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要】銜接在初高中的英語教學中起著紐帶作用,而有效的教學銜接又必將進一步促進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以初高中英語教與學基本特征的比較為切入點,從諸多方面探索如何有效地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幫助學生搞好高中英語學習。
【關鍵詞】有效教學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 比較 對策
一、引言
銜接在初高中的教學中起著紐帶作用,而有效的教學銜接又必將進一步促進英語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當前,初中與高中分離的辦學體制使得初高中英語教師難以進行教學交流。高中英語教材起點高,學生對教材、教法的改變不適應。另外,初高中學生在課堂參與方式上和學習策略調整上也存在差異。許多學生進入高中后,成績波動很大,對英語學習也就失去了信心。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將初高中英語教與學基本特征的比較分析一番,探索如何有效地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幫助學生搞好高中英語學習。
二、初高中英語教與學基本特征的比較
(一)初高中學生的身心差異
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發(fā)生的很大變化,使他們在認知和心智方面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差異。這兩個時期屬于具有不同的教育規(guī)律和特點的兩個學習階段,尤其是處于初高中銜接時期的學生,身心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剛剛初三畢業(yè)的高一新生們,一方面,為自己能跨入理想的高中校門而驕傲自豪;另一方面,經(jīng)過緊張的中考復習,高一新生們由于剛剛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多數(shù)學生會產(chǎn)生“松口氣”的想法,入學后懈怠無緊迫感。學習習慣好、基礎扎實的優(yōu)秀學生會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進入高中學習的狀態(tài),而有些學生卻由于初中時英語基礎不十分牢固,心理素質較差,對高中英語學習有畏懼心理。
(二)初高中英語教材的差異
雖然高中英語教材的體系和設計與初中相同,但對于學生掌握英語的要求卻遠遠高于初中階段。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僅要求學生掌握1500-1600個單詞和200-3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只要求了解常用語言形式的基本結構和基本的語法知識,閱讀篇章基本屬于簡短易于理解的記敘文,詞匯量和閱讀量??;而高中則要求學生掌握3500個單詞和300-400個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高中英語教材起點高,題材和體裁廣泛,在初中的基礎上注入了大量的語法點、知識點,句子結構也更為復雜,同時加大了詞匯量和閱讀量,更側重培養(yǎng)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寫作能力,學生不太容易應對。
(三)初高中英語教學方法的差異
初中英語教材內容形象直觀,知識單一,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堂容量小,進度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大量的時間指導學生反復地強化練習一組詞匯、一個句型或一個語法點,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復習和鞏固。而高中英語教學卻存在著教材內容多,知識綜合性強,課時不足等諸多實際的問題和困難。因此,教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足夠的時間反復地強調,更沒有充裕的時間帶領學生對詞匯、句型和語法強化練習,對各類型題也不可能講全講細。高中英語教師側重對知識點進行精講精練,更注重要求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鼓勵學生歸納已有的知識和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這一切也使得高一絕大部分新生短期內很難應付,這些因素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影響到他們的英語學習。
(四)初高中學生學習英語方法的差異
由于對英語教材、教法的變化不適應,加之心智方面的原因,初高中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方式上和學習策略調整上也存在著差異。初中英語學習,學生的依靠性很強,學習進程多表現(xiàn)為被動地吸收,以機械性記憶和練習為主;而高中英語教材由于內容多,難度大,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歸納,必須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思考,認真分析問題,獨立地或通過學生間的合作學習方式解決問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xù)沿用初中時學習英語的方法,結果學習障礙重重,難以對當天所學知識進行消化理解,難以按時完成當天作業(yè),他們的學習基本處于“沒有預習,突擊地復習,草草地總結”的狀態(tài)。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令他們很難有進行自我調整的時間,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無法保證英語學習質量的提高。
(五)初高中英語考試試題題型的差異
一般來說,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更重視基礎知識的應用,初中英語試題一般源于課本和有限的教學資料,而且題型簡單。只要熟悉課本并通過一定的練習,考題基本屬于原題再現(xiàn),絕大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都會比較理想。而高中英語重在對語言綜合能力的考查。高中試題范圍廣泛,課本只是基礎,學生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高中考試試卷與高中課程似乎沒多大聯(lián)系,且高中英語考試多以高考形式命題,因此,學生很難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由于很難看到自己有好成績,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也屢屢受到挫傷。
三、解決初高中英語教與學銜接問題的對策
(一)注重學習心理引導的銜接
