國戲上承宋金元詩文小說劇本,下啟清代三國花部和傳奇,在內(nèi)容主題和曲調(diào)體制上為同類題材的作品提供了借鑒。其中明雜劇《義勇辭金》《文姬入塞》《漁陽三弄》《慶冬至共享太平宴》和明傳奇《連環(huán)記》《古城記》《草廬記》《青虹嘯》《三國志大全》等,雖不是以曹操為主角的劇作,但都從不同側(cè)面反映出當時民間對曹操形象的傳播、接受和解構(gòu)。

      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是三國故事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個橋段,很多文學(xué)作品中都有出現(xiàn)。明雜劇《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無疑是其中最出色的代表?!蛾P(guān)云長義勇辭金》簡稱《義勇辭金》,題為“正名:曹孟德奸雄待士;題目: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撰于明成祖永樂十四年(1416)。事本《三國志》《三國志平話》與《三國志通俗演義》,《今樂考證》有著錄。全劇四折一楔子,述劉備與曹操交戰(zhàn)兵敗逃走,關(guān)云長為曹操斬了袁紹的大將顏良,得知劉備的下落后,毅然掛印封金,辭曹奔劉,刻畫出關(guān)羽剛直不阿、忠義節(jié)烈的英雄形象。

      與關(guān)云長的“忠義”形象相對應(yīng),曹操善于籠絡(luò)英雄的“奸雄”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明人祁彪佳《遠山堂劇品》將《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列為“雅品”,并評論說:“不但關(guān)公之義勇,千古如見,即阿瞞(曹操)籠絡(luò)英雄之伎倆,亦現(xiàn)之當場矣。每恨關(guān)公未有佳傳,得此大暢?!倍潭趟氖嘧?,劇中曹操善于“籠絡(luò)英雄”的智慧形象呼之欲出,令人只想先睹為快。此劇第四折集中反映出關(guān)羽、甘夫人、曹操等人之間的復(fù)雜心態(tài),頗具典型意義。

      這一折戲主要講關(guān)羽為保護劉備的兩位夫人,暫且歸順曹操控制下的漢獻帝政權(quán),半年之后聽說了劉備在袁紹軍中的消息,打算離開許昌去尋找劉備。甘夫人知道后,非常擔(dān)憂:“叔叔今要出許昌尋你哥哥,只恐曹公知得,差人追趕,俺母子性命兀自難保!”而關(guān)羽的回答正表現(xiàn)出他心目中的曹操形象。關(guān)羽認為,“曹公雖則譎詐,必不殘害忠良”,而是“憑智力將俊材收,假仁義把民心結(jié)”,并拿出紙筆給曹操寫了封“一星星把志誠實說”的書信,自稱“漢偏將軍關(guān)羽拜上”,尊稱曹操“漢兗州牧丞相曹公府下”,將自己面對“丞相新恩,劉公舊義。恩有所報,義無所斷”的矛盾心理刻畫得淋漓盡致,對曹操的深情厚恩也表達出足夠的尊重與感謝,所謂“伏望臺慈,俯垂照鑒!羽頓首再拜”,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聽說關(guān)羽三次請辭,打算帶兩位嫂嫂去找劉備,曹操不同常人的表現(xiàn)也印證了關(guān)羽對他的評價。曹操對關(guān)羽的忠義之心非常了解,故而對關(guān)羽早晚必將離開許昌的行為,早有思想準備:“為因關(guān)云長,建立了功名,此人必不肯在此久留。我今做好了絳紅袍,白玉帶,遠游冠,干皂靴。等他臨行贈與他去也!”當手下部將張遼和夏侯惇告訴曹操“關(guān)羽引著劉備妻子出城去了,留下一封書在此;賞賜金銀,都封在府庫,不曾將一些去”,并主動提出“俺門領(lǐng)了軍馬趕他回來,不可放了他去”時,曹操卻對關(guān)羽贊賞不已,連呼“好將軍!好將軍!”并質(zhì)疑張遼和夏侯惇說:“若是你每被劉備得了,受了他如此厚恩,也還有念孤之心么?”并囑咐二人:“既然如此,人各為其主,你每又要趕他怎地?你每二人,就將送別筵席與那做的一套衣服,趕上送與他,以為餞行之禮。不可有違!”劇末“題目”題作“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正名”題作“曹孟德奸雄待士”,顯然是受“尊劉抑曹”傾向的影響,但也客觀地反映出曹操籠絡(luò)英雄豪杰的遠見卓識。

