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峻峰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300)
針刺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的臨床探討
曹峻峰
(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大連 116300)
目的 探討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的臨床療效,提高對腦卒中的治愈水平。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220例患者,按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110例)采用現代康復治療,實驗組(110例)采用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手段,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FAM與BI得分,并統(tǒng)計100 d后患者殘疾率。結果 實驗組治療后FMA與BI得分均高于對照組,且本組患者殘疾率明顯較低,比較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具有良好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針刺;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
腦卒中亦稱急性腦血管意外,中醫(yī)學又稱之為“中風”。近年來的調查顯示,腦卒中及其并發(fā)的功能障礙已嚴重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生活質量,有近80%的腦卒中患者遺留有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因此,降低致殘率、提高康復效果已成為目前康復醫(yī)學的研究熱點。針刺與現代康復雖起源不同,但其在適應證上有相同的疾病譜,理論上和治療方法有著極強的互補性,將二者結合將會成為腦卒中康復治療的新思路[1]。本文選取我院于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分別采取現代康復治療手段與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手段進行治療,經臨床實踐證實,采用針刺結合現代康復治療手段對治療腦卒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現綜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文選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22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本次臨床實踐的研究資料。其中,男性患者162例,女性患者58例;患者年齡43~81歲,平均(54.5±6.8)歲;所有患者均為初次發(fā)病,且發(fā)病時間均不超過14 d。本院對腦卒中的相關診斷均按照并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會議所制定的診斷標準,并且對所有患者的診斷結果均通過MRI和CT進行證實;所有患者入院時的日?;顒幽芰υu分為0~60分,平均(21.4±8.6)分。腦梗死后遺癥192例,腦出血后遺癥28例;上述所有患者在發(fā)病時均無嚴重肝、腎以及其他嚴重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且均無精神病史。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所有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1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發(fā)病史、日?;顒幽芰?、發(fā)病時并發(fā)癥以及既往病史等信息,各項差異均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在住院治療階段,均給予患者進行普通神經內科藥物治療,并進行常規(guī)康復訓練。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對本組患者采取現代康復治療手段進行治療。患者入院24 h后,即由專業(yè)的康復醫(yī)師對患者進行現代康復訓練,每天進行1次,每次30 min,總共訓練3周,視患者病情需要,必要時給予患者鼻飼?,F代康復訓練的主要內容為:對軟癱期患者的治療以引發(fā)患者的運動反應度,提高患者肌收縮力及肌張力為主;對痙攣期患者的治療以抑制患者的痙攣度,協調患者進行運動訓練,促進整體分離運動為主。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床上良肢位的擺放,患者肢體的被動運動,健側帶動患側運動,搭橋練習,翻身訓練及坐位平衡訓練,起立、站立平衡及步行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等。從開始康復訓練開始即要求家庭陪護參與并幫助患者訓練[2]。
1.2.2 實驗組方法:在對照組患者進行的現代康復訓練的基礎上,對本組患者進一步采用針刺療法進行聯合治療。在針刺治療開始前,由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穴位進行常規(guī)消毒工作,并備好直徑為0.3 mm、長度為40.0 mm的針,然后由針刺醫(yī)師將針刺入相應穴位,得氣后在相關穴位留針30 min,每日進行1次。其主要的針刺方法為:采用平衡肌張力的針法,以改善肌群間的肌張力平衡為主要目標,即注重強化上肢伸肌、下肢屈肌運動,拮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運動,協調和平衡主動肌與拮抗肌的肌張力,促進共同運動向分離運動轉化,抑制與控制痙攣,建立正常運動模式。故分別取上肢屈肌側極泉、尺澤、大陵;上肢伸肌側肩髃、天井、陽池;下肢伸肌側髀關、曲泉、申脈。先刺痙攣優(yōu)勢側,行較重提插手法;后刺痙攣劣勢側,行輕柔捻轉手法[3]。針刺療程為3周。
1.3 評價標準:在治療開始前與治療結束,由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分,并在治療結束后100 d隨訪所有患者,記錄所有患者的殘疾情況。對患者運動功能的評分標準采用Fugl-Meyer(FMA)簡氏評分法;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評分標準采用Barthel(BI)指數評分法;患者治療100 d后的Barthel評分低于60分時即判定為殘疾。
1.4 統(tǒng)計學處理:使用SPSSl8.0分析數據,使用平均數±標準差(x-± 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或卡方檢驗,α=0.05作為數據的檢驗水準,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MA得分對比:治療前兩組患者的上下肢FMA得分總體相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治療后的上下肢FMA得分上,實驗組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水平,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BI指數對比:對照組的治療前BI得分與治療后得分總體相當,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實驗組治療后BI得分比治療前得分提升顯著,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100 d后殘疾情況對比:在治療100 d后,對照組患者的殘疾率(41.82%)明顯高于實驗組水平(24.55%),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而實驗組患者的未殘疾率(75.45%)明顯高于對照組水平(58.18%),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實驗組病患殘疾情況明顯較好。
腦卒中發(fā)病1~2周一般為急性期,是治療預防后遺癥的最佳時機,此時給予正確及時的治療方案,能使患者神經缺損程度得到最大的恢復,甚至不遺留任何后遺癥,但是若治療措施不及時或治療措施不當,就會極大的影響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4],極易導致患者死亡。本次臨床實驗中,通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手段強化治療,可見能夠明顯提升患者治療后的FMA得分與BI指數,且能夠有效降低患者治療100 d后的殘疾率,收效顯著。
綜上,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具有良好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參考資料
[1] 楊艷春,朱路文,唐強.針刺結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的研究進展[J].針灸臨床雜志,2015,31(6):91-93.
[2] 萬學文,趙樹華,薛鈞來.早期針刺結合現代康復治療急性腦卒中患者肢體偏癱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108-109.
[3] 樊蘊輝,李立群,伊紅麗.針刺配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側痙攣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33):41-42.
[4] 申健,鄧紅亮,崔艷.早期針刺聯合現代康復治療腦卒中偏癱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2,15(4):480-482.
R743.33
B
1671-8194(2017)10-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