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一喆 武 超 唐清秀 韋 雪 史本棟 呂慶博 王 瑩 王秋菊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黑龍江大慶163319)
益生菌被認為可以提高動物生長性能,改善動物腸道菌群平衡和健康,并促進動物的免疫功能[1]。應用益生菌制劑已經被公認為可以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具有抵抗病源微生物功能,且可能替代抗生素而在動物生產中使用。而且有研究顯示,斷奶時犢??赡芙佑|很多病源微生物以致影響其生長,通過飼喂益生菌可以減少病源微生物的侵入,提高犢牛的生長性能[2]。然而關于益生菌對離乳馬鹿影響的研究鮮有報道。通過研究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生長性能和糞便菌群的影響,將補充幼齡反芻動物應用益生菌制劑方面研究的空白,尤其對具有野性的反芻動物人工飼喂時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提供數據參考。而且有研究顯示,口服益生菌的效果在幼年時比較好,隨著年齡增長,效果減退[3]。因此現在關于幼齡動物飼喂益生菌制劑的較多,尤其以單胃動物研究居多,如乳酸菌制劑或糞球菌制劑可以提高斷奶仔豬的生長性能[4-5]。少數研究反芻動物相關的,如在新生荷斯坦犢牛飼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犢牛生長性能、營養(yǎng)消化能力并減緩斷奶應激[6]。關于益生菌對動物糞便菌群影響的研究也很多,依然以單胃動物研究的居多。如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芽孢桿菌,可以顯著提高仔豬糞便中乳酸菌的數量,促進仔豬腸道健康[7]??傊?,多數研究顯示益生菌制劑有促進幼齡動物生長的作用,但是關于復合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生長的影響的研究鮮有報導。在離乳馬鹿飼料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研究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生長性能和糞便菌群的影響,旨在為復合益生菌制劑在幼鹿方面的應用提供試驗參考。
采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飼料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研究室制備的由酵母菌、乳酸菌和芽孢桿菌混合的復合益生菌制劑,總活菌數達到9.6×109cfu/g。
選擇3月齡斷奶10 d左右(100日齡)、體重相近[斷奶時(49.8±1.87)kg,試驗時(53±3.99)kg]、胎次相近、健康狀況良好的東北馬鹿幼鹿10頭,隨機分為2組,每組5頭。Ⅰ組為對照組,常規(guī)飼喂精料(不含抗生素);Ⅱ組為試驗組,在精料中添加0.2%復合益生菌制劑(1.92×107cfu/g飼料),每組采食相同的粗飼料。試驗期共60 d,從斷奶10 d(100日齡)到斷奶70 d(160日齡)。
以玉米、米糠等原料配制成直徑0.5 cm,長度1.3 cm左右的精料補充料的顆粒料,飼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1[8]。試驗于2014年9月2日至2014年11月2日在黑龍江省寧安農場鹿場進行。
離乳后的試驗幼鹿采取單欄飼養(yǎng),試驗期的1~15 d按體重的3%供給精料補充料,16~30 d按體重的3.3%供給精料補充料,31~45 d按體重的3.5%供給精料補充料,46~60 d按體重的3.7%供給精料補充料,以每天無明顯省料為準進行精料補充料供給量的調節(jié),試驗期內幼鹿自由采食粗飼料,自由飲水。試驗各組均是在光照通風等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管理一致的條件下進行,保證飲水和飼料的新鮮、清潔衛(wèi)生,保持鹿舍清潔、干燥,定期消毒,每天保證幼鹿不少于2 h的戶外運動。
表1 精飼料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風干基礎)
1.4.1 生長性能
試驗前1 d(100日齡)、試驗中期(130日齡)和試驗末期(160日齡)分別將兩組幼鹿趕入有稱重秤的限位欄中進行稱重,記錄體重(BW),稱重均在早飼前進行,計算平均日增重(ADG);記錄每天每頭幼鹿精料采食量,計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
1.4.2 糞便中大腸桿菌和乳酸桿菌數量的測定
在試驗前1 d及試驗開始后的第30 d、第60 d清晨幼鹿進食前,使用滅菌的50 ml離心管在每組5頭幼鹿肛門處無菌采集不少于20 g糞便,密封后帶回鹿場的實驗室進行細菌數量分析。糞樣用無菌生理鹽水進行10倍倍比稀釋,分別選用麥康凱瓊脂培養(yǎng)基和MRS瓊脂培養(yǎng)基(Mann Rogosa Sharp)進行大腸桿菌和乳酸菌的菌落計數。每種細菌的每個稀釋度做3個重復,求平均數以計算出每克糞便中的細菌數,用菌落形成單位(cfu)表示,以每克糞便含菌落數的對數值log10cfu/g表示細菌數量。
1.4.3 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
