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慧麗張培鋒蘇 成程薛柯
(1.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6;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浙江省腫瘤領域基金資助項目分析研究
葛慧麗1張培鋒1蘇 成2程薛柯2
(1.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6;2.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38)
文摘:本文采集浙江省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國家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以及中文科學論文、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的外文科學論文等腫瘤領域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比較分析近年來浙江省腫瘤領域基金資助研究情況,探究浙江省腫瘤領域基金資助對科技成果產出的貢獻,分析浙江腫瘤領域研究與國家及世界腫瘤研究的關聯(lián)情況,為科技報告資源增殖服務的開展以及基金資助對學科研究的支持和推動情況探索思路。
浙江??;腫瘤;基金資助;科技報告;內容分析
科技報告是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的各個階段,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格式撰寫,能完整而真實地反映科學和技術研究結果或研究進展的記錄,是科技知識的寶庫和源泉,是一種穩(wěn)定、雄厚的國家戰(zhàn)略資源,也是政府部門進行科研項目測評的主要內容和依據。我國科技報告制度建設自2013年啟動,已有5.5萬份國家項目科技報告實現公開共享。浙江省科技報告制度自2014年10月開始建立,“十二五”期間已完成項目及2014年10月后新驗收項目的可公開科技報告,均通過共享服務系統(tǒng)提供檢索與全文瀏覽服務[1-2]。
本文以腫瘤領域為例,采集浙江省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國家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以及中文科學論文、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的外文科學論文相關領域數據,進行可視化分析研究,以期全面了解近年來浙江省腫瘤領域基金資助研究及其與國家及世界腫瘤研究的關聯(lián)情況,從而為科技報告資源增殖服務的開展、基金資助對學科研究的支持和推動情況探索思路。
科技報告和科學論文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茖W論文對內容的獨創(chuàng)性有著嚴格要求,需要經過專家評議,同時其內容和篇幅受刊物版面限制,只有部分重要的研究成果能夠公開發(fā)表。科技報告無需經過專家嚴格評議,不受篇幅限制,可以翔實記載科研工作的整個過程、方法、結果等[3]。但因我國的科技報告資源建設工作尚處在起步階段,報告內容質量的控制還在不斷完善之中,因此,從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和科學論文兩方面入手進行數據的可視化分析就更為全面和系統(tǒng)。
1.1 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
本文的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數據來源于浙江省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及國家科技報告共享服務系統(tǒng)。檢索步驟為:(1)在關鍵詞、題名和摘要中抽取包括“癌 or 腫瘤”的報告;(2)對得到的數據進行人工判讀,刪除明顯不屬于腫瘤領域的報告。經篩選后得到浙江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264份,國家科技計劃資助項目科技報告1344份。
科技報告數據分析主要包括兩部分:著錄項分析和文本內容分析。著錄項分析主要包括支持渠道、編制機構、合作單位等字段,文本內容分析主要涉及報告標題、關鍵詞、摘要等字段。為保證原始數據的統(tǒng)一規(guī)范,在數據分析之前對中文分詞以及字符進行全半角轉換,對英文逗號、中文逗號、英文分號、中文分號、英文點等關鍵詞分隔符進行規(guī)范處理,對編制機構進行簡單規(guī)范,如將“浙江大學醫(yī)學院”歸屬到“浙江大學”等。
1.2 科學論文
本文所涉及的外文科學論文以國際上權威的科學文獻數據庫《科學引文索引擴展版》(SCIExpanded)為數據源,中文科學論文以中國知網中文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數據源。采集2005-2014年發(fā)表的相關論文數據,共檢出外文論文467785篇,中文論文442995篇。
將采集獲得的科學論文數據通過自編程序導入數據庫。在統(tǒng)計分析之前完成篩查、校正、合并等規(guī)范處理,避免出現同一國家、機構以及人名等存在多種寫法甚至錯誤寫法,不同年份、SCI縮寫標準不一致等情況。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計量法、文獻調研法、數據可視化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體系中的詞頻分析方法,對反映文獻核心內容的關鍵詞出現頻次進行統(tǒng)計;采用自編程序對相關著錄項、詞頻等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生成合作網絡;利用Gephi等可視化工具,對腫瘤領域浙江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國家科技計劃科技報告和國內外科學論文進行分析研究。
