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平
近幾年,我們學校開展了毛筆書法課。重拾國寶,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學習書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經(jīng)過長時期的艱苦練習方可有所收獲。古人云:“書者玄妙之技也?!彼裕屵@些以前幾乎沒有接觸過書法或剛接觸書法的小學生對書法產(chǎn)生興趣、在學習中有所領悟、有所進步,那就更困難了。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了許多的問題:
1.學生興趣不濃:真正的書法興趣并非憑空而來,而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實踐,并對書法的基本理論有所了解后,才會逐漸產(chǎn)生。書法學習最初往往要從最簡單的基本筆畫開始臨習,這樣的臨習是很枯燥、很乏味的。學生們往往提起筆,寫幾遍橫就開始厭煩了,甚至有的孩子就開始亂寫了。
2.積習難改:有很多小學生在寫字過程中,執(zhí)筆姿勢、認真程度等方面都無形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寫字的特性,并且還有些學生未受到規(guī)范的寫字教育,正處于不良的寫字習慣中。俗話說:“習慣成自然”,一旦不良的習慣形成,就很難改正。
3.不夠認真,缺乏恒心:學書法如同學做人,要求誠懇、嚴謹、認真,對任何一個細小的筆畫或動作,都要認真處理。然而,有些學生練習時喜歡講話,精神不集中,姿勢不規(guī)范,有些人不愿意吃苦下功夫,隨意臨寫,甚至有些學生連字帖都沒拿出來就亂圖亂畫了。這樣的學習效果當然不好。
4.缺乏觀察 :小學生在臨習過程中常臨寫前不讀帖,臨寫時不認真看貼,有的看一筆寫一筆,寫得生硬,有的甚至純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個什么字,至于筆畫、結構如何,他都視而不見。這種學習方法是事倍功半的,長此以往,學生還會喪失對書法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一、基于學生在學習書法時存在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以下策略
1.激發(fā)興趣:我國教育學家程頤提出,“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生書法藝術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興趣是學生學好書法的前提。
(1)課堂激趣,在書法教學中可以給學生講一講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書法發(fā)展史、書法的動態(tài)及學習書法的重要意義等,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的學到知識。(2)環(huán)境熏陶,在書法教學環(huán)境中布置復印放大的所學碑帖,創(chuàng)設濃厚書法古典氛圍。把學生優(yōu)秀的作品或練習展示出來,增添學生的自信與自豪感。(3)融洽關系,與學生交朋友,不居高臨下,共同進步。(4)舉辦展覽, 給學生布置諸如臨摹展、創(chuàng)作展等小型系列展覽,并給學書成績優(yōu)秀者及時的表揚。(5)組織活動,組織學生經(jīng)常參賽,因為賽前學生的訓練興趣特別濃厚。
2.培養(yǎng)自學能力: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任何學習都是從一點一滴學起,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學習書法更是如此,所以,在書法教學中不應該求快、多,而要力爭少而精。只有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臨帖的習慣,持之以恒地學習,日后才能學有所成。同時教師要努力幫助學生克服急于求成、驕傲自滿的情緒,擺脫急功近利的心理。因為這些不良習慣都是學生習書過程中的攔路虎。
3.培養(yǎng)審美能力:書法的審美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形式的變化中。書法無論在點畫上,還是結構上,章法上都是變化著的。如果失去了變化,千篇一律,就失去了書法藝術的美感。
4.重視讀帖:教師必須明確要求學生在動筆臨習之前,一定要先對所臨的字進行詳細的觀察、記憶后再臨寫,寫完后將自己所寫的字與碑帖中的范字進行細致的比較,找出不足之處,再臨第二遍改正。讀帖應從以下幾點出發(fā):(1)找出帖中字的主要共同特點;(2)觀察并說出字形結構的主要規(guī)律;(3)找出帖中字的相同筆畫之區(qū)別所在;(4)對每一筆畫的起筆、行筆、轉折、收筆做仔細觀察;(5)對筆畫的行筆快慢進行分析概括等。通過這樣的讀帖,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由整體到局部、由輪廓到細節(jié)、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全面有序觀察習慣。
5.重視筆法:用筆是書法教學中最關鍵的一環(huán),也是學生在學書過程中最難掌握的一環(huán)。趙孟頫曾云:“結構因時而異,用筆千古不變?!庇霉P重要性可窺一斑。用筆即各種筆畫的書寫要領,要充分給學生講透講細,細到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動作,如何停頓,用力如何變化,如何注意快慢,筆鋒如何使轉,學生只有將這些充分掌握,才能領會筆法精神,寫出形神兼?zhèn)涞墓P畫。
6.講練結合:書法教學,應堅持講練結合的原則,講和練相互穿插,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只講不練那只是紙上談兵,因為書法訓練是一門技能訓練,一些問題只有在學生實際書寫的時候才會暴露出來。同樣,只練不講也不行,因為學生臨習時并不容易抓住問題的關鍵,而是盲目的、隨意的臨習,這樣不會很快掌握其技法,反而走彎路。因此,本人提倡在教學過程中應講練兼?zhèn)?,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7.學用結合。正確處理學和用的關系也是書法教學中一個主要的問題。如果學而不用或不會用,就不能促進學習效果。通過運用可以使學生了解臨習的不足和問題,促使學生臨帖時對范字進行再認識,增加學書的動力和目的性。但一些學生練字時寫的是一個樣,而在實際寫作業(yè)時又是一個樣,學用沒有統(tǒng)一,這樣一來,練字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字的面貌,學的也不會扎實。在教學中只有不斷鼓勵學生學用結合,學一個會一個,才能逐漸改變原來的書寫壞習慣,才能使學生的整體書法水平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小學書法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教師盡心盡力、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不斷幫助、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書法學習,并且不斷探索總結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樣,我們的書法教育必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必然會有較大的提高。