首先,要加強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消除他們頭腦中的各種消極情緒,讓他們認識到高一年級是個關鍵階段,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對于那些想要“歇一歇”的學生,要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規(guī)律,“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努力進取,才不會落后于他人;對于那些學習上有畏難情緒的學生,要打消他們的顧慮,鼓勵他們充滿自信,不斷進取,堅持不懈,同時幫他們查漏補缺,消除隱患,對于學生在學習中的任何一點成功,都要給予積極的肯定(黨群芳,2008)。
(二)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好習慣能使人享用一輩子?!保ü瑥姡?997:16)高一新生正處于半成熟的發(fā)展時期,對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鮮,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學習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諸如朗讀、預習、記筆記、完成作業(yè)、寫日記、閱讀課外書報、正確使用工具書、整理錯題等等,逐漸改掉初中被動地“跟著教師學”的習慣,讓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高中的學習。
(三)注意教學內容的銜接
根據(jù)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王海珊,2005),“如果我們給學生的指引恰好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學生就不會覺得太難而不去嘗試,也不會覺得太易而失去學習興趣”。為此,教師應通過對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認真學習和比較,全面了解初高中英語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和區(qū)別點,避免過早采用高考題型、高考真題,隨意加深教學難度的情況。
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shù)难a充,使教材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王永忠,2013)。
高一一開始,首先要以句型為基點,進行句型、句式、時態(tài)、語態(tài)的轉換練習,使學生系統(tǒng)掌握五種基本句型(邵艷紅,2010)。此外,教師還要補充語音、詞匯、語法、語篇閱讀等方面的內容。這樣既能保證教學進度,又能讓后進學生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同時滿足部分成績優(yōu)異學生的求知欲望。
其次,采用邊上新課,邊復習初中知識的“分散穿插”法。一方面按照教學大綱和學校工作計劃,按時使用高中教材;另一方面,結合高一新課教學,以“分散穿插”的方法復習鞏固初中學過的知識,包括單詞拼讀、句型和語法,既保證初中知識的適當再現(xiàn)率,又以舊帶新,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
(四)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
目前初高中教材在容量和難度上有較大差異。而初三學生和高一學生的認知水平接近,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充分研究教材,利用教材中的趣味性材料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運用一些異域風情、文化習俗等比較有趣的材料,適當補充符合學生口味的相關材料來增加趣味性。同時,還可以通過猜謎語、做游戲、腦筋急轉彎等方式活躍課堂氣氛,合理運用直觀教具、多媒體技術等輔助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五)加強學習策略的銜接指導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系統(tǒng)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要具體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指導學生確立自己的英語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第二,指導學生運用記憶策略,科學地記憶單詞、短語、語法知識、拼寫規(guī)則和固定搭配等;第三,給予學生具體有效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策略,如聽說策略、詞匯策略、語法策略、閱讀策略、寫作策略以及正確使用工具書、尋找規(guī)律、分析和歸納的策略等。
(六)構建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教師要確立多元化的評價思想,改變以往“一卷定終身”的評價方法(楊飛鴿,2012)。評價與測試要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能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診斷、激勵和強化作用。一方面,評價英語學科所應掌握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為主,實現(xiàn)專項考試與綜合考試相結合,平時測驗與期中、期末考試相結合,口試與筆試相結合,小組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另一方面,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愿望、興趣、主動性、合作與交流的意識、情感體驗、學習心理等,通過學生自評、教師點評、談話、小組互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進學習行為。
(七)提高教師素質和教學技能
高中課程對教師要求很高,英語老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基礎,口語流利、語音語調良好、語言背景知識豐富、語法知識純熟、熟悉初中課本內容,還要懂得文史、科學等各方面的知識,還要熟悉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這樣才能保證學生進入高中后學好英語這門課程。因此,要勝任教材所要求的角色,順利完成初高中教學銜接,需要教師利用一切可能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和教學技能,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四、結語
在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中,轉變學生的心理,樹立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是銜接教學的基礎,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是銜接教學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才是銜接教學的目的。只要我們不斷地深入研究,勇于實踐與探索,就一定能夠把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工作做好,從而提高英語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