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芳+吳維義 鄧蓮麗
摘要: 加強科學管理,建設科學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是高等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由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外部質量保證體系構成,其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基礎,外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動力。本文分析了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為地方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參考。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 scientific and perfect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consis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in which the internal is the foundation and the external is the driving for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關鍵詞: 地方高校;質量保證體系;解決策略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olution strategy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2-0248-02
0 引言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新時期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教育行政部門、高校和社會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普遍關注的問題。加強科學管理,建設科學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是高校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由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外部質量保證體系構成,其中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基礎,外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動力[1-4]。對于我國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教育質量保證體系還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院校研究在建立科學、完善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對來說,發(fā)達國家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并且在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地方本科高??梢酝ㄟ^學習和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經驗,來歸納和總結具體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困難,以及可采取的相關措施。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為地方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提供參考。
1 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科學性、系統(tǒng)性、整體性思路及全面質量觀
目前,對于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內部質量保證體系還是一個存在于政策文件上的名詞。至于教育質量的概念、構建什么樣的質保體系、如何構建質保體系等一系列問題,學校還沒有形成一套清晰的思路。那么,質保體系所保證質量的含義是什么呢?根據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的研究,高等教育質量的含義可以從三個主要方面來考慮:目標匹配性、可轉換性、高性價比。目標匹配性指衡量教育質量要從成果與目標的匹配度來看。2012年,中國教育部頒布教高〔2012〕4號文《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和發(fā)展科學技術文化的重大任務”。對于地方本科院校來說,質量保證體系要保證的方面之一就是使培養(yǎng)成果與培養(yǎng)目標相匹配。學校的教育不能僅限于盲目重復教和學的動作,而要使人才產出符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區(qū)域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需求。高等教育質量的可轉換性是指在教育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以學生為中心的關鍵活動,以及同時產生的質的變化。這些學生能力、知識、素養(yǎng)方面的變化就是教育質量的最終呈現(xiàn)。更不能忽略的是,教育質量的績效體現(xiàn)在投入和產出的對比上,教育產出應該是高性價比的、強調結果的,因此,高質量的教育應著眼于高質量人才培養(yǎng)結果。
1.2 內部質保體系的組織架構不合理、管理模式不完善
地方本科院校內部保證體系沒有形成相對獨立的組織架構,大多數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校內獨立第三方,質量控制與監(jiān)測的工作主要由教務處人員兼管。這樣不科學的組織架構使管理與評估重疊,從而問責與監(jiān)督機制嚴重缺失,最終使質保體系無法順利暢通的運行。
除沒有設立專門的質保機構外,中國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采用的質量管理模式也不夠完善。沒有對相關負責人的具體職責進行嚴格的規(guī)定,而權責上的不明確,往往會導致互相推諉、執(zhí)行力差等問題。在高等教育質保體系發(fā)展成熟的國家,院校會設立專門負責質量保證的機構及安排專門的主管人員。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就設置了獨立的質量保證與提高辦公室,并由院系專職人員或教師負責。對負責人員的具體職責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擔任評估專家、提供質保體系建設的建議、向新教師提供信息咨詢等。
1.3 缺乏自我評估的動力與診斷改進的能力
