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誠嘉,李木靈,陳 豪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88)
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調查及提升對策研究
——以珠海三所獨立學院為例
黃誠嘉,李木靈,陳 豪
(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88)
本文以獨立學院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珠海三所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進行了調查評價,并分析了影響其信息素養(yǎng)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珠海三所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達到及格水平,年級、戶口狀況、地區(qū)對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無顯著影響,性別、專業(yè)對信息素養(yǎng)存在顯著影響,專業(yè)學習對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筆者根據調查分析給出了提升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對策建議。
信息素養(yǎng);影響因素;獨立學院
信息素養(yǎng)是信息社會一種必備能力,它涉及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應用。新時期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讓他們更好地去適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變化。
自1974年美國信息產業(yè)協會主席保羅·斯基從文化素養(yǎng)、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3個方面闡述信息素養(yǎng)理念以來,信息素養(yǎng)的內涵得到了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在1989年的總結報告中將信息素養(yǎng)界定為:需要信息時具有確認信息、尋找信息、評價和有效使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2000年國家統計局國際統計信息中心對世界28個主要國家與地區(qū)的信息能力的調研顯示:中國的信息能力落后于許多國家地區(qū)。國內信息素養(yǎng)相關實證研究并不多,多數集中在學位論文中。國內外相關信息素養(yǎng)的調查研究,集中在理論性研究和整體性實證研究,對獨立學院這一類特殊群體的研究較為薄弱。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深入了解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現狀,通過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對策,以適應信息社會對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
從信息素養(yǎng)內涵出發(fā),對信息意識與知識、信息需求、信息能力與行為、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等5個方面對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進行調查研究。
根據信息素養(yǎng)的5個方面提取評價指標,并設計問卷,突出量表和要素相結合,既能客觀評價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狀況,又能有針對性地分析影響其信息素養(yǎng)的因素。調查以珠海三所獨立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為代表,采取便利抽樣方法,并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81份,有效回收率達95.3%。樣本中男女比例達1.7:1,大一、大二、大三年級比例為1:1:2,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的專業(yè)分布比例是0.8%、16.2%、9.7%、0.3%、14.0%、10.5%、21.6%、1.6%、24.0%與1.3%。所在地區(qū)的分布中珠三角最多,其次是粵東和省外,粵北最少,分別占44%、19.5%、19.5%、11.8%和5.2%;在戶口分布方面,城鎮(zhèn)農村戶口比例為2.4:1。
3.1信息意識與知識
調查結果顯示:三所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意識與知識總體水平處于中等,評價得分為73.89分。大學生信息來源選擇分析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會直接求助于互聯網(占比達85.02%),其次是數據庫(6.8%)、圖書(5.44%),期刊雜志等方式則幾乎無人問津。
3.2信息需求
《信息素養(yǎng)全美論壇的總結報告》提到“一個有信息素養(yǎng)的人,他能夠認識到精確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決策的基礎;能夠確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概括出一個具有良好信息需求的人會表現出來的行為。獨立學院大學生在信息需求表達和意識方面未達及格水平,評價得分為57.89分。
調查顯示,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需求的類型主要是學習資料,占比值為41.1%,其次是新聞資訊,占24.4%,信息交流的需求包括網上交流、網上娛樂和生活信息,但對信息需求的表達均顯示出較差的水平。
3.3信息能力與行為
信息能力與行為在信息素養(yǎng)中是非常核心的概念,信息素養(yǎng)高的人通常具有基本的科學理論常識,可以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信息進行科學的判斷,并且能夠很快地掌握信息,挑選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時,在海量信息的互聯網中也可以快速地尋找到需要的資料。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能力與行為評價未達到及格水平,評價得分57.16分。以下對信息獲取、信息評價、信息分析3個指標進行分析。
3.3.1信息獲取
信息獲取方面的評價得分為51.69分。對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獲取方式的調查顯示,百科以36.2%的使用比例占據頭名,其次是搜索引擎、文獻數據庫、論壇、博客等,占比分別達到29.3%、15.5%、7.8%、5.8%。從不同方式間的特點看來,百科以及搜索引擎更容易獲取信息、更新頻率高、所包含的信息種類多,但包含信息的專業(yè)性一般;論壇及博客則有著交互討論以及經驗分享的特點,RSS訂閱等則有著專業(yè)度、集成度高的特點,由此表明,大學生更傾向于選擇簡單易用的方式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
在獲取信息遇到困難時,59.1%的大學生會選擇詢問朋友,18.5%的大學生會嘗試向網絡上的朋友提問求助,顯示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稍差。
