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鈴
摘 要: 感悟是閱讀主體與文本在進行充滿思想和情感活動的對話中,學生憑借語言和語境直覺,對言語對象產(chǎn)生情感,形成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并生成意義復雜的心理過程。文章結合小學教學實例,探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感悟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闭n堂上就要用瑯瑯書聲替代煩瑣的分析,努力讓學生通過讀這種形式親近文本、進入文本,讓學生的思維與情感共同參與,還應該注重對文本潛心體味的方法指導,從而讓學生在“口誦心惟”中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提高語文閱讀感悟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感悟
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讀懂的過程就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過程,就是語感形成的過程,就是語言積累的過程。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就理解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情景意境,引起情感共鳴,讀出文章韻味。例如《荷花》是二年級第一學期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文章用詞精美、語言流暢,是一篇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們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我細讀文本,設計語言,從而調(diào)動學生感悟文章帶來的美的享受:
師:(創(chuàng)設語境)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今天讓我們隨著媒體一起去看看池塘中的荷花和荷葉吧!(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播放荷花和荷葉各種姿態(tài)的圖片,耳聞老師娓娓道來的簡介、目睹荷葉和荷花各種姿態(tài)的圖片)
師:你能用一句話來說說你看到了怎樣的荷花和荷葉?(出示:“我看到了 ?搖 ?搖的荷花和 ?搖 ?搖的荷葉”的句式)
生:“我看到了千姿百態(tài)的荷花和綠傘般的荷葉?!?/p>
生:“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和大圓盤似的荷葉?!?/p>
生:“我看到了爭奇斗艷的荷花和碧綠的荷葉?!?/p>
生:“我看到了婀娜多姿的荷花和張著笑臉的荷葉。”
生:“我看到了儀態(tài)萬千的荷花和蒲扇般的荷葉?!?/p>
生:“我看到了競相開放的荷花和綠油油的荷葉?!?/p>
……
師:同學們眼中的荷花太美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篇描寫荷花的美文,它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文學家、教育家葉圣陶寫的。它的課題叫——荷花。由于孩子們深深地動了情,就獲得了難忘的審美體驗,感受到了極大的審美愉悅,從而在心靈深處對美和文本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抓住文眼,讀中品味
新課標強調(diào):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nèi)涵,體會其表達效果。教師要引導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通過理解重點字詞句,挖掘它的言外之意,言外之理,這是感悟文本的有效方法。例如,在《釣魚的啟示》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出示了“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這句話,讓學生畫出這句話中的魚字,問道:“這兩條魚一樣嗎?”學生馬上回答:“不一樣。一個帶雙引號,而另一個不帶?!蔽壹皶r肯定:你觀察得很仔細。這兩條魚不但長得不一樣,意思也不一樣。你知道哪條魚是作者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釣到的大鱸魚?“是第一個?!蔽揖o接著問道:“那第二個加雙引號的魚又是指什么哪?”這一問題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吊起了學生的胃口,激發(fā)了他們想知道這條魚到底是指什么的欲望,他們議論紛紛。我適時引導學生進行了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訓練。終于,當學生說出“魚”指的是形形色色的誘惑時,我看到他們的臉上洋溢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侃侃而談時,他們領悟了本課閱讀教學中的啟示。
事實上,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佳作,不僅濃縮了作者豐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詞造句、語言表達上頗具特色。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捕捉課文的閃光點、抓住課文精妙之處,引領學生悉心品味,從一個個標點、一個個詞語、一個個句子玩味語言,通過細嚼慢品,激發(fā)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使學生不僅感受到人文關懷,更得到語言智慧的啟迪。
三、深化認識,感悟生情
沒有感情的課堂,如同沒有清流的溪澗,沒有清香的荷塘。在反復讀文中,孩子們與作者的心靈一次次碰撞和對接后,必定對生活有新的感悟和啟發(fā),必定思緒萬千。老師應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平臺,讓學生暢談讀此文的感想。
如教學《觸摸春天》的結尾,讓學生再次感受奇跡,從而走進安靜的內(nèi)心。
師:蝴蝶在她的手指間撲騰,安靜的臉上充滿了驚訝,把你的書放在桌子上,伸出你的雙手,閉上你的眼睛,假如你就是安靜,你的手中有一個小生命正在躍動,此時你會想些什么呢?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再拿出筆來,把你想到的寫下來。(伴樂)我們來聽聽安靜都想了些什么?
生:“我體會到蝴蝶在我手中飛,我很高興,也很驚奇?!?/p>
生:“我知道了這就是飛翔?!?/p>
生:“我體會到蝴蝶撲閃著翅膀,還帶著一點點風?!?/p>
生:“我有一點緊張,有一點害怕?!?/p>
師:有高興、有驚喜、有緊張、有害怕,這真是一次全新的經(jīng)歷?。∥覀円黄饋碜x讀這段。
師:安靜,蝴蝶將你的心靈帶到了一個你從未體驗過的地方,讓你觸摸到了一種全新的生活。說說現(xiàn)在你感受到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春天嗎?
……
從學生對安靜的驚訝、不可思議到感受到她的樂觀堅強,真正體會到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創(chuàng)造奇跡,而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可以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在“讀書活動”中包容“感悟體驗”,在“感悟體驗”中體現(xiàn)“讀書活動”。讀悟結合,正是新的閱讀觀念的體現(xiàn)。讀中悟,悟中讀,才能真正使語文姓“語”,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同時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閱讀是讀給自己的,讀的是自己的感受,并不是為了讓別人覺得好聽、動聽。讀到動情之處流淚,讀到氣憤之處憤慨,讀到感慨之處嘆息,用自己的心靈敲擊作者的心靈,這才是真正的閱讀。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正是這樣一種讀書的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張金鳳.淺談小學生閱讀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2011(8).
[2]白春梅,高永順.提高小學生語文的感悟能力[J].吉林教育,2011(5).
[3]吳維山.在感悟中學習[J].課外生活(小學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