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雪紅海軍小井干休所衛(wèi)生所,北京 100161
干休所高齡人群慢性便秘的診治狀況分析
應雪紅
海軍小井干休所衛(wèi)生所,北京 100161
目的 探討綜合干預對干休所高齡人群慢性便秘的臨床治療作用。 方法 選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干休所衛(wèi)生室就診的慢性便秘患者98例,按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4年1月)和觀察組(2014年1月~2015年1月)。對照組實施患者自主就診給予瀉藥治療的模式管理6個月。觀察組在詳細分析病因的基礎上,結合患者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心理、飲食、運動及藥物指導、中醫(yī)針灸等健康教育和干預措施,為期6個月的電話或上門隨訪強化管理。 結果 經(jīng)6個月干預,從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上看,兩組比較觀察組療效明顯較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3~6個月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每周排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及排便困難程度評分均較對照組患者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結論 依托干休所衛(wèi)生室全科醫(yī)護團隊通過對高齡慢性便秘患者的個性化綜合干預,對慢性便秘的防治起到積極的作用。
慢性便秘;干休所;高齡人群;綜合干預
慢性便秘是比較常見的老年疾病,調查顯示,超過50%的社區(qū)高齡人群均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便秘,且該疾病的發(fā)生率與年齡呈正相關[1]。我國現(xiàn)如今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經(jīng)久不愈的慢性便秘不但使高齡人群精神壓力過大,且與下消化道腫瘤、老年性精神障礙及心、腦血管突發(fā)事件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極大威脅著高齡患者的晚年生命健康[2]。軍隊干休所退休老干部均屬于高齡人群,由于長期受便秘的困擾,到衛(wèi)生室就診時強烈要求短時解除便秘癥狀,面對這種情況,醫(yī)務人員往往選擇使用瀉劑,從而引發(fā)一些不良反應。近兩年來,我所依托衛(wèi)生室全科醫(yī)護團隊試對高齡慢性便秘人群實施個性化綜合干預措施,效果較為理想,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干休所衛(wèi)生室就診的98例慢性便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84例,女14例;年齡65~80歲;病程1~8年。按就診順序分為對照組(2013年1月~2014年1月)和觀察組(2014年1月~2015年1月)。對照組58例,其中男49例,女9例;平均年齡(72.4±9.5)歲;平均病程(4.2±1.3)年。觀察組40例,其中男35例,女5例;平均年齡(73.1±7.1)歲;平均病程(3.9±1.1)年。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為RomeⅢ標準[3-4]:于此次明確診斷前6個月內連續(xù)或者累計至少3個月出現(xiàn)下列癥狀≥2個:(1)>1/4的時間存在排便困難、費力癥狀;(2)>1/4的時間糞便呈塊狀或質硬;(3)>1/4的時間排便不干凈;(4)>1/4的時間排便時存在肛門阻塞的感覺;(5)>1/4的時間排便需要采用輔助排便措施;(6)每周排便不足3次。納入標準:(1)年齡65~80歲;(2)符合羅馬Ⅲ標準;(3)患者及親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4)自愿配合此次研究。剔除標準:(1)各種原因引起的繼發(fā)性便秘;(2)嚴重的精神疾??;(3)嚴重的神經(jīng)官能癥;(4)私自服用中醫(yī)或化學藥物。(5)嚴重的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就診時給予必要的瀉藥[復方蘆薈膠囊(河北萬邦復臨藥業(yè)有限公司,Z13020306,1粒/次,1次/d)配合開塞露(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H31021363,1支/次)]解除便秘癥狀的治療模式管理6個月。
1.2.2觀察組 全科醫(yī)護團隊對干休所高齡慢性便秘患者行個性化綜合干預措施。先逐一上門家訪了解病史,分析便秘的原因及心理狀態(tài)。除給予必要的瀉藥外,輔以心理治療、飲食調整、鍛煉指導等個性化綜合干預的方式。時長6個月。加強心理治療、改變排便習慣。告知老年人排便過程中有神經(jīng)反射的參與,焦慮、緊張等負性情緒均可引起便秘。營造適宜舒緩的休息氛圍,利于提高睡眠質量。多進行健康指導,緩解患者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在散步或早餐后2h排便,并每天大便1~2次,用力時間不超過5min[5]。指導日常飲食。幫助適當調整飲食內容,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補充足量的水(2000mL/d)和纖維素(20mg/d)。纖維含量高的蔬菜、水果等等都可以幫助排便。合理制定喝水時刻表,每日定時定量喝水,特別是每日晨起時刻。指導適度運動量的鍛煉。依據(jù)自身體力條件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以有氧運動為主。在早晚飯后可進行30 min少量活動。另外,指導親屬通過順時針腹部按摩及按摩揉壓天樞穴等穴位緩解便秘癥狀。
1.3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價[6]
排便次數(shù):以每周幾次計數(shù)。排便困難程度評分:1分(不費力);2分(稍費力);3分(較費力);4分(費力)。
