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菊,徐治國,秦嗣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上海200032
品管圈活動在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工作中的應用
尤菊,徐治國,秦嗣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上海200032
目的總結品管圈活動在提高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使用率中的作用。方法將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職工互助保障工作中,分析導致基金使用率低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并實施,確認活動成效。結果開展品管圈活動后,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由活動前10%提高到30%,并讓參與活動的成員提高對自我價值的肯定。結論品管圈活動的開展不僅有效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工作質量,更將集體的智慧及能力凝聚起來,為切實保障職工權益打下堅實基礎。
品管圈;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使用率;職工權益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采取發(fā)動員工自愿主動組合的方法開展質量促進活動的一種質量管理方式[1],主要是指由工作性質相同或接近的基層成員自愿以小組的形式組織起來,通過定期活動,由圈員主動提出、討論并解決與工作成效有關的各種問題[2]。中山醫(yī)院從2011年12月開始進行品管圈活動試點以來,廣受全院職工的好評,并將活動推廣為全院參與。為認真貫徹《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質量持續(xù)改進活動方案》,及改進本部門的工作,進而更好地為全院職工服務,切實保障職工權益,該院工會于2012年8月組織開展品管圈活動,收到較好效果。
1.1 培訓
通過品管圈活動內訓師對工會工作人員進行品管圈相關知識培訓,并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施前培訓和實施中指導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展開基本知識培訓。
1.2 建立品管圈
工會于2012年8月正式成立品管圈,經(jīng)圈員集體討論正式取名“大樹圈”并設計了符合該次活動的圈徽?!按髽淙Α钡囊饬x在于大樹象征著醫(yī)院,有著“大樹底下好乘涼”的寓意。醫(yī)院在不斷的發(fā)展中給予職工更多更全面的保障,而職工則為醫(yī)院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使醫(yī)院這棵“大樹”更加茁壯成長。“大樹圈”由7名工會工作人員作為圈員,由工會常務副主席擔任輔導員,辦公室主任擔任圈長,每月組織1-2次活動。
1.3 主題選定
①主題選定評價,在主題選定過程中,活動組根據(jù)自身工作的特點結合部門工作的方向,共提出3個較有意義的主題改善方向。根據(jù)品管圈民主性、科學性原則,各圈員分別對這3個主題的上級政策、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進行評分(見表1)。最終,“提高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以評價總分102分的絕對優(yōu)勢成為此次活動的改進主題。
②選題理由和意義,“提高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這一選題對工會而言,能夠完善工作流程,使互助保障基金更規(guī)范化管理;對醫(yī)院而言,提高基金的使用率是為患大病職工做的一件實事、一件好事;對不幸患上大病、重病的職工而言,能夠獲得一定的經(jīng)濟補助,解決部分經(jīng)濟困難。
1.4 擬定計劃書
此次品管圈活動最終時間跨度定為2012年8月—2013年3月,共計為期8個月,同時明確各計劃項目負責人,每一位成員都按照品管圈自主性、群眾性、民主性的宗旨分配到各自負責的對應項目。
1.5 現(xiàn)況把握
“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是為貫徹執(zhí)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鼓勵工會開展多種形式的醫(yī)療互助活動”,對現(xiàn)行的職工醫(yī)療保險起互助互濟的輔助作用而設立?;鸨局突ブ?、互惠互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籌建,是對患大病、重病的會員施以經(jīng)濟援助,減輕患病會員的經(jīng)濟負擔,幫助他們共渡難關[3]。工會作為行政職能部門同時兼任互助保障基金的具體實施及執(zhí)行部門,是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常設辦事機構。
自2001年建立至今,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情況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幾年,平均每年只啟動一次。而據(jù)基金管理委員會的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2年,該院共計有十位職工患大病、重病,這有違當初成立該基金的宗旨。如何更好地為患大病、重病職工減輕經(jīng)濟負擔已成為基金的首要任務?;顒咏M選擇2009年8月—2012年7月品管圈活動開展前3個年度記錄的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情況作為參考。由匯總表(見表2)中可以看出,患大病職工數(shù)呈逐年遞增趨勢,而啟動基金的次數(shù)每年都僅為1次,導致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為此,活動組對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做了初步分析,提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并作出評價,形成柏拉圖(見圖1)。
表2 歷年職工互助基金使用情況匯總
圖1 互助基金使用率低原因分析——柏拉圖
1.6 目標設定
根據(jù)活動前全體成員自評的圈能力、現(xiàn)況分析中統(tǒng)計出的現(xiàn)有使用率以及累積百分比,結合QCC活動的目標設定原則,對照目標值設定公式,最終此次活動的目標值設定為14.05%,并根據(jù)數(shù)據(jù)繪制出柱形圖(見圖2),以圖表的形式直觀展現(xiàn)改善前與改善后的模擬情況。
表1 主題選定評分匯總表
圖3 政策條例不完善魚骨圖分析
圖2 改善前與改善后的模擬柱形圖
1.7 解析
根據(jù)現(xiàn)況把握中分析出的兩大主要原因,活動組做了進一步分析,同樣使用頭腦風暴法,集思廣益,提出可能造成政策條例不完善和申請流程復雜這兩大主要原因的小要因,并按兩大主要原因分別繪制出魚骨圖進行具體分析(見圖3、圖4)。
1.8 對策擬定
針對解析中的小要因,活動組擬定了眾多對策方案,并根據(jù)可行性、經(jīng)濟性、效益性等原則采取評分表決的方式進行評價,再以“80/20定律”為指導,選取評價最高的2項作為提高基金使用率的改善方案,即最終決定以“職工患大病產(chǎn)生年醫(yī)療自負費用即可啟動基金”以及“減少年收入及家庭經(jīng)濟審核審核環(huán)節(jié)”作為改善目標,進行對策實施,期待改善效果。
1.9 對策實施與檢討
圖4 申請流程復雜魚骨圖分析