      二、《文姬入塞》等劇作中的曹操形象

      如果說《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表現(xiàn)出曹操對英雄豪杰的重視,那么《文姬入塞》《漁陽三弄》《慶冬至共享太平宴》等劇目則表現(xiàn)出曹操對以蔡邕、蔡文姬父女為代表的文學(xué)人才的看重,以及與以劉關(guān)張為代表的蜀漢政權(quán)之間的糾葛。

      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以“文姬歸漢”為題材的作品,要數(shù)明人陳與郊的雜劇《文姬入塞》和清人南山逸史的雜劇《中郎女》最為有名。明代劇作家陳與郊(1544—1611),原姓高,字廣野,號禺陽、玉陽仙史,亦署高漫卿、任誕軒,海寧鹽官(今屬浙江)人。萬歷二年(1574)進士。他工于樂府,雅好戲曲,著有傳奇4種,即《寶靈刀》《麒麟罽》《鸚鵡洲》《櫻桃夢》,合稱《詅癡符》;撰有雜劇5種,今存《昭君出塞》《文姬入塞》《袁氏義犬》3種,收入沈泰《盛明雜劇》初集;輯有《古名家雜劇》《古今樂考》等10余種,對整理、發(fā)展中國古典戲曲貢獻頗大。雜劇《文姬入塞》一折,收入《盛明雜劇》初集卷十,正文則題作“海昌玉陽陳與郊編,錢江無強張亦臨評,西湖長吉黃嘉惠、林宗沈泰閱”,從側(cè)面反映出明人對曹操形象的重新認識。

      《文姬入塞》的情節(jié)取自范曄《后漢書》卷八四《列女傳》之《董祀妻》。劇作開門見山,以曹操門下一個小黃門的口吻,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曹操因讀了文姬從漢入胡時題寫在驛壁上的半段小詞而感慨不已,寫下“敲干鸞鳳和膠髓,撲碎驪龍照乘珠”的詩句,認為“中郎有女,蔡琰無辜。待移糞上之英,仍坐匣中之玉。續(xù)成青史,完一代文章;免限黃沙,恨千秋羅綺”,于是派人去胡地贖文姬歸漢。原劇一折,專述蔡文姬離胡歸漢之際與兒子分別的悲慘場景,刻畫了主人公面臨祖國之愛與母子之情兩難選擇時的矛盾心境。這部雜劇既洋溢著思戀祖國故土、渴望游子歸根的愛國情懷,又包含著對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現(xiàn)實境況的千般無奈,同時也表露出蔡文姬對“腹生手養(yǎng)”的胡兒的深深眷戀與濃濃母愛。祁彪佳《遠山堂劇品》將其列入“雅品”,評曰:“略具小境。以此入塞,配昭君出塞耳?!逗帐伺摹?,何不一并演之?”①曹操在此劇中并未出場,但全劇發(fā)生的背景卻與其息息相關(guān),蔡文姬的命運也因為曹操而發(fā)生了傳奇般的轉(zhuǎn)折,最終得以回歸故國,使父親蔡邕的作品流傳于世。短短一折小戲,將一個重情重義、重視文化、重用人才的曹操形象刻畫出來。