浙江基金資助的腫瘤領域項目共產生科技報告264份(表1)。從資助項目的支持渠道看,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產生最多,為194份,占73.5%。而在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面上項目占比最高,達74.2%;其次為青年項目,占18%。排名第二的是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共產生報告44份,占比16.7%。
本文采集了2009-2014年浙江基金資助項目產出的腫瘤學領域中文科學論文共716篇,由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完成的中文科學論文為444篇,其中核心期刊226篇;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公益技術應用研究項目、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引進項目等資助完成的中文科學論文328篇(其中56篇為與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共同資助完成),其中核心期刊121篇。浙江基金資助項目為科技論文成果的產出起到很大的支持作用。
浙江基金資助項目科技報告的編制機構(即項目承擔單位)中,高校占70.45%,醫(yī)院占24.24%,研究機構占4.17%,企業(yè)占1.14%(表2)。
編制機構產出報告超出5份(包括5份)的單位共10家。其中,浙江大學遙遙領先,共106份,占比高達40.2%;排名第二的是溫州醫(yī)科大學,共23份,占比8.7%;位列第三的是浙江省腫瘤醫(yī)院,共16份,占比6.1%。除浙江省腫瘤醫(yī)院外,紹興市人民醫(yī)院和浙江省人民醫(yī)院均進入前10(表3)。
國家科技報告系統(tǒng)中,腫瘤領域報告數量排名前20的單位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其中,北京大學以63份排名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共60份;第3、第4名是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別產出報告52份和43份;浙江大學位居第五,產出報告42份,是浙江省唯一躋身全國前20的單位(表4)。而浙江省內其他機構的報告產出量與浙江大學相去甚遠,除杭州師范大學產出2份外,其他均僅有1份。值得關注的是,浙江海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兩家醫(yī)藥公司也分別產出了1份國家項目的科技報告(表5)。
表1 浙江省腫瘤領域科技報告支持渠道分布
表2 浙江省腫瘤領域科技報告編制機構類型(浙江省科技報告系統(tǒng))
表3 浙江省腫瘤領域資助項目完成單位產出科技報告數量情況(浙江科技報告系統(tǒng))
比較表3和表4可見,在國家科技報告系統(tǒng)中,排名前20的編制機構均為大學和科研院所,而在浙江省科技報告系統(tǒng)中,排名前10的編制機構中,醫(yī)院占30%,是產出報告不可或缺的主力軍,這可能與浙江省腫瘤領域基金資助偏重臨床應用有關。從表3和表5可見,浙江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和浙江理工大學同時承擔了腫瘤領域國家級項目和省級項目,充分顯示了浙江高校的科研實力,而以海正藥業(yè)、浙江醫(yī)藥為代表的浙江醫(yī)藥企業(yè)表現出較強的技術創(chuàng)新能力和產品研發(fā)能力。
從地域角度可以把合作研究分為省內合作、省際合作和國際合作。總體來說,在浙江基金資助項目中,獨立完成的占主導地位,共227份,占比86.0%;合作完成的共37份,占比14.0%。其中,省內合作27份,占比10.2%;省際合作7份,占比2.7%;國際合作3份,占比1.1%(表6)。
從機構類型角度可以發(fā)現,合作研究項目以高校+醫(yī)院、高校+高校和高校+研究機構等方式居多。高校+醫(yī)院共產生報告11份,占比29.7%;高校+高校8份,占比21.6%;高校+研究機構5份,占比13.5%(圖1)。
根據機構間合作關系,利用自編程序生成合作網絡矩陣。利用Gephi生成圖2。其中,字體大小反映機構合作強度,連線表示合作關系。從圖2可以看出,浙江省腫瘤領域研究主要有兩大核心集團:一是以浙江大學為核心,主要采用高校+醫(yī)院模式進行合作研究;二是以浙江省腫瘤醫(yī)院為核心,主要采用醫(yī)院+公司+高校模式進行合作研究。
表4 腫瘤領域報告數量排名前20的編制單位(國家科技報告系統(tǒng))
表5 浙江省腫瘤領域科技報告編制機構分布情況(國家科技報告系統(tǒng))
關鍵詞是文獻核心內容的濃縮和提煉,如果某一關鍵詞在其研究領域中反復出現,說明該主題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對腫瘤領域文獻的關鍵詞出現頻率進行排序,可大致反映出腫瘤領域在這一時期內的主要研究范圍和關注重點[4-6]。
4.1 科技報告關鍵詞詞頻
表7給出了浙江省科技報告系統(tǒng)中頻次超過5次的關鍵詞。除“抗腫瘤”、“腫瘤” 兩個關鍵詞分別位列第2位和第6位外,其他出現頻次較高的關鍵詞主要分為3種類型,一是表征腫瘤類型的,如胃癌、肺癌、肝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大腸癌、胰腺癌等;二是表征腫瘤診斷治療的,如轉移、預后、耐藥、化療耐藥、基因治療等;三是表征腫瘤基礎研究的,如凋亡、抗腫瘤活性、自噬、增殖等[7]。
據報道,浙江腫瘤發(fā)病排名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胃癌、甲狀腺癌和肝癌[8]。從表7可以看出,這些多發(fā)腫瘤在高頻關鍵詞排名中大多處于較前的位置,說明浙江基金資助項目與社會的現實需求有著密切的正向相關關系。
表8是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tǒng)中詞頻較高的關鍵詞。與浙江省科技報告系統(tǒng)相似,“腫瘤”、“抗腫瘤”兩個關鍵詞依然成為高頻詞,高居第一、第二位。同時,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等多發(fā)癌癥,腫瘤干細胞、納米材料、基因治療、靶向治療等新型治療技術研究受到科研工作者重點關注。在基礎研究方面,則較多關注腫瘤微環(huán)境、蛋白質組學、臨床前研究、腫瘤標志物等。
