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麗
小鎮(zhèn)很小,但去過那兒的人都會談及那里愛笑的居民,說他們仿佛不知道悲傷為何物。
我是在一個春日的午后來到小鎮(zhèn)的。記得那天桃花開得很美,有花瓣隨微風(fēng)紛紛揚揚地落下。讓我沒想到的是,我竟然在小鎮(zhèn)上遇到了一個從來不笑的姑娘。
她開著一家客人很少的客棧,住在一間滿是紅色和橙色家具的房間里,常在午后看看書、畫畫畫、曬曬太陽,生活規(guī)律而文藝。
我叫她阿夏。
有天,我心血來潮地問她:“阿夏,阿夏,你咋不笑呢?”
“我笑起來不好看。”她合上書,扭頭望著我。
“原來你這么愛美呀!”
“而且笑多了臉上的皺紋會變多的?!彼槐菊?jīng)地回答道。
我笑笑,只當(dāng)她是個愛美的姑娘。
阿夏說話時總是一臉嚴(yán)肅,而且我總覺得她的言語中帶著對這蒼茫世界的淡漠,仿佛生命只是在時間里走過,無所謂開心或不開心,喜歡或不喜歡。
住在阿夏客棧的那段時間,我寫稿特別順暢,編輯直夸我大有進步,字里行間都帶著特別的韻味。我想這大概是受了阿夏的影響吧。
對了,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個作家,以寫稿為生,唯一的興趣愛好就是每年在不同的小鎮(zhèn)住上一段時間再離開。
這是我居住的第九個小鎮(zhèn),阿夏是我在旅途中結(jié)識的眾多陌生人中的一個,只是她有一點很特別——我從沒在她的眼中看見過一絲光芒。
三個月后,我離開了。
我很少回到曾經(jīng)住過的小鎮(zhèn),卻在第二年的春日,又站在了阿夏的客棧前。
我第二次離開的時候,阿夏送給我一壇自釀的桃花酒,很香,卻比其他人家釀的苦澀些。
第三年我又到阿夏的客棧住了三個月。離開時阿夏送給我一幅畫,油彩很厚,顏色偏冷,看上去有些陰郁。
第四年,我再次回到小鎮(zhèn),卻沒有見到阿夏,聽說她死了。鎮(zhèn)上的居民發(fā)現(xiàn)她時,鮮血正從她的腕間汩汩流出,淌在地板上,與整個房間的紅色與橙色融為一體,讓人觸目驚心。
聽鎮(zhèn)上的居民說,阿夏是幾年前才到鎮(zhèn)上定居的,來的時候帶著滿身的風(fēng)塵與疲倦。她說,聽聞這里的人都很快樂,也許能治好她的抑郁癥。
我想起我曾問她為什么不出去走走。她說她走在街上時,會覺得任何一個人都比自己有用。
后來我才知道這句話引自一本書,書名叫《我的抑郁癥》。
我想起她房間里滿是溫暖的紅色與橙色,心理學(xué)上講顏色能影響心情,紅色和橙色能幫助治療抑郁癥。
也許這幾年她真想好好生活,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
也許她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只是沒人能聽見了。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