      雜劇《漁陽三弄》和《慶冬至共享太平宴》也從不同側(cè)面豐富了明人眼中的曹操形象。大戲劇家徐渭的《狂鼓史漁陽三弄》(簡稱《漁陽三弄》)以《后漢書》卷八十下《禰衡傳》為故事藍本,講述禰衡升天之前在地府擊鼓痛罵曹操之情節(jié),如“(禰唱)哄他人口似蜜,害賢良只當耍。把一個楊德祖立斷在轅門下,硶可可血唬零剌??紫壬堑ざ`砂,月邸金蟆,仙觀瓊花?!兑住菲娑?,《詩》正而葩。他兩人嫌隙,于你只有針尖大,不過是口嘮噪有甚爭差。一個為忒聰明參透了‘雞肋話,一個則是一言不洽,都雙雙命掩黃沙”(【六么序】),將禰衡的凜然正氣與曹操嫉賢妒能、陰險奸詐形成鮮明的對照,影射出明代中后期奸相嚴嵩把持朝政的社會環(huán)境,開創(chuàng)了以南曲作雜劇的新寫法,具有鮮明的現(xiàn)實意義。明末戲曲理論家祁彪佳《劇品》將《漁陽三弄》列入“妙品”,稱“此千古快談,吾不知其何以入妙,第覺紙上淵淵有金石聲”,對徐渭的推崇和贊賞躍然紙上。而題作“本朝教坊編演”的《慶冬至共享太平宴》,主要講述劉備在諸葛亮等人輔佐下獨霸西川后,國泰民安,時逢冬至令節(jié),于是大宴功臣,其間遣張飛、馬超去荊州請關(guān)羽赴宴,途中大敗周瑜人馬而歸,共賀佳節(jié),激勵將士為蜀漢建功立業(yè)之事。劇作通過劉備、關(guān)羽、張飛、馬超等人的敘述,刻畫出曹操的立體形象。無論是劉備口中的“有奸雄曹操,又識某機。他舉薦我入朝,見了圣人,敘其宗派。曹操不忿某,他心懷謀害。俺弟兄三人,定栽花柳之計,私出許都,霸業(yè)西川”(第二折),還是關(guān)羽口中的“某姓關(guān)名羽字云長,幼習(xí)《春秋》《左傳》,精通武略,性秉剛?cè)幔倚恼?,與先主、張飛結(jié)義于桃園,赤心保助。后因曹操舉俺弟兄入朝,有心要圖于麾下,與張飛威鎮(zhèn)天下諸侯。不想俺主公乃漢室之宗,劉氏苗裔。此奸雄不忿,返意為仇,在于清風(fēng)嶺失散,將某說入許都,要某輔佐。某已棄印封金,辭曹歸漢。多虧軍師用計,俺眾將之勞,今主公霸業(yè)于西川之地,命某鎮(zhèn)守于荊州”(第二折),張飛口中的“曹操孟德占天時,中原獨霸;俺主公受人和,平定了西蜀;孫仲謀興地利,威鎮(zhèn)東吳”、“想孫權(quán)曹操,用盡機謀,窺圖漢室江山劉帝都。三分了猶然思慕,恨不的一統(tǒng)乾坤,四海歸伏”(第三折),馬超口中的“雖然三分天下,俺主公曾言,曹操、孫權(quán),實為漢之奸賊也。俺主公劉氏苗裔,漢室宗支,君臨天下,理之當然也”,都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即明人眼中的曹操為世所公認的“奸雄”,曾經(jīng)在劉備最落魄潦倒、無所依傍的時候舉薦劉備入朝,并“見了圣人,敘其宗派”,獲得“漢室之宗,劉之苗裔”的身份,此后才被尊為劉皇叔,為蜀漢政權(quán)的政治血脈奠定基礎(chǔ)。清風(fēng)嶺一戰(zhàn)后,劉備和張飛戰(zhàn)敗逃亡,關(guān)羽被曹操部將游說暫入許都,雖然口稱“歸漢不降曹”,后來也堅決地“棄印封金,辭曹歸漢”,卻掩蓋不了其歸降曹操勢力的事實;就連勇猛莽撞的張飛也不得不承認“曹操孟德占天時,中原獨霸”;馬超雖口稱“曹操、孫權(quán),實為漢之奸賊也”,也不能改變“三分天下”的事實,反襯出曹操在統(tǒng)一北方的過程中所取得的豐功偉績,表現(xiàn)出一個有智謀、有遠見、有志向的英雄形象。

      三、《青虹嘯》等劇作中的曹操形象

      周國雄先生認為:“(明代)傳奇劇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不但開創(chuàng)了中國戲曲的新局面,且逐漸成為遍布南北的主要戲曲樣式?!雹谠诒姸囝}材豐富的明代傳奇作品中,《連環(huán)記》《古城記》《草廬記》《青虹嘯》《三國志大全》等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劇作,是關(guān)于曹操事跡著墨較多的戲曲作品。其中《青虹嘯》中塑造的曹操形象,體現(xiàn)出鮮明的民間藝術(shù)風(fēng)格,反映出明代人民大眾的質(zhì)樸愿望,很具代表性。