首先,中國高等教育領域普遍缺乏自我評價的內生動力。目前對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構建主要是由國家的政策主導,是自上而下的要求。而大多數高校對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識還只停留在對政策文件的字面理解上,缺乏主觀動機導致行動力不足。而發(fā)達國家高等教育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是基于清晰的質量觀念與質量意識形成的,是一種自發(fā)的行為。因而,自我評價成為高等教育質保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自我評價環(huán)節(jié)缺乏以數據為主的客觀舉證,對已有數據的分析也不夠深刻。在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和評估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處理這些數據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任務。而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沒有設立專門的質保部門和專職人員對數據進行采集、整合、分析。由于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因人而異,也不能夠做到專時專用,數據所能反映出的問題及有效信息并沒有被充分挖掘,更不能客觀準確地呈現(xiàn)在報告中。最后,提高改進是質量保證體系最重要的目的。自我評估環(huán)節(jié)的意義就是為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目標制定,以及對現(xiàn)狀的診斷改進提供依據。然而中國地方本科院校在自我評價之后的問題診斷方面做得有些不盡如人意。第一,報告中對改進建議撰寫得很少,甚至很多報告中建議的部分是缺失的。一些發(fā)達國家高等院校的自我評價報告,把建議部分納入報告的占80%,并且建議內容明確、具體、可實施性強。第二,對于自我評價中體現(xiàn)出的問題,中國地方本科院校并沒有采取合理有效的后續(xù)措施。發(fā)達國家對后續(xù)措施的重要性有很深刻的理解,除非學校采取有效的后續(xù)措施,否則對質量保證體系在金錢和時間上的巨大投入將成為一種浪費。沒有改進措施的跟進,問題的診斷也就失去了意義。
1.4 外部監(jiān)控與評價不完善
中國地方本科的內部質保體系是以政府行政部門為主導、自上而下的評審制度,較少有除政府外的其他外部力量的參與。而以專業(yè)的高等教育質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以下簡稱QAA)為代表的外部力量在西方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運行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QAA的主要任務是與高等院校合作,幫助院校進行教學大綱、教育目標的制定,承擔評估工作。自我評價活動進行全過程也需要由QAA的專業(yè)人員提供培訓和指導。其他的外部監(jiān)控力量還包括專業(yè)資格認證、媒體監(jiān)督等。
2 解決策略
2.1 樹立科學質量觀,構建完善的質量目標與質量檢測體系
學校首先需要明確教育質量的含義,內部質量保證并不能單純地與教學質量保證畫等號。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作為出發(fā)點、以成果導向作為教育取向、并堅持持續(xù)改進的質量監(jiān)控。在這樣的質量觀的指導下,地方本科院校應構建一套完善的質量目標與質量檢測體系。在國際上,發(fā)達國家內部質量保證建設已經進入系統(tǒng)化、標準化、規(guī)范化的階段,構建了以課堂教學測評、專業(yè)課程評估、教學質量檢測、畢業(yè)生跟蹤、學生學業(yè)評價、用人單位的滿意度評價等為質量檢測工具的質量評估體系。中國地方本科院??梢越梃b其模式與檢測工具,再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以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
2.2 設立內部質保專門機構,完善質量管理模式
學校可以借鑒質保體系發(fā)展較成熟的國家的方法,在校內設立獨立的第三方部門或辦公室并分配專職人員來負責將執(zhí)行體系與監(jiān)管體系分離開來,使用實施與評估分離的管理模式來構建一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執(zhí)行力強的內部質保組織架構。按照質量目標制定體系、實施體系、監(jiān)測改進體系三方面來構建組織架構,并指定每項的負責機構、負責人、參與人員以及明確各自的具體職責。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內部審核部門的規(guī)章制度明確指出,負責內部審核的部門直接向校長匯報工作,同時被校服務處副主席監(jiān)督,并且可以直接與紐約州立大學辦公室的審計人員溝通。這樣就確保了審核部門的獨立性、審核范圍的完整性、審核意見來源的充足性。
2.3 完善自我評價機制,加強后續(xù)診斷改進
中國地方本科院校應對自我評價活動的意義建立更深刻的認識,可以發(fā)揮領導作用,由上而下,動員全體教職工對自我評價活動進行配合。更要建立科學的自我評價機制,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測手段。以科學的方式采集和整合數據,以專業(yè)的角度分析數據,以客觀嚴謹的態(tài)度撰寫報告。針對診斷出的問題,學校要及時反饋并制定改進的具體實施計劃。更重要的是,要做到明確的人員安排以及人物分配,將改進活動實實在在地落實下去,做到對各個環(huán)節(jié)適時監(jiān)測,及時診斷,持續(xù)改進。
2.4 加強與外部力量的監(jiān)控與評價
不妨借鑒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將自我診改與外部監(jiān)控評價相結合。同時,外部監(jiān)控評價力量的構成也需要向多樣化發(fā)展。美國高校在高等教育質量評估過程中,會納入兩種外部評價:一種是由學校教職人員及專業(yè)人士組成專家組對學校的教學質量作同行評價。另外一種是由對高等教育感興趣的非學術成員對學校進行評價。以教職人員為代表的專業(yè)人士對學校日常的工作已經非常熟悉,因此會更準確地指出學校出現(xiàn)的細節(jié)問題。同時,學校也可以通過同行專家對學校的評估了解學校自身與其他學校對比所處的水平。
在丹麥,外部評價人員不只包括學術與非學術成員,企業(yè)和雇主的代表也參與其中。企業(yè)參與對地方本科院校的評估工作,會幫助學校準確把握自己的培養(yǎng)方向,有目的地進行實踐教學活動。地方本科院校肩負著培養(yǎng)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使命,因此更需要了解行業(yè)、企業(yè)的具體需求,傾聽企業(yè)的意見。中國的地方本科院校不妨根據自身的專業(yè)特點和發(fā)展需要與相關企業(yè)進行合作,邀請企業(yè)對學校進行評估,這樣不僅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實踐中的問題,便于及時改進,還可以時刻把握就業(yè)市場的發(fā)展動向,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賀建權,袁華斌,尹琪.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高教育學刊,2016(4):44-45.
[2]王麗娜.印尼開放大學質量保證體系構建研究[J].成人教育,2016(7):84-88.
[3]陳志峰.略論澳門理工學院之教學質量保證體系[J].中國高教研究,2016(12):35-36.
[4]劉獻君.關于建設我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