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花
摘 要:肥厚型心肌病在內(nèi)科護理學中并不是重點章節(jié),但其中的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雜音部分是本節(jié)的難點,嘗試用推理整合串聯(lián)教學法突破這一難點。
關鍵詞:推理整合串聯(lián)教學法;肥厚型心肌??;應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6.057
內(nèi)科護理學中心肌病在整個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中算不上重點章節(jié),但是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證卻年年必考一道或兩道題,擴張型心肌病比較簡單,用一個字概括就是大,但是肥厚型心肌病中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雜音部分還真是個難點,并且容易在這一部分出題,為了攻破這個難點,我嘗試使用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即推理整合串聯(lián)教學法。該方法是用疾病本身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整合串聯(lián)知識點,就是把知識點串在一條線上,只要考相關內(nèi)容,順著這條線想,就能選出相應答案。具體應用方法如下。
1 圖片導入,形象直觀
先出示肥厚型心肌病和正常心臟的對比圖片,為了學生觀察有針對性,提問“肥厚型心肌病與正常相比,心室壁變?心室腔變?”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心室壁變厚,心室腔變小,總結為兩個字厚、小,為了加深印象和增強形象性,我拿餃子作比喻,并且找到皮厚餡少的餃子圖片,引導學生“這樣的餃子好吃嗎?那這樣的心臟會怎樣呢?”在生動趣味的氛圍中逐步引導學生進入主題。
2 邏輯推理,逐步引導
心室壁變厚,即心室收縮的心肌變厚,需氧量增多,而心室腔變小,容納的血量減少,心排出量減少,心臟缺血缺氧,會發(fā)生心絞痛、心律失常,腦缺血缺氧會發(fā)生暈厥、甚至猝死。而且與心房相連的肺靜脈、肺會發(fā)生肺淤血導致勞力性呼吸困難。
3 遞進提問,突破難點
學生還是對直觀事物感興趣,所以向?qū)W生展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圖片,因為梗阻性屬于不對稱肥厚,并且正好厚在室間隔上,堵住左心室的流出道,所以梗阻性相對于非梗阻性,癥狀更重,并且左心室流出道受阻,血液在經(jīng)過時會產(chǎn)生雜音,此處很自然引導出知識點雜音的部位、時期、性質(zhì)。
雜音的影響因素是本節(jié)的難點,我首先設計了一個連線游戲,具體如圖1。
學生通過做這個連線游戲就會明確心肌收縮力增強或減弱時,雜音會相應增強或減弱,而左室血容量增多或減少,雜音會相應減弱或增強,然后列舉幾項活動如劇烈運動、持重、屏氣,還有藥物洋地黃、硝酸甘油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還是減弱?使左室血容量減少還是增多?通過學生自主的討論總結,會發(fā)現(xiàn)以上因素使雜音增強,而下蹲位、舉腿、β受體阻滯劑可以使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左室血容量增多,所以以上因素使雜音減弱,此時,繼續(xù)提問“對病人而言,雜音強好還是雜音弱好呢?”學生很容易回答弱好,所以很自然引導出知識點臨床上首選什么藥,不能用什么藥,護理上應指導病人多做什么動作,不做什么動作。
普通的講授方法對該難點的處理辦法是直接講出做什么動作或藥物會引起心肌收縮力增強或減弱,或者使左室血容量增多或減少,然后討論這些因素會使雜音增強或減弱,講到治療部分時提到藥物,講到護理時提到做什么動作適合患者,什么動作不適合患者,這種講法比較生硬,沒有前后聯(lián)系,少數(shù)能記住的學生也完全憑的是死記硬背或臨陣磨槍,而我調(diào)整了課本順序,采用逆向思維,先讓學生想心肌收縮力或左室血容量的改變對左室流出道的影響好或壞,因為雜音是由左室流出道受阻產(chǎn)生的,所以好對應弱,壞對應強,然后引出哪些動作或藥物會引起心肌收縮力改變或左室血容量改變,自然就會對應雜音強或弱,這樣把內(nèi)容分解、細化,復雜的內(nèi)容分幾步思考,用遞進式提問,一步一步得把學生引導到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上,這樣比較符合學生的思維規(guī)律,并且提出問題后讓學生自己思考,每進行一步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反應,若反應不好就慢下來,讓學生慢慢理解,急于求成反而會適得其反。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铀伎?,加深學生對難點的印象,再硬的饅頭我們一點一點啃,總會吃掉的。最后很自然把臨床用藥和護理措施的知識點串聯(lián)上,學生都是主動回答,課堂氣氛很活躍。
整節(jié)課的講解思路是首先觀察肥厚型心肌病的特點厚、小,然后推理出由厚、小所引起的臨床表現(xiàn),肥厚性心肌病中的梗阻性會產(chǎn)生雜音,雜音的部位、時期、性質(zhì)及影響因素,最后由影響因素引導出治療和護理上的知識點,整個過程自然銜接、一氣呵成,又串聯(lián)了所有知識點,這就是推理整合串聯(lián)法。該方法去掉一些繁雜次要的內(nèi)容,把重要的知識點講細、講精,串聯(lián)到一條線上,加深學生印象,便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