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序列化教學強調(diào)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教學內(nèi)容要循序漸進。從某一個專題角度來說,其訓練重點是呈螺旋狀上升的,訓練內(nèi)容要與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發(fā)展能力和情感價值觀的形成相吻合,在不同的學段,作文指導要有規(guī)劃性,要注意選點訓練。本文以魯教版語文教科書為例,淺談序列化教學的側重點。
比如寫人敘事,初一年級上學期要從基本功練起,書寫要規(guī)范,標點、格式要準確,敘事要完整,能夠抒發(fā)真情實感,要培養(yǎng)自我修改作文的習慣等;初一年級下學期、初二年級則要重點訓練選材與立意,初步嘗試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使用,對謀篇布局的技巧有初步的了解和使用;初三初四年級則要強化細節(jié)描寫,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學習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謀篇布局的能力應有所提高。同時,作文專題序列化教學要與語文課文有機結合起來,利用課文范例的相應內(nèi)容進行指導訓練,既可以節(jié)約作文教學時間,又有助于學生把單一的認知閱讀能力轉變?yōu)楦邔哟蔚恼Z文素養(yǎng)能力。
具體說,在寫人敘事的初級階段,以“這就是我”、“我愛我家”為例,這兩個單元寫作活動,都是以“我”為中心,希望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說真話抒真情。怎樣寫出一個獨特的我,怎樣表達對家庭的一份濃濃的愛呢?我們可以結合課文《走一步,再走一步》和《散步》進行讀寫結合的寫作指導。要想寫出一個獨特的我,就要靈活運用人物描寫手法,抓住“我”的獨特性,盡量避免泛泛而談的自我介紹性?!蹲咭徊?,再走一步》文中的“我”可謂是個性鮮明,從畏懼冒險轉變?yōu)槌晒?zhàn)勝膽怯心理,在整個歷險過程中,對于“我”的描寫多角度、很全面,人物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都是非常細膩詳細的,我們可以讓學生在大聲讀、反復讀的過程中仔細體味人物描寫的技巧。同樣,《散步》一文也是一篇很好的寫作范文。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作者卻寫出了濃濃的親情。從寫作的基礎層面來說,本文的敘事完整,層次清晰,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果等,交代得很清楚;從寫作的發(fā)展層面來說,選擇怎樣的寫作素材對一篇文章是至關重要的,從小事寫起,表達大的主題“真情”,往往能使文章富有感染力,避免大而空的現(xiàn)象。寫作時,我們可以適當?shù)丶右砸龑В瑔l(fā)學生如何在寫作中以小見大。
在寫人敘事的中級階段,以“成長的煩惱”、“我也追星”為例,這兩個單元寫作活動,依然是以“我”為中心,但是寫作的視角從關注外在世界轉變?yōu)殛P注內(nèi)在世界,關注青春期學生獨特的情感發(fā)展。我們可以結合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爸爸的花兒落了》《膽小鬼》《十三歲的際遇》等進行讀寫指導,這幾篇文章從內(nèi)容上來說,都寫出了自我在特殊年齡階段的成長歷程,包含著成長的快樂與煩惱,成長的責任與智慧。在本階段,要重點指導學生如何選材立意、如何謀篇布局。煩惱有大有小,有一直圍困在其中的也有通過轉變戰(zhàn)勝煩惱的;明星有低境界的也有高境界的,有外在美的也有內(nèi)在美的。選材與立意是這類作文得分高低的關鍵。從發(fā)展層面來說,謀篇布局的技巧,也應逐步和學生探究,比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過渡與銜接、《爸爸的花兒落了》的插敘手法等。
在寫人敘事的高級階段,以“讓世界充滿愛”、“人間自有真情在”為例,這兩個單元寫作活動,將寫作視角從關注自我轉變?yōu)殛P注社
達。如《羚羊木雕》中,當我在父母的逼迫下向萬芳要回了羚羊木雕時,我十分傷心,就有了這樣一段景物描寫:“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币痪浜唵蔚木拔锩鑼?,卻恰到好處地渲染出了夜晚的冷寂,烘托出了我出爾反爾,向好朋友要回禮物后的傷心。
三、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處,融入景物描寫
有的景物描寫還能夠推動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讓情節(jié)的演變變得自然、順理成章。有時直接寫情節(jié)容易顯得突兀、生硬,而借助景物的描寫則能讓情節(jié)的變化于不露痕跡中。如《爸爸的花兒落了》,當我參加完畢業(yè)典禮后,回到家,看到“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個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扎和施肥。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這樣蕭索的景象暗示出了父親的離世,間接地推動了情節(jié)的發(fā)展。
四、運用多種手法,突出景物特色
人物周圍的景物,特別是室內(nèi)外的裝飾布置,最能夠展示一個人的身份、氣質(zhì)、個性等,因此作家們都擅長用景物來展示人物性格。景物描寫的作用是很多的,穿插景物描寫的時機也很多。寫景時,如何才能將景物寫得準確貼切,生動形象呢?