在獲取學習研究參考資料的途徑選擇中,62.1%的大學生首先選擇了互聯網,其次25%和22.1%的大學生分別選擇了朋友和專業(yè)圖書,從寫論文及更深入的學習角度看,專業(yè)期刊和專業(yè)數據庫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從數據看來,筆者發(fā)現仍有21.3%的同學意識到了專業(yè)期刊和專業(yè)數據庫的使用價值。
在被問到關于信息獲取的障礙時,39.2%的大學生認為障礙在于缺少必備的數據庫,剩下的31.3%和24.6%的大學生則認為是不夠了解數據資源的內容和缺少必備的檢索知識。
3.3.2信息評價
信息評價方面的評價得分為58.85分。在對大學生如何判斷數據的準確性的調查中,51.3%的大學生選擇靠自身經驗進行判斷,21.2%的大學生會自己去做實驗檢驗真實性。40.5%的學生會在發(fā)送信息時根據特定的接受者或者內容選擇特定的媒介,這部分學生更加懂得如何合理運用不同的媒介查找不同的內容,這種敏感性體現出信息素養(yǎng)的水平。
3.3.3信息分析
信息分析方面的評價得分為58.40分。27.0%的同學有定期整理、備份文件的習慣;在整理文件的方式上,68.0%的學生喜歡“按照文件內容整理”,17.0%的學生更喜歡“按照時間順序整理”,還有8.6%的學生選擇“從不整理”。
3.4信息安全與道德
3.4.1信息安全
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安全評價得分為55.34分,部分學生存在信息安全意識缺乏、使用網絡時不注重保護個人隱私的問題。在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有11.41%的學生完全沒有意識到個人信息可能被泄露這個問題,還有50.93%的學生雖然意識到這個問題,但認為這不是很重要,37.67%的學生總是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3.4.2信息道德
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道德評價得分為76.30分,但在面對不良信息時,大部分的學生選擇回避,沒有主動協助維護綠色網絡環(huán)境,學生的信息道德與責任感還是需要加強的。
3.5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總體評價
綜合以上分析,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總體水平不高,達到及格水平,評價得分為61.70分,信息意識與知識水平達到中等,信息需求、信息能力與行為、信息安全等均為接近及格水平,信息道德水平達到中等。
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分別分析性別、專業(yè)、年級、戶口狀況、所在地區(qū)等因素對獨立學院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為以下幾點。
(1)不同年級、不同戶口狀況、不同地區(qū)的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無顯著差異。說明作為信息原住民對于信息的基本感知不因為年齡、地區(qū)、戶口而存在差異。
(2)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存在顯著差異,女性水平高于男性。而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信息意識與知識、信息需求,而在信息能力與行為、信息安全與道德方面并無顯著差異。
(3)不同專業(yè)大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存在顯著差異,專業(yè)學習對信息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5.1針對專業(yè)開設檢索課程,因材施教,分階段教學
每個專業(yè)對信息素養(yǎng)的需求是不同的,在信息檢索、信息評價、信息處理等上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需求。因此,學??梢愿鶕I(yè)的需要開設難易程度不同的信息檢索必修課或通選課,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多注重實踐教學。學校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拓展的意識,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發(fā)掘。
學校在組織開設檢索課程的時候應注意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基礎、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性質、難度的課程。同時,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評價性的看法和認識,提高信息認知能力、信息獲取能力與傳播意識,以及信息保密與安全意識。
5.2加大搜索和媒介工具的推廣力度
當前獨立學院使用較多的信息獲取方式雖然有著獲取信息容易、種類多的特點,但所包含的信息專業(yè)性一般,當碰到比較專業(yè)的問題和領域時,只靠搜索工具無法解決人們所面臨的問題。學生普遍表示缺乏必要的檢索知識和途徑。在檢索課程上應鼓勵學生學會對信息搜索時使用系統化分類,通過學術網站大全針對性選擇不同的檢索平臺。
5.3提升并發(fā)揮圖書館資源優(yōu)勢
圖書館資源是學校寶貴的資源,但卻經常會被學生遺忘。第一,圖書資源不夠豐富,更新較慢。因此圖書館要擴大自己的藏書量,來滿足學生的各種需求。第二,學生不了解圖書館布局和圖書分類方法。所以圖書館應該制作出詳細的圖書指導手冊,包括如何使用圖書館的電子系統及介紹圖書館分布和圖書分類,配備專業(yè)的圖書館員,讓學生的咨詢得到及時的解答。第三,學生不清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類型的書,所以圖書館還應該對本校的不同專業(yè)建立專業(yè)針對性強的導航庫,為學生提供更方便的信息獲取界面。
5.4培養(yǎng)學生信息創(chuàng)造和傳播能力
營造有利于創(chuàng)新的教學環(huán)境對提高學生的信息創(chuàng)造能力十分關鍵,能夠使學生逐步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給予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學生在表達自己想法的同時也將培養(yǎng)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傳播信息能力。因此,信息的傳播能力只有在一次次的表達練習中才能得到質的提高。
5.5宣傳信息道德和信息安全
網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讓人們忽視了信息道德和倫理的重要性。隨意下載文件和資料,沒有尊重作者的版權,使網絡上的維權變得艱難。高校要經常性地開設專門的講座來說明維護信息道德和倫理的重要性,使學生成為建設信息安全、信息道德的宣傳者和行動者。此外,學校應設置一些專門的講座以宣傳學生網絡安全的相關教育,加強計算機操作安全培訓并讓學生學會保護個人信息,避免獲取信息時受各種類型的威脅、干擾和破壞。
主要參考文獻
[1]葉小艷,黃維躍.信息素養(yǎng)文獻綜述[J].情報探索,2010(12).
[2]張峰,邵之倩.論高校學生信息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8).
[3]胡洪彬.1995-2011年我國信息素養(yǎng)教育研究綜述[J].圖書館論壇,2013(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53
G645.5;G252.7
A
1673-0194(2016)18-0223-02
2016-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