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遼寧省興城市中醫(yī)醫(yī)院 遼寧 興城 125100)
中醫(yī)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效果分析
劉 爽
(遼寧省興城市中醫(yī)醫(yī)院 遼寧 興城 125100)
目的 評價中醫(yī)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98例納入本次研究,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對照組給予西醫(yī)方法治療,觀察組給予中醫(yī)方法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療效。結果 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69.39%。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最長呼吸暫停時間以及最低氧飽和度三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上,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采取中醫(yī)方法療效顯著,可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狀態(tài),進而提高療效;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采納應用。
中醫(y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療效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是一種處于睡眠狀態(tài)呼吸停止的障礙,上呼吸道阻塞是誘發(fā)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主要原因。該類患者在臨床中主要的癥狀包括:睡眠中呼吸暫停,多以大聲打鼾,身體抽搐以及手臂甩動結束[1]。臨床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較大程度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該類患者采取及時有效的醫(yī)治措施[2]。本次將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98例納入研究,其目的是評價中醫(yī)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98例納入本次研究,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2012年診斷標準》,并將嚴重肺部疾病以及肝腎疾病者排除在外[3]。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例。觀察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67.8±2.1)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2.4±0.3)年。對照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67.9±2.3)歲;病程5個月~5年,平均病程(2.5±0.4)年。兩組在基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西醫(yī)方法進行治療,使用普羅替林,15 mg/次,2次/d,口服;同時,使用黃體酮,10 mg/次,1次/d,肌肉注射;以1個月為一個療程。
觀察組患者采取中醫(yī)方法進行治療,即給予滌痰活血湯進行治療,主要的方藥成分包括:青礞石、遠志、丹參、地龍,各15 g;清半夏、膽南星、石菖蒲、川芎、姜黃,各10 g;陳皮、蒼術,各12g;甘草3 g;加水熬制,去渣留汁,約取200 mL,2次/d,早、晚各1次,持續(xù)給藥1個月。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將療效分為三個等級,即為:①顯效:臨床癥狀消除,或改善顯著,夜間睡眠明顯改善,胸悶憋醒消除,鼾聲明顯減輕[4];②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改善,夜間睡眠有所改善,胸悶憋醒次數(shù)減少,鼾聲有所減輕;③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睡眠狀態(tài)受到嚴重影響,與治療前比較胸悶憋醒次數(shù)未減少,鼾聲也未減輕;總有效率為前兩項有效率總和。此外,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AHI)、最長呼吸暫停時間以及最低氧飽和度三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情況進行對比評價[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觀察組顯效34例、有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顯效15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69.39%。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情況對比
在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最長呼吸暫停時間以及最低氧飽和度三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上,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情況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情況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治療前AHI(次/h) 治療后AHI(次/h) 治療前最長呼吸 治療后最長呼吸 治療前最低氧 治療后最低氧暫停時間(s) 暫停時間(s) 飽和度(%) 飽和度(%)觀察組 20.2±8.1 11.5±3.2 36.5±3.4 8.5±1.1 67.5±4.3 87.4±3.1對照組 20.3±8.2 18.4±4.1 36.1±3.5 20.8±3.6 67.8±4.1 72.4±3.8 t 1.325 6.934 1.472 9.562 1.473 9.582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是一類處于睡眠狀態(tài)呼吸暫停的障礙,上呼吸道阻塞是主要的原因,該類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包括:睡眠中呼吸暫停,多以大聲打鼾,身體抽搐以及手臂甩動結束[6]。對于睡眠呼吸暫停來說,通常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以及疲勞等癥狀,嚴重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心律失常、心動過緩以及腦電圖覺醒等狀態(tài)。收集資料可知: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高危險群包括肥胖、呼吸道結構狹窄以及年紀大肌肉松弛以及扁桃腺增生等人群。