      明代長洲人鄒玉卿的傳奇《青虹嘯》,又名《青虹嘯傳奇》,一名《檐頭水》,《曲錄》有著錄。據(jù)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考證,《曲考》《曲海目》《今樂考證》將其列為無名氏。劇凡三十出,主要演繹東漢末年曹操誅戮董承,殺害董、伏二后;董承之子董圓投奔司馬懿,后改名司馬師;高公公救出太子,與董圓妻撫養(yǎng)太子長大成人,并輔助化名高貴卿的太子登基,誅殺曹芳逆黨的故事。全劇半出臆造,半據(jù)演義,旨在反映社會現(xiàn)實中的激烈斗爭,宣揚忠孝節(jié)義的價值觀念,與清人石子斐的傳奇《龍鳳衫》、京劇《逍遙津》相類似。現(xiàn)存古本戲曲叢刊本。

      《青虹嘯》開宗明義,以《述略》形式概括了全劇的主要情節(jié)和主題思想,并將曹操定位成一個“篡逆凌夷”、把持朝政的奸佞形象。文曰:

      【沁園春】(末上)漢祚衰微,曹瞞秉政,篡逆凌夷。羨董承泣詔,伏完歃血,吉平嚙指,議鴆奸回。悍慶淫英,成奸慮罪,暗首權(quán)奸起禍魁。忠王事,極刑拔舌剜目不心灰??氨?。宮禁多危,伏后尸夷,絞貴妃痛君絕乳。高公存漢,送姑撫養(yǎng),得認皇姨。忠矣董圓,更名司馬,整旅中興復(fù)帝畿。將冤雪,檐頭滴水,毫發(fā)不差移。

      在第二折《謁陵》中,主人公董承的出場自白,大致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邇來國事日艱,虎狼當?shù)?,始遭十常侍之亂,繼受董卓之傾。二賊雖除,曹瞞復(fù)出,恣肆奸雄,威壓天子。我恐炎漢不久被賊所篡,日夕憂煩”,“可恨賊臣,掌握朝權(quán),謀臣如市,戰(zhàn)將如云,上殿不名,入宮劍履,欺君罔上,至此極矣”,“近來曹操秉政弄權(quán),早晚恐生禍亂”,為后文情節(jié)做好鋪墊。

      在第三折《議疏》中,曹操出場后的一番自述,真實地表達了其內(nèi)心世界:“笑握山河盈寸,雄威遠振凌云。伯業(yè)圖王施暴政,喜負雄名壓眾臣,手持乾與坤?!薄跋鹿俨懿伲置系?,譙郡人也。位列三臺,官居一品。挾天子之威名,令諸侯之臣服。出將入相,為詭詐之班頭;罔上欺君,作奸雄之領(lǐng)袖。門下謀士華歆、張緝等,皆堪輔弼之臣;帳前虎賁許褚、樂進輩,盡稱敢死之士。長子曹丕,可受禪位;孫子曹芳,定繼大業(yè)??珊迣O權(quán)、劉備,各霸一方,鼎分三足,令我早晚憂心。我如今先圖漢室,后滅二雄,有何不可?前日已命張緝同曹芳邊上犒軍,施惠士卒,以窺將校動靜,今日料必歸矣。待他來時,再做商議?!薄胺浇駥O劉各立,天下鼎分,軟弱漢君,何能為主?況我身經(jīng)百戰(zhàn),德望俱隆,目下雖為首宰,終為天下之主。你兩個聽我道來?!辈懿匐m身經(jīng)百戰(zhàn),功勛卓著,“位列三臺,官居一品”,“出將入相”,“德望俱隆”,但在傳統(tǒng)的儒家觀念中,卻是“詭詐之班頭”“奸雄之領(lǐng)袖”,“他把一門子侄咸封爵,只恐四海山河半屬曹”,仍然招來一些大臣的嫉恨?!霸S田射鹿”一事,堪稱《青虹嘯》一劇的主線,亦為曹操行為引起非議的導(dǎo)火索,并為曹魏政權(quán)的最后傾覆埋下伏筆。

