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 要:小學語文學科是基礎(chǔ)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上的應用,有利于改善教學環(huán)境,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以師生互動為切入點,分析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和運用措施。
關(guān)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新課改提出明確的要求: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上的主體,改變自己在課堂上的定位,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減少課上授課的時間,積極展開動態(tài)課堂,從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增加課堂實踐,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但現(xiàn)在很多小學雖然采用了互動教育,但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的方式
師生互動的類型共有四種,分別是師生言語互動、情景互動、角色扮演以及時間、空間語言行為[1]。
師生語言互動:語文教學活動中,大部分教學內(nèi)容都是語言教學,通過師生間語言的交流,營造出課堂氣氛,并通過語言的交流,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情境互動: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主動引導學生,設置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提高學習興趣,產(chǎn)生學習動機,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在課上的應用,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產(chǎn)生表演欲望的一種互動方式。語文教師可以把具有故事性的課文改寫成劇本,讓學生在課上表演,寓教于樂。
時間、空間言語行為:語文學科更加感性,教師經(jīng)常會用縮短與學生之間距離的方式,通過語言的溝通給學生以關(guān)心,讓其在內(nèi)心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同時,教師還會打亂教學內(nèi)容的順序,幫助學生分清教學的主次。
二、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
1.教師缺少互動意識。因為小學語文教育長期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導致教師缺乏與學生的互動的意識,教學模式依然受限,一時間無法打破原有的教學習慣,使課上師生互動較少。
2.互動方式僵化?,F(xiàn)在,小學語文教師在課上常常會用提問的方式,與學生交流互動,而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如果一直采用這種方式,增加提問頻率,或是降低問題難度,學生就會逐漸產(chǎn)生抵觸心理[2]。并且,教師提出的問題大多從自身的角度考慮,把自己放在課堂的主導地位,沒有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把雙向配合的活動變?yōu)閱蜗蚪涣鳎瑳]有讓互動教學發(fā)揮出真正的作用,收效甚微。
3.互動內(nèi)容單一。語文是一門充分人文性的科目,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通過語文教學,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提升人文素養(yǎng)[3]。但很多教師卻認為,語文只是一項工具性課程,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和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上,忽略情感的培養(yǎng)。
4.互動時機不恰當。小學語文教師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時,常常無法把握準確的教學時機。因此,教師要在課前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把課堂教學劃分成多個階段,確定每個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恰當?shù)臅r機互動,從而提高互動效果。
三、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有效展開的措施
1.改變教師的教學觀念,讓師生保持平等。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長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讓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認識到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讓自己從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在日?;顒又?,不要把學生作為客體,而是獨立的主體,展開平等交流。
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堅持用平等的觀念教學,除了要教授學生知識外,還有注重其情感的培養(yǎng),加強互動和交流,提高教學質(zhì)量。
2.深化理論知識,增加互動方式。學生在小學階段,雖然經(jīng)歷了學前教育,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但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思維模式,無法建立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分析語文課程本身的性質(zhì),明確其功能,根據(jù)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以及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4]。比如,教師講到《柳樹醒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預先給出問題,通過言語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再用多媒體播放柳樹生長的過程,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這一情境中結(jié)合課文,提出:誰可以簡單復述出柳樹的生長規(guī)律,使學生主動思考。通過語言互動、創(chuàng)設情境以及空間言語行為三種互動方式的組合,可以有效增加教師與學生在課上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
3.確定合適的互動時機,提高互動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展開互動教學時,必須明確課文講解的重點和難點,明確教學目標,在適當?shù)臅r機展開教學。比如,如果教師想要在課上圍繞中心教學,就可以在課堂開始時與學生交流,給出本節(jié)課制定的教學目標,以期達到或超過預期的教學效果?;蚴窃谥v到重點與難點時,才進行互動教學,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知識點,從而深度挖掘課文的隱藏信息,確定文章的結(jié)構(gòu),提高互動效果。同時教師必須把握好互動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把課上大部分時間都留給學生,讓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探究,或是通過分組的方式,在小組的學習中擴大其思維模式,隨著教師的引導,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比如教師要樹立平等的教學觀念,深化理論知識,增加互動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制定教學目標,確定互動教學的最佳時間,從而增強課堂互動的效果,提高課堂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鞠晶.淺談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6:122.
[2]蘇軍.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語文學刊,2015,15:166-167.
[3]陳敏聰.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22:62-64.
[4]阿麗娜.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03:142-143.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