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來說,處于睡眠狀態(tài)下,可出現(xiàn)喉嚨阻塞癥狀,進而出現(xiàn)吸不到空氣等癥狀[7]。此外,臨床研究表明: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來說,在未能及時治療的情況下,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因此,從患者健康角度考慮,有必要采取及時有效的醫(yī)治措施[8]。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針對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提到采取西醫(yī)方法進行治療,主要使用的西醫(yī)藥物包括:普羅替林、黃體酮,這兩類西醫(yī)藥物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睡眠呼吸障礙,但是在呼吸暫停緩解、血氧飽和度改善效果等方面,效果不佳;因此,不宜提倡用于臨床治療[9]。從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來看,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多見“鼾癥”、“多寐”以及“失眠”等描述,通常將此類疾病歸結于“鼾眠證”范疇[10]。從中醫(yī)學角度來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多數(shù)表現(xiàn)為:血運不暢、淤血停聚、干擾氣道運行以及氣流出入不暢等。因此,中醫(yī)臨床主張采取滌痰活血湯進行治療,方藥成分中,青礞石、清半夏、膽南星具備燥濕化痰之功效,其中青礞石味甘咸,性平,能夠起到墜痰下氣以及平肝鎮(zhèn)驚之功效;清半夏能夠使迷走神經得到有效激活,從而使人體內臟運動強化,并且半夏提取液能夠使體液的分泌變少,進而使人體的胃腸吸收效果得到促進。聯(lián)合使用姜黃,可以使肺黏膜得到有效保護,從而發(fā)揮出清肺潤肺的效果。蒼術的使用,則能夠對組織胺分泌偏多導致的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抵抗,進而使人體的免疫能力增強。而川芎的使用,則能夠使患者血液粘稠度得到有效降低,并促進肺部血液循環(huán),并使痰濕的產生得到有效降低。此外,地龍能夠使血液黏度顯著降低,進而使血小板凝聚降低,當纖維蛋白原水平得到有效降低的情況下,便能夠使微循環(huán)得到有效改善,并使肺部血流量增加,進一步使肺循環(huán)得到有效改善??傊?,滌痰活血湯的應用,能夠使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療效得到有效提升。國內有學者經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采取中醫(yī)方中的滌痰活血湯進行治療,療效顯著,患者睡眠狀態(tài)改善顯著,呼吸狀態(tài)也改善顯著,進而能夠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次得出了與之相似的研究成果。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觀察組患者采取中醫(yī)方中的滌痰活血湯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則采取西醫(yī)方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3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9.39%。在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明顯要比對照組高,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最長呼吸暫停時間以及最低氧飽和度三項呼吸參數(shù)指標上,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對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采取中醫(yī)方法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睡眠呼吸狀態(tài),進而提高療效;因此,值得在臨床中采納應用。
[1] 林偉嫦.一例經面罩BIPAP輔助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的護理[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02(11):514-515.
[2] 豐亞云,梅 莉.豁痰化瘀開竅方治療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臨床心得[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26(09):13.
[3] 朱秀寧.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治療阻塞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05(08):55-756.
[4] 石 健,趙少寧.自擬滌痰活血湯加減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150例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04(09):126-129.
[5] 孫 琿,王國慶,謝納新,蘇章雷,李 輝,楊 寶.胰島素泵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2,01(12):86-87.
[6] 李志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2,19(32):50.
[7] 曾 湘.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中醫(yī)治療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2,09(27):101-103.
[8] 郭 宏,李 波,甄 瑩,張洪才.牽張成骨治療小頜畸形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療美容,2014,06(13):53-60.
[9] 李 娜,姚月華,鄭向藝,高麗娟,侯曉龍,張桂菊.基于中醫(yī)傳承輔助系統(tǒng)(V2.5)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方劑組方規(guī)律分析[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15,09(01):49-53.
[10] 丁 利,呂蘇明,張?zhí)煊?林月友,錢海虹.4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高壓氧治療前后的對比研究[J].中華危重癥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5,11(06):371-373.
本文編輯:吳宏艷
R441.8
B
ISSN.2095-6681.2016.22.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