對比表7與表8發(fā)現,浙江腫瘤領域基金資助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資助都較關注我國多發(fā)癌癥的研究。在治療方法上都較為注重基因治療等最新治療方法的研究,在基礎理論方面,都較為關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
表6 合作類型分布情況(地域角度)
圖1 合作類型分布情況(機構類型角度)
圖2 機構合作網絡圖
表7 高頻關鍵詞(浙江省科技報告系統(tǒng))
4.2 科學論文關鍵詞詞頻
利用采集自中文期刊數據庫和SCI-Expanded數據庫的腫瘤領域相關論文,對其關鍵詞進行詞頻分析。從使用頻次最多的20個主要關鍵詞大致可以看出,腫瘤領域近期研究的熱點方向是乳腺癌、肺癌尤其是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胃癌、肝癌等癌癥,較常出現的醫(yī)學技術方法有化學治療、放射治療及薈萃分析等,而診療、預后、存活率、腫瘤轉移相關的生物學標記和微小核糖核酸等與檢驗相關的研究也頗受關注(表9、表10)。
根據表7、表8、表9和表10形成圖3,以點陣展示同一關鍵詞在浙江科技報告系統(tǒng)、國家科技報告系統(tǒng)、SCI科學論文及中文科學論文中的頻次情況,乳腺癌、細胞凋亡、肺癌、胃癌、腫瘤為共同高頻關鍵詞;浙江科技報告系統(tǒng)中的預后、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前列腺癌、肝癌等高頻關鍵詞與SCI科學論文高頻關鍵詞重合,表明浙江與國際腫瘤領域研究熱點的吻合度非常高。
目前,科技報告主要來源于政府資助的科研項目,是政府科技投入的重要產出。經過前期的研究,國家頒布了推薦標準,對科技報告撰寫、元數據規(guī)范等作了規(guī)范,通過對科技報告的各項元數據--支持渠道、編制單位、合作單位、關鍵詞等進行歸類和分析,已經為動態(tài)監(jiān)測科技項目的實施、研究力量的分布和培育、科技發(fā)展最新進展、領域研究熱點的轉換提供了一定基礎數據[9-10]。但總的來說,由于我國科技報告制度建設實施時間不長,尤其是地方層面,制度實施尚未完善。浙江省科技報告資源建設工作開展僅2年,科技報告資源的積累、數據格式的規(guī)范、報告內容質量的控制等各項研究工作還在探索之中。因此,本文對浙江省基金資助項目的分析研究尚有許多待深入之處。相信隨著科技報告元數據規(guī)范、報告內容質量評價控制等方面的加強,數據源質量將進一步提高,科技報告資源的挖掘利用價值也會進一步提高。
表8 前20高頻關鍵詞(國家科技報告服務系統(tǒng))
表9 前20高頻關鍵詞(SCI論文)
表10 前20高頻關鍵詞(中文期刊論文)
5.1 浙江腫瘤領域科研力量集聚度高
從地域上看,浙江腫瘤領域科研力量主要集聚在杭州,這與杭州匯聚了浙江大學、浙江中醫(yī)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等知名高等學府以及浙江省腫瘤醫(yī)院、浙江省人民醫(yī)院等省級醫(yī)療機構有較大關系。
從科技報告編制機構上看,浙江大學承擔了全省40%的腫瘤領域科研項目,是該領域研究的絕對主力。一方面體現了浙江大學卓然超群的研究實力,另一方面也與科技報告的編制規(guī)范有關。根據科技報告的編制規(guī)則,報告編制單位應為項目的承擔單位,而在科技項目管理中,項目承擔單位均為具有科研管理職能的一級單位。浙江大學下屬的數家附屬醫(yī)院科研項目均歸口浙江大學統(tǒng)一管理,因此在編制科技報告時均顯示為浙江大學。
除浙江大學外,溫州醫(yī)科大學也是浙江腫瘤領域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作為浙江省政府、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溫州醫(yī)科大學科研實力不斷增強。近年來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530余項,在省內醫(yī)學研究領域的優(yōu)勢引領作用顯著提升。
5.2 機構間合作研究需加強
浙江機構間的合作情況不理想,以獨立完成為主要研究形式,這說明浙江協(xié)作科研規(guī)模較小,研究領域間的互動、交融還有待提高,協(xié)同合作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而在合作研究過程中,由于地緣因素的影響,同一地域或鄰近地域不同機構間的合作相對較為頻繁。從圖2可見,以浙江大學、浙江省腫瘤醫(yī)院為核心的兩大研究主體,其合作地域主要限于杭州、湖州、紹興等省內地區(qū)以及浙江的近鄰上海。
圖3 高頻關鍵詞重合圖
表11 中國發(fā)表SCI論文量前20機構
從合作機構的類型看,高校、醫(yī)院、科研機構間的合作較為緊密,醫(yī)藥領域的公司參與較少,醫(yī)院間的合作深度也有待提高。圖2提示我們,應加強不同機構、不同地區(qū)以及與國外腫瘤領域相關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醫(yī)療科研事業(yè)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據對SCI-Expanded數據庫腫瘤領域相關期刊統(tǒng)計,作為浙江腫瘤領域研究領軍團隊的浙江大學,在國內機構SCI論文發(fā)表量排名中位列第七,排名第1-6位的分別是復旦大學、中國醫(yī)學科學院、中國醫(yī)科大學、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這些機構同時也承擔了多項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表11),代表了國內腫瘤領域研究的最高水平,引領著我國腫瘤學研究的快速發(fā)展,浙江可增強與這些高校院所的項目合作研究和技術聯(lián)合攻關。
5.3 浙江腫瘤領域研究方向走在國際前沿
從關鍵詞詞頻分析可以發(fā)現,浙江省科技報告、中國科技報告的研究熱點與世界論文的熱點大多重合。在病種研究方面,浙江省研究的與我國乃至世界研究的基本一致。我國增加了食道癌和白血病研究熱點,而全球論文研究熱點增加了宮頸癌研究。在治療研究方面,浙江省乃至全國多側重于研究傳統(tǒng)化療和放療之外的基因治療、靶向治療、干細胞治療、納米材料技術和抗癌新藥等,而全球的治療手段仍傾向傳統(tǒng)的化放療,并關注薈萃分析。在基礎研究方面,浙江省與全國乃至世界一樣,都關注腫瘤標志物研究。但我國還關注腫瘤微環(huán)境的研究,如空氣顆粒物和健康風險/環(huán)境交互作用、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和細胞自噬/信號轉導等;世界其他國家還關注微小核糖核酸的研究。