大便的性狀評分:根據(jù)Bristol大便性狀分型和計分:1型(分離的硬團,異常);2型(團塊狀,異常);3型(干裂的圓柱狀,異常);4型(柔軟的圓柱狀,正常);5型(軟的團塊,正常);6型(泥漿狀,異常);7型(水樣便,異常)。療效判定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的判斷標準:每1~2 d排便1次,成型軟便,排便通暢,無不適感。有效的判斷標準:3 d排便1次,便質軟潤,不需服藥。無效的判斷標準:全身及局部癥狀無改善。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隨訪時長為6個月。于干預前1天及干預后3個月的第1周、干預后6個月的第1周分別對上述觀察內容進行記錄。
1.4統(tǒng)計學處理
2.1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
經(jīng)6個月干預,從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上看,兩組比較觀察組療效明顯較好,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比較[n(%)]
2.2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觀察指標比較
經(jīng)3~6個月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每周排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和排便困難程度評分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慢性便秘越來越引起老年病臨床工作者的重視。長期便秘的患者,糞便干硬或者表現(xiàn)為羊糞狀,就診時自訴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下墜感等不適,體格檢查時位于左下腹時??梢杂|及痙攣的乙狀結腸[7-8]。長期便秘導致的毒素聚集吸收,可引起并加速人體器官功能的老化,具體危害還體現(xiàn)在引起機體全身中毒、腸梗阻、尿液潴留;大多數(shù)高齡人群多伴有心腦血管疾病,在排便時往往用力過大,極易因為血壓驟然升高而可誘發(fā)心肌梗死等心腦系統(tǒng)疾病等;國外還有臨床報道,由于高齡人群不堪忍受慢性便秘的痛苦而自殺[9-10]。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每周排便次及各項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每周排便次及各項評分比較(,分)
組別干預后6個月的第1周觀察組 2.4±0.5 3.1±0.4 4.6±0.6 5.4±1.5 3.1±1.2 3.1±0.8 3.6±0.5 2.5±0.3 2.2±0.5對照組 2.5±0.4 2.7±0.4 3.1±0.5 5.5±1.4 4.0±1.0 3.7±1.2 3.7±0.7 3.1±0.4 3.2±0.4 t 1.675 5.421 22.085 0.511 5.013 3.250 1.478 10.665 15.108 P 0.013 0.001 0.000 0.032 0.001 0.002 0.019 0.000 0.000排便次數(shù)(次/周) 大便性狀評分 排便困難程度評分干預前1天 干預后3個月的第1周干預后6個月的第1周 干預前1天 干預后3個月的第1周干預后6個月的第1周 干預前1天 干預后3個月的第1周
經(jīng)多年的研究[11-12],認為慢性便秘發(fā)病因素十分復雜,主要如下:(1)飲食結構不恰當;(2)生活習慣不好;(3)藥物亂用與濫用;(4)腫瘤因素;(5)遺傳及社會心理因素。這就決定了單一的藥物或治療方案難以有效控制,只有針對每個患者的病因采取個性化的綜合干預措施,才有可能有效治療慢性便秘,提高高齡人群的生活質量[13-15]。本研究采用綜合干預措施緩解高齡慢性便秘人群癥狀,在飲食調整方面,注意合理搭配飲食結構,日常飲食以粗食雜糧以及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為主,盡量不食用辛辣與過冷過熱食物,以免過分刺激直腸粘膜,引起消化不良;堅持適度運動和順時針腹部按摩,這樣利于促進腸道的蠕動,使排便更為通暢[16];指導患者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正確對待慢性疾病,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態(tài)度。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3~6個月干預后,觀察組高齡年慢性便秘患者的每周排便次數(shù)、大便性狀和排便困難程度評分均較對照組改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綜合性干預措施體現(xiàn)了人性化個性化的全科治療理念,效果滿意。干休所醫(yī)療團隊是老干部個體健康的主要管理者,通過醫(yī)療團隊的服務,加強了老干部對便秘相關健康風險因素以及疾病的認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正確地進行指導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治疾病的作用 。老年慢性便秘需要生理-心理-社會的全方位照顧,與全科醫(yī)療團隊的服務內容相吻合,所以全科團隊對社區(qū)老年慢性便秘綜合干預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依托干休所衛(wèi)生室全科醫(yī)護團隊通過對高齡慢性便秘患者的個性化綜合干預措施,對慢性便秘的防治起到積極的作用。
[1] 宋虎,彭俊生,楊祖立,等.中國人群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4(9):2930.
[2] 何曉葳,季淑鳳,李欣,等.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2,18(5):493-495.
[3]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組,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2013年,武漢)[J].中華消化雜志,2013,33(5):291-297.
[4] 周璇,盧敏.車前番瀉顆粒聯(lián)合芪蓉潤腸口服液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29例[J].醫(yī)藥導報,2012,31(4):443-444.