      “許田射鹿”一事,晉陳壽《三國志》中未見記載,始見于南朝宋裴松之對《三國志·蜀書六》所作的一條注解:“初,劉備在許,與曹公共獵。獵中,眾散,羽勸備殺公,備不從。及在夏口,飄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獵中,若從羽言,可無今日之困。備曰:‘是時亦為國家惜之耳;若天道輔正,安知此不為福邪!”③羅貫中撰寫小說《三國演義》時,用如椽妙筆,將關(guān)羽吉光片羽的一句話,演繹成小說第二十回“曹阿瞞許田打圍,董國舅內(nèi)閣受詔”一節(jié),反映出元代尊關(guān)公忠勇、貶曹操奸詐的民風(fēng)。《三國演義》中“許田射鹿”的劇情概要是:東漢建安三年(198),曹操邀劉備一同隨護漢獻帝到許田射獵,以觀察劉備等人的動靜。后獻帝三箭射鹿不中,曹操卻趁機用獻帝的金令箭射中一鹿,并在眾人齊呼萬歲時,放馬遮在獻帝面前迎受歡呼,將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心態(tài)暴露無遺。關(guān)羽動怒,提刀拍馬欲殺曹操,卻被劉備急忙制止。

      《青虹嘯》第五折《畋獵》主要講述華歆上疏請往狩獵。漢獻帝因“國運支離,元奸疊出,十常侍幾覆朝綱,董卓繼而亂政,使寡人每懷宗社之憂,時切危亡之慮”,向群臣問策是否前去;董承認為“陛下乃萬乘之尊,四海之主”,勸其“即刻返駕”;曹操則稱“臣聞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時出郊,示武天下。方今干戈擾攘之秋,畋獵甚有利益”,力勸其前往。狩獵過程中,董承之子董圓前來保駕,正好親眼目睹曹操的僭越之舉,將現(xiàn)場眾人的不同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與《三國演義》中“許田射鹿”的相關(guān)情節(jié)稍有不同,《青虹嘯》中將欲殺曹操之人改成了董圓,制止董圓之人則為其父董承。茲將第五折《畋獵》中“許田射鹿”的相關(guān)情節(jié)摘錄如下:

      (眾)前面山凹里,趕出一鹿,恐驚圣駕,先此奏明。(末)待朕親自射之。(內(nèi)扮鹿跳上)(末射不中介)(凈)臣欲借陛下雕弓,試臣一射何如?(末)卿可取去,用心技射。(凈射鹿倒介)(眾)萬歲萬萬歲。(凈向前受介)些須小技,不勞眾將稱賀。(小生拔劍欲殺凈)(生袖遮介)(末)天色已晚,就此返駕。(眾)領(lǐng)旨。(合)返皇都凱歌沸涌,馬車聲如雷動,馬車聲如雷動。(下)(小生)咳,可恨可恨。方才天子射鹿不中,那操賊奪圣上雕弓射之,各營將士見金鈚玉箭,只道圣上所射,嵩呼萬歲,叵耐遮呼受禮,復(fù)言“些須小技,不勞稱賀”,竟把圣上金鈚玉箭,懸掛腰間。我一時忿氣不過,意欲拔劍殺此逆賊。父親見賊牙爪甚多,恐我遭禍,拂袖攔擋。咳,今若不殺國賊,恐早晚生禍也。

