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谑泄搀w育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是新時期我國體育事業(yè)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也是政府職能實現(xiàn)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重要舉措。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對??谑泄搀w育服務體系的現(xiàn)狀進行深入研究。結果表明:需要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法律法規(guī)制度;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關鍵詞 體育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 海口
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理論基礎
(一)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概念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是指以保障公民基本體育權益、滿足基本體育健康需求為目的,在政府主導和社會參與下,形成的各種公益性體育機構和服務部門,向社會提供公共體育產品、服務行為及其相關制度與系統(tǒng)的總稱。
(二)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內涵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包含:組織管理、經費投入、基礎設施、活動和指導、效益評價五個內涵要素。組織管理包括組織機構和政策法規(guī)。經費投入包括政府財政、集資、社會捐助、贊助、基金等,是公共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資金保障?;A設施包括公共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的體育場地和設施,是公共體育服務的物質保障?;顒雍椭笇枪搀w育服務的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效益評價即從需求者即社會公眾的角度,對公共體育服務進行績效評估和監(jiān)督。
二、海口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構建的現(xiàn)狀
(一)相關政策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按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標準,統(tǒng)籌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體育場館、公眾健身活動中心、戶外多功能球場、健身步道等場地設施,努力形成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四級公共體育服務設施體系,逐步按照常住人口配置公共體育服務設施,不斷擴大人民群眾可以享受的公共體育服務資源。建立公益性體育場館服務標準,完善政府對各類免費、低費提供公共服務體育場館的補貼制度?!?/p>
(二)經費投入
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經濟狀況和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2014年全市實現(xiàn)地區(qū)生產總值(GDP)1005.51億元,人均地區(qū)生產總值46000元,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32元,同比2013年分別增長9.2%,7.7%,10.3%,城鄉(xiāng)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同年度??谑泄仓С鲶w育彩票公益金1086.13萬元,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進一步完善社區(qū)、農村群眾體育設施建設。
(三)場地設施
截止2015年??谑泄步ㄓ懈黝愺w育場館1450多個(其中室內體育場所共150多個,室外體育場地則有1300多個),還建有一批市級體育基礎設施。眾多學校、機關、企業(yè)、居住小區(qū)里都有體育活動場所和健身設施,每個鎮(zhèn)都建有綜合文化站(鎮(zhèn)群眾體育活動中心)。擁有帆船帆板、舉重等冬訓基地及多個高檔次的高爾夫球練習場,每年吸引國家、省市區(qū)以及國外運動員來??诙柡捅荣?,已成為小有名氣的體育冬訓大本營。
(四)競賽活動
2015年先后舉辦了869場次群眾性體育活動。其中,農村群體活動舉行了共13個78多場次,參與人員1377人次以上;社區(qū)體育活動組織開展了1個42場,120人參與;青少年體育活動共12個411多場次,參賽人數(shù)達4087人;大眾體育活動舉辦了6個172多場次,參與人數(shù)3857人以上,同時支持四個區(qū)參加第四屆海南省全民健身趣味體育運動會。品牌體育賽事新引進3個和常態(tài)化國內國際體育品牌賽事4個,7個活動34多場次,共7208名運動員參與。
(五)體育社團與社會體育指導員
2014年在海口市4個區(qū)、10個鄉(xiāng)鎮(zhèn)舉辦了70多場廣場排舞下鄉(xiāng)輔導培訓活動。每年都舉辦各種社會體育指導員、裁判員、教練員培訓班,培訓體育骨干500多人。截止到2015年底,在??谑畜w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擁有17個市級群眾性體育協(xié)會、11家注冊體育俱樂部,全民健身活動點550多個,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近1500人。
三、??谑泄搀w育服務體系的完善策略
(一)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法律法規(guī)制度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需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制度建設,依法監(jiān)督政府的投入、依法監(jiān)督體育社會組織的運營,保證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與發(fā)展的持續(xù)性和均衡性。要著眼于保證群眾的體育權益,解決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逐步建立一事一法。
(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根據(jù)公共體育服務的屬性看,其投入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政府的有限性限制了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規(guī)模和質量,要滿足公民多元化的需求,就必須改變公共體育服務單一性供給模式,就要在充分發(fā)揮政府主體作用的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以各種方式參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
(三)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
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既要重視資金投入和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還要重視軟件建設,合理規(guī)劃與培養(yǎng)社會體育指導員。首先,要多種方式培養(yǎng)社會體育指導員,形成合理的杜會體育指導員人才梯隊,多選拔全民健身活動一線骨干,同時注重實踐技能培訓和定期再培訓;其次,培訓對象向農村地區(qū)和山區(qū)傾斜,要分項目和服務人群特點進行培訓,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最后,要選派有潛力、有基礎、熱愛體育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高一級別的培訓,派駐到農村鄉(xiāng)鎮(zhèn)或欠發(fā)達地區(qū)指導全民健身活動。
參考文獻:
[1] 戴健.中國公共體育服務發(fā)展報告(2013)[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2.
[2] 李秋初,李艷萍.株洲市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現(xiàn)狀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22(6):12-14.
[3] 鄭家鯤,黃聚云.基于公共體育服務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3(1):9-13.
[4] 胡娟,楊靖三,陳剛等.江蘇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指標體系的設計與實現(xiàn)[J].2015.9.36(5):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