1.抓特點,巧用修辭
修辭的運用能讓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富于活力。 如在一次寫作中,有個學生穿插了一個寫“春天”的片段:“春天又到了,柳枝變得翠綠,連翹花也開花了?!边@樣的景物描寫語言顯得非常干癟,缺乏魅力,而且也沒抓住景物的特點:春天剛來時,柳枝還沒有翠綠。于是,我指導學生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修辭重寫下這段文字,重寫的語言是:“春天又到了。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里盡情飄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長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边@樣一寫,景物的特點就準確多了,文字也生動優(yōu)美多了。
2.融情入景,以情動人
景物只有融入了感情才會有生命。好的景物描寫必然是景中有情,情融于景的。如這樣一段文字:“入夜,雨漸漸大了,噼噼啪啪的雨聲響在別人家的雨棚上,響成一片?!卑堰@段單純的寫景融入作者感情后,變成:“入夜,雨漸漸大了,噼噼啪啪的雨聲響在別人家的雨棚上,本就煩亂的思緒,讓這雨落得更無條理。披衣踱到窗口,見遠處都市的霓虹,在淅淅瀝瀝的雨里發(fā)著落寞而溫柔的光,于是,陰冷的寒意浸上心來,只覺暗夜里的一切,是我們年少時曾擁有的一個曇花夢。”是不是覺得這樣的雨下到了人的心里,讓你憂傷、惆悵呢?
3. 動靜結合,化靜為動
靜態(tài)的景中,若能融入些動態(tài)的元素,或者采用化靜為動的寫法,將靜態(tài)之景寫得動態(tài)起來,文字是不是更生動活潑、更具感染力呢?如學生習作中:“清晨時分,下雨了。從空曠的窗望去,街邊褐色樹枝的葉也隨著雨絲紛紛飄落?!敝笇W生采用動靜結合,化靜為動的方法,重寫這段文字后,變?yōu)椋骸坝?,從暗沉的空中飄落,寒意就此籠罩整個城市。清晨,從空曠的窗望去,街邊褐色樹枝的葉已脫下了生命的綠裝,在雨中換成憂郁的蒼黃,紛紛揚揚吻向靜默大地?!?/p>
4. 多角度、多感官繪景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睆牟煌慕嵌瓤吹降木耙膊煌懽鲿r,若能從不同角度、多感官結合去寫景,景物一定會具有不同層次、多方面的美。如同樣寫一樹花,可以寫遠景,也可寫近景;可以寫一樹花的整體,也可寫個體的一朵花;可以從視覺寫花的顏色,也可以從嗅覺寫花的香味,從觸覺寫花的質(zhì)地,從味覺嘗嘗它的味道……
總之,只要教師能去強化學生寫景的意識,教會學生何時何處可以穿插景物描寫,教給學生準確生動繪影的方法,學生寫景的意識、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讓景物描寫為自己的作文添光加彩。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三中學(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