      “許田射鹿”事件之后,曹操“只為漢室衰微,皇上懦弱,意欲圖位,故此誘帝出獵,以窺臣下之意。不料董承密受血詔,造意興謀,毒藥鴆我。深感上蒼默佑,慶童首報,被我將七家盡行抄斬??珊薅瓐A夫婦在逃,已著各處關(guān)津,用心盤詰,再無下落。但恨伏后乃伏完之女,董妃乃董承之妹,今若不誅,必貽后患。因此前日入宮擒出。今坐他誣蔑大臣之罪,以杜日后報復(fù)之禍。”除了命令將“伏、董二家,全家抄斬,并要細搜血詔,不得有誤”外,還將伏、董二后悉數(shù)殺害,“從教斬草根須究,天意興曹暗錫庥,待北面稱王愿始酬”(第二十四折)。清理完異己之后,曹操“一敗潼關(guān)險喪了,抱深屙日來難療。平生寧負他人,罔顧千年遺誚”,風(fēng)光無限之余,卻逃不過歲月的懲罰。被封為魏王的曹操,病魔纏身,甚至出現(xiàn)神念恍惚的狀況:“寡人魏王曹操,挾炎漢之褒封,僭魏王之稱號,百政聿新,中原威震。不想前日因追董圓,被馬超那廝,半路突出,殺得我垂首喪氣,割髯棄袍而走,因此氣成一病,十分昏亂,沉沉一息,只恐不久了。況又頭風(fēng)復(fù)發(fā),疼痛難支。只因抱此病癥,想起昔年,幾被董承、吉平所鴆。咳,國舅國舅,我的雄心還在,你的忠良何往?!弊罱K,曹操在噩夢和病患的雙重交織下,受不了良心的譴責(zé),“冤魂手執(zhí)長絳,長絳,鬼卒怒目兇梟,兇梟??蓱z一命定難逃。頭目暈,足蹊蹺”(第二十五折),最終跌落床榻而亡。數(shù)年后,曹魏政權(quán)也為董圓扶持的幼主所取代,落了個冤冤相報、為人嘲笑的下場。《青虹嘯》對劇情和人物形象的處理,也為京劇《許田射鹿》提供了可資借鑒的依據(jù)。

      此外,《連環(huán)記》中的曹操形象,主要出現(xiàn)在司徒王允的敘述中:“以純鉤寶劍,著曹操去刺董卓,被呂布沖破。曹操潛歸故里,檄會諸侯,率同劉關(guān)張合兵,將謂明正其罪。又奈呂布當關(guān)三戰(zhàn),棄冠佯輸,將士恐墮其計,漸漸解體。刺又不成,戰(zhàn)又不克,如何是好?”《古城記》中的曹操形象,是一個“胸有大志,腹有良謀”的領(lǐng)袖人物,他對年少時許紹對自己的評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基本贊同,自稱“中原宰相,中原宰相,凜凜威風(fēng)震四方。挾令天子把名揚,八路諸侯皆喪膽,妙策神機有誰比方?”(第十五出《賜馬》,【出對子】)。在劉關(guān)張眼中,曹操形象又各有側(cè)重:面對曹操所下的戰(zhàn)書,劉備無力阻擋,聲稱“恨只恨曹操強梁,頓教人心下驚慌。猛然兵圍徐州地,好教我疑思沒主張”,“我本是弄毛錐儒生伎倆,說甚麼筆尖兒橫掃了五千行,論武藝全賴伊行,急點精兵,及早提防”,只能把跟曹操對陣的艱巨任務(wù)交給關(guān)羽和張飛。當周瑜問劉備“要道三國中誰是英雄好漢”時,劉備卻毫不猶豫地說“三國中曹操是英雄好漢”,與周瑜對曹操不屑一顧的評價“曹操奸雄勢猖狂,挾令天子把名揚。華容道上私奔走,至今不敢出許昌”大相徑庭。張飛則自稱是“殺人的領(lǐng)袖”,面對曹操的強勢進攻不怯不懼,“笑曹瞞些些狗子拳頭大,自是駱駝雖小勝豺狼。誰知我虎瘦雄心壯,踹一腳踹開了千層地府,吹口氣吹開了云霧穹蒼”,連呼“殺曹瞞何用商量,殺曹瞞何用商量”,自有一番英雄氣概;當偷襲曹營失敗后,張飛上山當了山大王,卻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名,擔(dān)心“若標了我真名在上,日后中原曹操聞知,未免取笑,說我老張去做強盜,不如混標一名在上,日后見了大哥,再作道理”,可見曹操在張飛心目中的位置非常重要。而“武略無雙”的關(guān)羽卻深諳兵法之道,認為“將在謀而不在勇”,“曹操有雄兵百萬,戰(zhàn)將千員,我和你將寡兵微,焉能對敵,必須用計行之”。當張飛的“蜘蛛破網(wǎng)計”失敗之后,劉備和張飛望風(fēng)而逃,關(guān)羽還在下邳城中保護兩位皇嫂。曹操也深諳兵法之道,認為“歸師勿掩,窮寇勿追”,一方面制止手下追趕劉備和張飛,命令“傳令拔寨,回兵勿趕”,另一方面積極招降關(guān)羽,聲稱“惟有云長,孤甚愛慕其形貌武藝,若得此人相助,則中原大事濟矣。諸將有何高議”,并告訴部將張遼,“若還說得他來歸降,即封你為蕩寇將軍”。所以,當張遼勸說關(guān)羽歸降曹操時,關(guān)羽提出“若要我歸降曹相,先要他依我三樁事;若不依我三事,寧可死戰(zhàn),決不肯降”,即“第一來,主亡則輔,主存則歸。早上知道仁兄消息,晚上辭別就行,毋得攔阻。此是一也。二則降漢不降曹,此乃大節(jié)也。三者許昌要蓋一所新宅,與二位皇嫂一宅分為兩院而居;照給大哥俸米供奉,皇嫂不食曹家之食;無問大小將官軍卒人等,不得擅入吾門,有犯者殺戮不稟;不與老相建立大功,來不參,去不辭?!鄙钌盍私獠懿偾蟛判膽B(tài)的張遼,直接大包大攬,給關(guān)羽吃了顆定心丸:“有小弟在,莫說是三件,就是三十件,見了明公,一一依從。”正是因為曹操對關(guān)羽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非??粗?,想法設(shè)法搜羅人才、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求賢若渴重獎人才,關(guān)羽才帶著兩位嫂嫂投奔許昌,才有了后來“關(guān)云長義勇辭金”的千古佳話。

