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云
摘要:課外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部分,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語文課外閱讀教學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筆者從以下方面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營造氛圍,自主閱讀;溯本求源,選擇閱讀;明確要求,拓寬時空;以研促教,創(chuàng)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學生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的意義
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部分,是課內閱讀的擴展,對學生智力發(fā)展有重要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格外看重課外閱讀在提升學生智力方面的作用,他說:“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教學實踐證明:語文課外閱讀對于促進語文教學質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語文課外閱讀還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生課外閱讀數(shù)量有待于進一步增加,閱讀面相對狹窄,更多是作文范文之類的閱讀,閱讀內容與語文課外閱讀目標要求有偏差。甚至有的課外閱讀文章和書籍選擇良莠不齊,沒有語文教師的嚴格把關,學生參與課外閱讀時間保證不了,環(huán)境不夠優(yōu)化,僅日常作業(yè)已經占用學生大量課外時間,更不用說擠出寶貴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有的家長對于課外閱讀也持不同看法,片面認為語文課外閱讀屬于浪費時間,不如將寶貴的時間參加文化課輔導。
三、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的實踐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本只是例子,從青年現(xiàn)在或將來需要讀的同類書中舉出來的例子;其意是說你如果能夠了解語文教本里的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閱讀同類的書,不至于摸不著頭腦。所以語文教本不是個終點,從語文教本入手,目的卻在閱讀種種的書?!笨梢?,課內閱讀教學是手段,課外閱讀才是目的,即“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筆者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
1、營造氛圍,自主閱讀。小學生課外閱讀內容與其心理需求一致,就能使學生產生共鳴,引起他們閱讀興趣。小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各不相同,其閱讀興趣、理解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課外閱讀指導中必須盡量滿足學生不同閱讀需要。要滿足學生不同課外閱讀需要,首先應為學生準備大量閱讀材料。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建造家庭小書櫥,在教室設立小小圖書角,讓學生具備藏書意識。此外,還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等,使家長提高認識,為學生購買相關課外閱讀資料,并在家中形成相應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動機。同時,為了豐富學生讀書內容,我們引導學生共同建立班級書櫥,讓學生將自己看過的書拿到班級里,或用零花錢購買幾本書捐給班級,使班級擁有一個比較豐富小書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為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書籍熏陶,我還經常與學生談起自己在書店所見自己喜歡的書,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選擇閱讀材料信息。
2、溯本求源,選擇閱讀。小學生課外閱讀應該有所選擇,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怎樣為小學生選擇課外閱讀書籍的問題。選擇閱讀的內容應滿足兩個需求:
(1)選擇課外讀物要能滿足孩子的認知需求。小學生各方面都正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最佳時期,無論是心理、大腦,還是神經系統(tǒng),都會隨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發(fā)生不同的階段性變化。如: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已經有了一定的生活實踐經驗,在學校中也學習了一定量的科學知識,所以他們的認知能力會隨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向其推薦的讀物也應隨之而變化。如童話作品《安徒生童話》、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么》等,而低年級則選擇推薦寓言故事、短篇童話類的書籍。
(2)選擇課外讀物要適合孩子的個性需求。個性是作為個體的人所體現(xiàn)出來的全部心理特征綜合。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人的個性也是千差萬別的,因此教師、家長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個性特點,并根據學生個性的特點推薦課外讀物,以此激發(fā)興趣。如:對性格內向的學生給他們推薦一些古今中外科學家成才的故事,如:《愛因斯坦傳》、《李四光》等;對性格外向天性好動的學生,向其推薦英雄保家衛(wèi)國具有戰(zhàn)斗場面的讀物,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林海雪原》等;對喜歡音樂的學生,讓他們多讀《聶耳》、《貝多芬》等故事;對喜歡文藝、體育的學生,向他們介紹與之相關聯(lián)的名人趣事,投其所好,循循善誘,使他們從這些名人趣事中找到與自己個性特點的相似之處,點燃他們的希望之光。因為,“強烈的希望是人生中比任何歡樂更大的興奮劑”。讓小學生在閱讀中產生興奮就可以將“被動”變成“主動”。
3、明確要求,拓寬時空。課外閱讀首先它是學生獨立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對書籍的選擇有著自主性。閱讀速度,也是根據自己的時間,自行去安排。因此,在給自己制定閱讀計劃的時候,要明確每天至少閱讀時間半小時。對于內容的選擇上,要本著與教學相關的讀物,不能閱讀有害于身心健康的書籍。同時,還要養(yǎng)成對于經典優(yōu)美的句子,做好摘抄的習慣,保存下來,最好能夠記憶下來,可以給別的學生講自己看到的知識。這樣做,可以逐漸提升自己的知識能力。
4、以研促教,創(chuàng)新模式。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要非常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因為這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發(fā)展自身能力的過程。平時的教學中,要對學生閱讀課外書進行相應的指導,主要是要教給學生如何思考的方法,將閱讀的過程轉變成思維加工的一個過程,不能簡單的只是去讀,而沒有大腦地參與,這是不行的。這樣的閱讀可以說毫無意義。必須培養(yǎng)自己在閱讀中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
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堅持不懈地加強課外閱讀研究,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課外閱讀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