在對策實施過程中,活動組對《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管理條例》作出部分修改,取消“職工患大病產(chǎn)生的年醫(yī)療自負費用超過年收入的10%才能啟動基金的規(guī)定”。因為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部分患大病、重病的職工術后不久又投入了工作,在正常工作的情況下,醫(yī)療自負部分的費用基本上均不會超過年收入的10%,導致基金無法啟動,造成使用率低。在2012年12月的職代會上,修改后的《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管理條例》以99.5%的贊成票數(shù)通過職代會決議,這也意味著活動組對“職工患大病產(chǎn)生年醫(yī)療自負費用即可啟動基金”的對策實施成功了一半。接著,活動組便對《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申請表》進行修改。在申請表的設計上,刪除年收入審核及家庭經(jīng)濟審核環(huán)節(jié),減少審核流程,大大節(jié)省患病職工申請基金的時間和精力。此外,活動組還針對新的《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條例》做了推廣及宣傳工作,不僅在醫(yī)院宣傳欄、院報及內部網(wǎng)絡上刊登新的實施條例細則,也與職工保健室合作,將宣傳工作落實到位。
2.1 有形成果
在為期7周的對策實施過程中,符合新條例規(guī)定的部分患病職工已陸續(xù)前來辦理申請手續(xù)?;顒咏M對截止至2013年1月10日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
①改善前后基金使用情況調查見表3。
表3 改善前后基金使用情況調查匯總表
②改善后的柏拉圖見圖5。
圖5 改善后的柏拉圖分析
③目標達標率及進步率。
根據(jù)品管圈中目標達標率及進步率的常用公式,活動組分別對此次活動的目標達標率及進步率做了分析。目標達標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
2.2 無形成果
除上述眼見為實的有形成果外,品管圈活動也帶來不少看不見的成果。讓活動組成員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增強了團隊凝聚力。讓圈員有被尊重、被認可、自我實現(xiàn)的成就感,同時通過定期開展圈會,提高了大家的組織、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表4 改善前及改善后圈員的體會分析匯總
圖6 改善前及改善后圈員的體會分析——雷達圖
開展品管圈活動的核心是要改進工作中的不足,提高工作人員的參與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共同解決與工作成效相關的各項問題,實現(xiàn)預定目標。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工會組建起品管圈,確定以“提高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為主題,從多方面分析并找出產(chǎn)生問題的主要因素,擬定對策并實施,從而在基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有效提高基金的使用率。經(jīng)實踐證明,品管圈活動不僅能有效改善職能部門工作中的不足,提高互助保障基金的使用率,還能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團隊凝聚力。一切管理活動都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本。品管圈活動是全員參與的團隊活動,可把科學管理和人性管理結合在一起,讓員工自覺地參與活動,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4]。與品管圈活動開展之前的工會工作相比,活動后取得的效果顯著,值得在工作中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開展品管圈活動是質量持續(xù)改進的有效手段之一,這不僅能促進工會日常管理工作,也為醫(yī)院的發(fā)展起到推動作用。
[1]馬駿.醫(yī)院質量管理實用教程第十七講:醫(yī)院的質控圈活動[J].中國醫(yī)院管理,1988,8(3):61-63.
[2]羊永梅.品管圈活動在降低化療藥物外滲發(fā)生率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腫瘤學,2010,18(7):1645-1646.
[3]中山醫(yī)院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基金管理條例[Z].2012年11月20日修訂.
[4]楊麗,王衛(wèi)瓊.參與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2004,4(4):44-45.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he Worker Medical Treatment to Mutual Insurance
YOU Ju,XU Zhi-guo,QIN Si-cui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032 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worker medical treatment to mutual insurance funds in Zhongshan Hospital.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applied in the worker medical treatment to mutual insurance,and the causes of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funds were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ere made and implemented,and the activity efficiency was defined.Results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the utilization rate of mutual insurance fund increased from 10%before activity to 30%after activity,and the self-value of memb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activity is recognized.Results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solve the issues in work,improve the working quality,unite the collective wisdom and abiliti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ruly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workers.
Quality control circle;Mutual guarantee fund of worker medical treatment;Utilization rate;Workers'rights and interests
R132
A
1672-5654(2016)12(a)-0013-04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4.013
2016-09-01)
尤菊(1989.6-),女,上海人,本科,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醫(yī)院管理。
秦嗣萃(1961.8-),女,上海人,本科,研究方向:醫(yī)院管理,電子郵箱:yoyo2016@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