      四、結(jié)論

      何滿子先生說過:“哪怕從唐朝算起,從三國故事流傳至羅貫中寫定小說為止,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在這樣悠長的年代中,人們在傳述三國故事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將各種歷史時期的思想意識,政治、倫理、歷史評價標準,人生價值觀統(tǒng)統(tǒng)附益在歷史故事之中。”④這段用來評價《三國演義》主題傾向的話語,同樣適用于明代三國戲中關(guān)于曹操形象的評價問題。通過對明代戲曲中許田射鹿、云長辭曹、義討董卓、黃鶴樓論英雄、禰衡罵曹、文姬歸漢等情節(jié)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明代民間對曹操形象的廣泛傳播、不同接受和重新解構(gòu),即藝術(shù)真實不同于歷史真實,重視歷史真實并非拘泥于史實不變,不同歷史時期的民眾對歷史人物的解讀都不可避免地會打上時代的烙印,都可能會根據(jù)歷史進行符合當代審美特質(zhì)的藝術(shù)加工。明代三國戲在繼承前代三國詩文作品和戲曲小說的基礎(chǔ)上,以民間“自下而上”的視角進行闡釋和解讀,演繹出三國鼎峙這一歷史時期波瀾壯闊的發(fā)展軌跡,塑造出一個不同于正史、野史和小說中的曹操形象,大致勾勒出曹操馳騁縱橫、風(fēng)云際會、老謀深算而又極度自負的一生,表現(xiàn)出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氣、討伐董卓的勇氣、許田射鹿的底氣和問鼎天下的膽氣等文化品格;同時,也把明代“尊劉抑曹”的道德準則和愛憎感情體現(xiàn)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在曹操形象演進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過渡作用。

      注釋

      ①祁彪佳:《遠山堂劇品》,《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冊,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第156頁。

      ②李修生,趙義山主編:《中國分體文學(xué)史·戲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96頁。

      ③〔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卷三六《蜀書》六《關(guān)張馬黃趙傳》,中華書局,1959年,第940頁。

      ④何滿子:《〈三國〉文化形成探源》,《古典文學(xué)知識》1994年第6期。

      責(zé)任編輯:行 健

      鄢陵县| 珠海市| 抚松县| 金山区| 泊头市| 永和县| 长岭县| 林甸县| 北宁市| 舒兰市| 合江县| 武强县| 金湖县| 镇远县| 儋州市| 江川县| 陇西县| 锦屏县| 二连浩特市| 泽普县| 哈巴河县| 洛阳市| 壶关县| 中阳县| 山东省| 师宗县| 宜州市| 衢州市| 上思县| 任丘市| 延长县| 黎平县| 灌云县| 荔波县| 衢州市| 泌阳县| 和政县| 封丘县| 华宁县| 茌平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