在試驗前1 d及試驗開始后的第30 d、第60 d清晨進食前,將各試驗組的5頭幼鹿分別麻醉后,于幼鹿的頸靜脈采血15 ml。37℃水浴析出血清,3 000 r/min離心15 min獲得血清樣品,-20℃凍存。
血清總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球蛋白(GLB),血清中IgA、IgM、IgG含量,血脂(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和甘油三酯TG)及血糖(SG)和血清尿素氮(SUN)濃度的測定分別采用牛用試劑盒用Beckman CX-4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
試驗數據利用SPSS 18.0軟件GLM程序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體重和日增重數據采用MIXED協方差分析,結果表示為“平均數±標準差”,P<0.05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
整個試驗過程中,兩組幼鹿均無死亡和下痢現象發(fā)生。飼喂復合益生菌制劑的幼鹿平均體重在試驗中期有高于對照組的趨勢(P=0.067),在試驗結束時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且試驗后期和試驗全期試驗組幼鹿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體重和平均日增重的影響
離乳幼鹿糞便中乳酸菌和大腸桿菌數量結果分析見表3。試驗結果表明,試驗初期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糞便中乳酸菌和大腸桿菌的數量無顯著影響(P>0.05),但試驗末期時試驗組馬鹿糞便中乳酸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且試驗組馬鹿糞便中大腸桿菌的數量有顯著降低的趨勢(P<0.05)。
表3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糞便細菌數量的影響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總蛋白、IgA、IgG和IgM體液免疫相關血液指標的影響見表4。試驗結果表明,除在試驗中期(130 d)試驗組離乳馬鹿的lgG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中兩組幼鹿的其他各項血液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但試驗結束時,試驗組幼鹿各項血液免疫指標含量較對照組稍有提高的趨勢。
表4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血清免疫指標的影響
離乳馬鹿血清中血脂指標和血糖含量的結果分析如表5所示。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各個階段,各組幼鹿血脂、血糖和血清尿素氮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
表5 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血脂、血糖和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響(mmol/l)
復合益生菌制劑菌種多為專性厭氧或兼性厭氧菌,畜禽食入后消化道中的有益菌群得到了有效的補充,使有益菌在數量和作用強度上占絕對優(yōu)勢。這些菌群的繁衍和代謝,形成了與有害菌爭氧或造成厭氧環(huán)境,大大抑制了需氧性致病菌群的生長繁殖。給幼齡反芻動物飼喂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機體對飼料的消化和利用能力,提高對干物質的采食量。飼喂酵母菌及其發(fā)酵物,能顯著刺激瘤胃中分解纖維素的菌群和乳酸利用菌的增殖,纖維素分解菌的增多能促進纖維素的消化。酵母菌有利于瘤胃微生物對氨的利用,使蛋白質的合成增多,促進某些特定菌群的生長。目前研究學者已對復合益生菌制劑在動物飼養(yǎng)方面的應用進行了很多相關的報道,但關于應用益生菌制劑對反芻動物生長及瘤胃代謝的影響比較少。Malik等(2010)給水牛飼喂益生菌,結果顯示試驗組水牛體重和日增重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說明益生菌具有促生長作用[9]。Magalh?es等(2008)[10]采用酵母培養(yǎng)物飼喂哺乳犢牛,結果顯示所有的犢牛都有輕度的腹瀉,但飼喂酵母培養(yǎng)物的犢牛腹瀉情況明顯改善,有助于提高犢牛的成活率和生長性能。符運勤等(2012)[11]研究益生菌(地衣芽孢桿菌與枯草芽孢桿菌)復合菌對犢牛生長性能的影響,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地衣芽孢桿菌與枯草芽孢桿菌提高了犢牛0~8周齡的平均日增重和8周齡的體軀指數。Sun等(2010)[12]利用納豆枯草芽孢桿菌飼喂斷奶犢牛,結果顯示納豆枯草芽孢桿菌通過提高犢牛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促進犢牛生長性能。但關于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較少。本試驗結果表明,飼喂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幼年馬鹿的體重有顯著提高的作用(P<0.05),且試驗全期試驗組幼鹿平均日增重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對離乳馬鹿生長有促進作用。