[5] 周立平,王麗,鄒文霞,等.排便訓練技術在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5):403-407.
[6] 祝云龍,余珊珊.芪蓉潤腸口服液治療老年精神病患者便秘的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6):684-685.
[7] 王瑞濤,李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認知功能分析[J].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5(6):603-605.
[8] 張紅杰,林琳,趙志泉,等.胃腸起搏與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療[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3,23(8):96-97.
[9] 潘雪鳳,劉宇婷.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全科團隊的構建[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2(7):1240.
[10] 李繡球,盧少萍.非插入式結腸水療對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療效評價[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3):2192-2193.
[11] Murray FE,Bliss CM,林祥春.老年人的便秘問題[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11,12(6):271.
[12] 徐永強.車前番瀉顆粒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116例[J].醫(yī)藥導報,2012,31(6):756-757.
[13] 宋玉磊,林征,林琳,等.生物反饋治療聯(lián)合綜合護理干預對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癥狀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6):485-487.
[14] 賴象權,朱東東,王子明.益氣活血化淤湯治療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臨床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1,22(12):3035-3036.
[15] 張恩民,陳智穎,鄭遠明.胃腸動力治療儀聯(lián)合聚乙二醇粉治療便秘型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35(7):4057-4059.
[16] 夏健.社區(qū)老年人慢性便秘調查[J].上海醫(yī)藥,2015,36(18):56-57.
Analysis of diagnosis status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in elderly retired cadres
YING Xuehong
Health-center,SLIM NAVY Retired Cadres,Beijing 100161,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retired cadres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Methods 98 cases of chronic constipation patients cured in our clinic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treatmen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5).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axative treatment for 6 months,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personality and psychology,diet,exercise and medication guidance,Chinese medicine such as acupuncture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for a period of 6 months of telephone or home follow-up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on the basis of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intervention,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howed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number of bowel movements,stoo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y of defecation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stipation after 3 to 6 month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1). Conclusio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reflects the humanistic treatment concep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effect.
Chronic constipation;Retired cadres;Elderly;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R574.62
B
2095-0616(2016)17-212-03
(2016-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