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楠王成龍李金磊
(1,河南省鶴壁市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8030;2,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3000;3,河南省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0008)
提高反芻動物非蛋白氮飼料利用效率
韓楠1王成龍2李金磊3
(1,河南省鶴壁市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8030;2,河南省新鄉(xiāng)市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3000;3,河南省畜產(chǎn)品質量監(jiān)測檢驗中心 450008)
為了探討反芻動物利用非蛋白氮的利用效率,本文從非蛋白氮的概念說起,分別從日糧中蛋白質水平、瘤胃可發(fā)酵碳水化合物、非蛋白氮占日糧的合適比例、微量元素和降低非蛋白氮釋放氨的速度等5個方面闡述如何提高反芻動物非蛋白氮飼料的利用效率,目的是提高對非蛋白氮飼料的認識,充分利用其特性,提高動物的生長性能。
反芻動物;非蛋白氮;尿毒;氨中毒
當前在蛋白質飼料資源日趨緊缺的嚴峻形勢下,如何提高反芻動物對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開發(fā)非蛋白氮已成為國際反芻動物營養(yǎng)研究的重要領域[1]。
非蛋白氮是指非蛋白質的含氮物質,包括肽、游離氨基酸、酰胺類、含氮的糖苷和脂肪、生物堿、甜菜堿、膽堿、嘌呤、銨鹽和硝酸鹽等。鑒于肽和氨基酸能夠被各種動物(反芻動物和非反芻動物)很好利用,所以一般不列為非蛋白氮飼料之中。作為反芻動物飼料的非蛋白氮主要是指不具有氨基酸肽鍵結構的含氮化合物,包括尿素及其衍生物、氨及銨鹽、酰胺化合物,其中排首位的是尿素及其衍生物[2],它們能被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很好利用,非反芻動物不能利用或利用效率很低。
非蛋白氮的有效利用取決于瘤胃微生物將氨轉化為微生物蛋白的能力,非蛋白氮釋放氨的速度,瘤胃微生物的種類,飼料蛋白質水平和非蛋白氮的種類等因素。通常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的速度比非蛋白氮分解速度慢4~10倍。如果非蛋白氮分解釋氨速度過快,容易引起家畜氨中毒,即使尚未達到中毒水平,也會降低非蛋白氮的有效性。所以在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應采取措施,提高非蛋白氮飼料的利用率,現(xiàn)將提高反芻動物非蛋白氮飼料利用率的方法介紹如下。
反芻動物利用非蛋白氮的效果與日糧中蛋白質的水平有很大關系,日糧蛋白質水平越低,非蛋白氮的利用效果越好。當日糧蛋白質含量過高,由蛋白質產(chǎn)生的氨便可滿足瘤胃微生物的需要,非蛋白氮產(chǎn)生的氨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由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造成氮的浪費。一般情況下,日糧可消化粗蛋白含量為10~11%,非蛋白氮利用效率最高。
在瘤胃微生物生長所需的能量、氮源、礦物質、維生素和生長因子中,只有能量和氮源同步供給,才能保證微生物的快速生長。當可發(fā)酵碳水化合物供給不足,微生物合成菌體蛋白所需的能量和碳架受限,蛋白質合成受阻,多余的氨會被瘤胃吸收進入肝臟轉化為尿素,經(jīng)尿液等途徑排出體外造成氮的損失。因此,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可溶性糖類以保證供給微生物足夠的能量是必要的。據(jù)報道,玉米淀粉溶解度大,發(fā)酵速度快,可保證98%的尿素得到利用,是目前最理想的反芻動物能量來源。但日糧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并不是越多越好,若分解供能過快,會發(fā)生瘤胃發(fā)酵與微生物蛋白質合成的解偶聯(lián)作用,造成能量浪費。因此,應盡量保持兩者的同步化,這樣既可提高生產(chǎn)效率,又能節(jié)約成本。
研究表明,對日產(chǎn)奶量20kg的奶牛,當尿素氮占日糧總氮的20~30%時,可替代豆粕量的60~90%,此時對采食量、產(chǎn)奶量、乳成分、瘤胃pH和血液尿素氮的水平無影響。但當尿素氮替代日糧總氮的量超過30%時,奶牛食欲會下降。利用尿素時,尿素添加量不應超過飼糧干物質的1%、飼糧總氮的1/3和濃縮飼料的3%。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不同廠家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純度不同,在應用時要按產(chǎn)品標示計算含氮量。
硫是影響非蛋白氮利用率的主要元素之一,因為非蛋白氮一般不含硫,而硫是瘤胃微生物合成蛋氨酸、胱氨酸和半胱氨酸所必需的原料。一般要求日糧氮硫比例在10~15∶1的范圍,否則應適當補硫。磷也是合成蛋白質必須的元素,在日糧中適當添加磷可以提高反芻動物對非蛋白氮的利用率。此外,鈣、鎂、銅、鋅和硒等元素能提供瘤胃微生物的活力從而改善非蛋白氮的利用。
瘤胃微生物合成蛋白的速度比分解尿素釋放氨的速度要慢,這一方面會造成氮損失,另一方面也會增加氨中毒的可能性。因此,延緩尿素釋放氨的速度可以提高非蛋白氮的利用率。隨著非蛋白氮產(chǎn)品的不斷升級,像包被尿素、淀粉糊化尿素及尿素糖蜜復合添磚等新產(chǎn)品和新技術,可以減少脲酶與尿素直接接觸的機會,降低尿素釋放氨的速度,提高非蛋白氮的利用率。另外,在利用非蛋白氮時,添加脲酶抑制劑可視脲酶結構發(fā)生變化,從而抑制脲酶的活性,降低尿素分解速度。脲酶抑制劑有重金屬鹽類、氧肟酸類化合物,二胺、三胺類化合物和絲蘭提取物等。重金屬鹽類因在抑制脲酶的同時,對其他酶也有抑制作用,從而在生產(chǎn)中難以利用。在我國使用乙酰氧肟酸較多,而國外普遍使用絲蘭提取物。在實際應用中乙酰氧肟酸的推薦量為奶牛、育肥牛25mg/kg,肉羊30mg/kg。非蛋白氮種類不同,氮利用率各異,縮二脲等尿素衍生物釋放氨的速度比尿素慢,既可減少氨中毒的可能性,又能提高微生物合成蛋白質的效率。
除上述一些非蛋白氮的利用技術之外,飼喂尿素等還要遵守以下原則:初次飼喂時添加量應由少到多,讓瘤胃微生物逐漸適應,不能一次大量供給,全天量應分開飼喂;不能溶于水中喂飲,因為尿素吸水性很強,極易分解放氮;不能單獨飼喂、應與精料或粗飼料均勻混合后飼喂家畜;飼喂后不能立即飲水;犢牛、年幼育成牛因其瘤胃微生物發(fā)育不全,不能飼喂非蛋白氮飼料。
[1]郗偉斌,張永根.反芻動物飼用尿素緩(控)釋技術研究進展[J].飼料工業(yè),2010(增刊):102-105.
[2]祁茹,林英庭.脲酶抑制劑對反芻動物瘤胃氮代謝的調(diào)控及應用[J].中國奶牛,2010(12):21-25.
韓楠,獸醫(yī)師,獸醫(yī)碩士,從事獸醫(yī)臨床和實驗室診斷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