[1] 張培鋒,葛慧麗,張瑋,等.浙江省科技報告制度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6(1): 26-31.
[2] 張瑋,張培鋒,徐錦英,等.限制級科技報告延期公開現狀及問題探討[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6(1):67-71,87.
[3] 科技報告知識問答[EB/OL]. [2016-06-09]. http:// www.nstrs.cn/admin/Content/ArtileDetails.aspx?arid= 4624&type=3.
[4] 鄭彥寧,許曉陽,劉志輝.基于關鍵詞共現的研究前沿識別方法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 2016(4):85-92.
[5] 朱丹浩,王東波,華康.國家社科基金哲學領域項目成果及熱點分析:以1991-2015年所立項目及論文成果為研究對象[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5):235-240.
[6] 李佳.1998-2007年我國腫瘤治療研究的主題分析[J].醫(yī)學信息,2009(1):57-61.
[7] 程薛柯,蘇成.基于共詞分析的世界腫瘤學研究主題演化分析[J].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5(10):795-800.
[8] 楊威, 陳浩鼎.浙江“癌情”公布肺癌發(fā)病率仍居第一[EB/OL]. [2016-06-09]. http://zjnews.zjol.com.cn/ system/2016/04/15/ 021112443.shtml.
[9] 苑世芬.國家科技報告制度與高校開放獲取政策的整合策略[J].圖書館學研究,2015(24):32-36.
[10] 楊小芳,周杰.從知識管理角度看科技報告資源建設[J].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5(6):74-81.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Fund Aid Projects for Tumor Field in Zhejiang Province
GE Huili1, ZHANG Peifeng1, SU Cheng2, CHENG Xueke2
(1.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6;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Based on the tumor field, this research collected the data in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ervice System,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port Service System, Chinese Scientific Papers, Chinese and Foreign Scientific Papers in the Web of Science Database to carry out visualized and analytical study.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n the researches of funded projects for tumor filed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research studied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funded projects for tumor field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earches on tumor field in Zhejiang,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world, which could explore ideas for value-added service of scientific reports resources and for the support to the subject research from the funded projects.
Zhejiang province, tumors, funded project, scientific reports, content analysis
G322.7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6.04.016
葛慧麗*(1969-),女,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科技信息資源利用與科技決策服務;張培鋒(1973-),女,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科技文獻利用與科技決策服務;蘇成(1973-),男,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博士,研究方向:科學計量學與科技評價;程薛柯(1990-),男,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學計量學。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融合科學計量的科學基金資助評價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Y14G030063)。
2016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