斷奶離乳對幼鹿的應激較大,容易導致幼鹿消化、內分泌、神經和免疫等系統(tǒng)功能紊亂,引起幼鹿抗病力下降,病原菌在幼鹿胃腸道大量繁殖,胃腸道正常菌群的生理平衡受到破壞,有害物質的產生增加,在胃腸道內積累過多,對胃腸是一種有害的刺激,從而引起離乳后幼鹿發(fā)病和生長性能的下降。胃腸道正常菌群的平衡對于幼鹿離乳后健康、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應用復合益生菌制劑調控離乳后幼鹿胃腸道微生物菌群是一種重要手段。乳酸桿菌能夠抑制腸道有害菌的發(fā)酵,有利于腸道菌群平衡,減少腸道有毒有害物質的產生,從而對機體產生有利作用。但關于復合益生菌對反芻動物腸道和糞便菌群影響的研究較少。Qadis等(2014)[13]給斷奶荷斯坦犢牛飼喂由乳酸菌、糞球菌和梭狀芽孢桿菌組成的復合益生菌制劑2周,飼喂結果顯示,復合益生菌制劑對犢牛瘤胃乳酸菌數量未產生明顯影響,但維持了瘤胃中的pH值平衡。付曉政等(2015)[14]研究結果顯示,飼喂復合益生菌奶牛糞中乳酸菌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Ripamonti等(2009)[15]研究顯示,飼喂芽孢桿菌可以顯著提高犢牛糞便中芽孢桿菌數量(P<0.05),對犢牛腸道微生物平衡起到促進作用。關于益生菌制劑對幼鹿腸道微生物影響的研究報道很少。Praesteng等(2013)[16]給馴鹿飼喂不同劑量的瘤胃球菌益生菌制劑,結果顯示益生菌制劑改變了馴鹿瘤胃微生物結構,降低了瘤胃微生物的多樣性和均勻度。本研究中馬鹿幼鹿飼喂復合益生菌制劑后其糞便中乳酸菌含量在試驗后期顯著提高(P<0.05),且大腸桿菌的數量在試驗后期顯著降低(P<0.05),這一結果與張海榮等(2015)[17]將乳酸菌、芽孢桿菌、光合細菌和酵母菌等組成的復合益生菌液飼喂荷斯坦奶牛促使奶牛糞便中乳酸菌成為優(yōu)勢菌群,抑制霉菌生長結果一致。以上研究均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可以提高反芻動物糞便中乳酸菌數量、抑制大腸桿菌增殖,具有維持反芻動物腸道內環(huán)境平衡的功能。
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的變化可以反映機體蛋白的代謝水平,同時也反映機體某些病理狀態(tài)。正常情況下,它們保持相對的穩(wěn)定性,在剛進食或饑餓狀態(tài)下會出現短暫的變化,之后會恢復到正常水平;在肝臟和腎臟疾病狀態(tài)下,由于肝臟合成清蛋白的能力降低及腎小球通透性增強,均可能使白蛋白的水平降低;患感染性疾病時,球蛋白水平會增加,這時雖然血清中有高的抗體滴度,但并不會使血清蛋白水平產生變化。在本試驗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并沒有對蛋白含量產生影響,一方面說明復合益生菌制劑對機體的蛋白代謝沒有產生顯著影響,另一方面說明益生菌對機體肝臟和腎臟沒有產生負面作用,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力。益生菌制劑是良好的免疫激活劑,能提高抗體水平和巨噬細胞的活性,通過產生抗體和提高噬菌作用刺激免疫。符運勤等(2012)[11]研究益生菌(地衣芽孢桿菌與枯草芽孢桿菌)復合菌對犢牛血清生化指標的影響,結果顯示飼糧中添加地衣芽孢桿菌與枯草芽孢桿菌等益生菌對犢牛血清生化指標沒有顯著影響。付曉政等(2014)[18]研究復合益生菌(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桿菌等)對奶牛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高劑量益生菌組血清IgG含量顯著升高,過氧化氫酶水平則極顯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極顯著降低;飼糧中添加一定劑量的復合益生菌制劑對奶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均有一定促進作用。Qadis等(2014)[13]采用復合益生菌飼喂斷奶犢牛,結果顯示復合益生菌可以提高斷奶犢牛血清中免疫因子水平,并增強斷奶犢牛的細胞免疫功能。Sun等(2010)[12]利用納豆枯草芽孢桿菌飼喂斷奶犢牛,研究表明納豆枯草芽孢桿菌增加了斷奶犢牛血清免疫球蛋白和IFN-γ水平,說明枯草芽孢桿菌有促進犢牛免疫功能的作用。本試驗結果表明,馬鹿幼鹿試驗組在試驗中期各免疫球蛋白含量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差異,可能與試驗期短有關系。
在本試驗條件下,在離乳馬鹿日糧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能顯著提高幼鹿平均日增重,有利于幼鹿生長。添加復合益生菌制劑有提高幼鹿腸道中乳酸桿菌數量,抑制大腸桿菌的增殖,維持微生態(tài)平衡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